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2章 送上门的合同

作者:逸辰五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兄弟,进来聊。”


    李解放笑着对皮夹克男子招呼道。


    既然男子是厂家过来的业务员,他也不用担心来路正不正的问题。


    店里的生意虽然日进斗金,但这种火爆应该维持不了太久。


    毕竟这个年代的工人赚的都少,之所以生意会火爆,其实很大的原因是他的店刚开业,同样的货品比起国有百货商店要便宜不少。


    来店里消费的顾客,有一部分属于是冲动性消费。


    这股风过去了,店里每天的营业额,能维持在三千左右,就算不错了。


    李解放正寻思着找赵振问一下,能不能搞点稀缺货过来卖。


    这不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了?


    李解放招呼男子坐下后,并没有着急地问收音机的事,而是先打听了一下男子所在的厂子情况。


    一番交谈后,李解放对王大生所在的利民无线电修造厂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是从一家修理各种电器开始发展的小作坊,老板靠着过硬的修理技术,攒下了第一桶金。


    后面开始收售二手录音机、电风扇等之类的家电,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几十人的小厂子。


    说是生产收音机,其实就是倒腾二手货的二道贩子。


    从全国各自收来坏掉的收音机,能修的件修好后,翻新一下外壳,当新的卖。


    当然,质量上比起新的多少还是有些差距,但关键在于价格便宜。


    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三波段收音机,都要五十块钱以上。


    一些大牌子,价格还要在翻两倍。


    而王大年厂子翻新出来的收音机,最贵的也才卖25元,便宜的甚至只要十块钱。


    就冲这价格,还愁销路不好?


    “你们厂的价格优势很明显,但质量上,能保多久?”


    李解放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王大年的厂子在南方,就算是出了问题,顾客也不能因为一台收音机,千里迢迢去厂子找麻烦。


    但从他店里卖出去的,就算不是他的原因,顾客也会来找他。


    “只要不是人为破坏,可以质保一年,只换不修。”


    王大年看到李解放意动,顿时来了精神,仔细的解释起来。


    凡是买他们产品的顾客,一年内不是人为损坏的,可以直接免费换新的。


    听到这话,李解放顿时被惊到了。


    只换不修的套路,这不是几十年后才会出现在市场上吗?


    王大年的老板,竟然直接就用上了?


    对方不会和他一样,也是……


    就在李解放震动之际,王大年接着说道:“李老板大可放心,我们的产品是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就算比起那些新的,也丝毫不差。”


    原来是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啊。


    李解放松了口气,压下了脑中胡思乱想的念头,接着不动声色问道:


    “你是从哪里打听到,我能搞到批条?”


    知道这个消息的,也只有他进货的那几家老板。


    但赵振几人都是聪明人,不可能对外去宣扬这事。


    王大年倒是没隐瞒,快速回道:“我们老板也是无意中,听他堂弟刘彪刘科长提了一嘴。”


    刘彪?


    原来王大年的老板,是张建设这位战友的堂哥。


    怪不得能把小厂子搞起来,这是走了刘彪这位义乌革命委员会科长的路子。


    他和刘彪只吃过一顿饭,不算是多了解,没想到对方对他的印象,会这么深。


    说是无意提了一嘴,其实就是指点刘钊走他的路子,把翻新的收音机,销往四九城。


    李解放对此倒是不在意,刘彪其实也算是帮了他的忙。


    毕竟他这几天也在考虑进一些其他的货品,把营业额稳定在每天五千以上。


    两人聊了一番后,王大年表示明天带合同和样品过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解放开门就看到王大年,已经等在了店外。


    李解放看了下王大年带过来的两台收音机,根本看不出是翻新机。


    他调频试了几次,一切都很正常,于是李解放爽快的和王大年签订了合同。


    按照双方的约定,李解放先拿货,下一次在进货的时候,结算上一批货的货款。


    王大年从店里离开,急匆匆的跑去电话亭,催促刘彪赶紧发货。


    李解放直接把王大年留下的样品机,摆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调频到播放文艺戏曲的频段。


    这个时代基本上没什么娱乐,收音机播放的样板戏,算是最吸引人的。


    这时,徐婉秋带着映红姐妹俩走了进来,看着摆放在店里,正播放着智取威虎山的收音机,一脸惊奇的问道:“解放,你啥时候买的收音机?”


    映红和小花更是凑到收音机前,好奇的摸来摸去。


    “不是我买的,别人送的。”


    李解也没卖关子,快速说了一下王大年代表利民厂,主动来找他合作的事,听得徐婉秋瞪大了眼睛。


    李解放的名气,现在都这么大了吗?


    南方的厂子都千里迢迢跑来找他合作?


    “收音机这么贵,放咱店里卖,恐怕不会有太多人买吧?”


    徐婉秋震惊过后,说出了心里的担心。


    收音机虽然是稀罕货,但价格不便宜,而且和鞋服这些不同,花那么多钱买回去,出了问题咋办?


    “利民厂的收音机价格亲民,而且有售后保障,不愁没人买。”


    李解放说了一下价格和质保一年的事,再次惊得徐婉秋张大了嘴巴。


    最贵的比百货商店里最便宜的收音机,还要低一半的价格?


    而且一年内出现问题,直接给换新的?


    就冲这价格,恐怕就会被疯抢,更别说还有一年的质保售后。


    “你现在还觉得,会没人买吗?”


    看着徐婉秋震惊的样子,李解放笑着问道。


    徐婉秋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声音颤抖道:“这价格和售后,肯定会被疯抢。”


    徐婉秋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事实上也证明了价格战的无往不利。


    经过三天的宣传,第一批收音机到货,总共一百台,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抢光。


    这一百台收音机的售价平均下来,每台差不多是15块钱。


    而李解放每台的利润是五块钱,也就是说他半个小时,赚了五百块。


    虽然没有鞋服的利润大,但胜在销量好。


    而且这批收音机,是利民厂的积压货,成本每台也就两三块钱,算上运费,不到五块钱。


    利民厂赚的利润和李解放不相上下。


    这算是一次试水,等这批积压货卖完了,利民厂准备推出其他的产品。


    随着收音机的火爆,带动的李解放店里其他的货品,销量也是大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