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章 龙门终跃出,静待金榜名

作者:毒酒飘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嘉靖元年八月十七,巳时初刻。


    当第三声标示着乡试终结的炮响,


    沉闷而威严地滚过江南贡院上空时,


    近万间号舍内,近万名考生几乎在同一时刻,


    发出了各种各样、含义复杂的长吁短叹。


    那声音,像是被压抑了太久终于得以释放的呻吟,


    又像是耗尽所有力气后的虚脱哀鸣,


    更夹杂着无尽的期待、恐惧、茫然与解脱。


    九天八夜!


    在这逼仄、污浊、气味难以言喻的“号笼”里,


    与经史子集搏斗,与自身极限抗衡,


    与莫测的前途命运博弈。


    每一刻都是煎熬,


    每一笔都重若千钧。


    此刻,终于结束了。


    死一般的寂静只维持了极短的一瞬,


    旋即被更大的喧嚣所取代。


    收卷胥吏冷漠的催促声、


    考生们收拾考篮的碰撞声、


    因久坐而酸软的骨骼发出的咔哒声、


    以及再也压抑不住的咳嗽声、


    啜泣声、甚至是抑制不住的嚎啕声,


    瞬间将庞大的贡院填满。


    苏惟瑾缓缓放下笔,


    指尖因长时间紧握而微微颤抖。


    他闭上眼,超频大脑缓缓从极致运转的状态中退出,


    如同高温锻打的钢铁渐渐冷却,


    一股难以言喻的、


    深入骨髓的疲惫感转瞬间化作潮水般席卷而来,


    几乎要将他淹没。


    但他强行撑住了。


    深吸了一口号舍内那浑浊不堪的空气


    ——此刻竟也觉得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他仔细地将最后一份试卷检查一遍,


    确认无误,才看着它被胥吏面无表情地收走,


    汇入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试卷洪流之中。


    然后,他开始缓慢地、有条不紊地收拾东西。


    将毛笔一支支洗净、擦干、放入笔帘;


    将砚台中的残墨倒掉;


    将剩余的干粮、薄荷膏收好。


    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极其认真,


    仿佛是一种仪式,


    用以平复那激荡过后略显空茫的心绪。


    他对自己的发挥有绝对的信心。


    经义的深邃,策论的锋芒,


    诗赋的超拔,三场文章,


    皆已臻至他目前能力的顶峰,


    甚至超水平发挥。


    超频大脑就是他最强大的后盾,


    确保了他的文章在学术深度、


    思想高度和形式规范上,


    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水平。


    信心归信心,但科举之事,终究存在变数。


    主考官的偏好、同一批试卷的整体水平、


    乃至某些不可言说的场外因素……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便被他强行压下。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哐当!”隔壁号舍传来一声巨响,


    似乎是谁瘫软倒地,


    紧接着是衙役的呵斥和拖拽声。


    “哈哈哈……我写完了!


    我写完了!我一定中了!”


    另一个方向,传来嘶哑的、近乎癫狂的笑声,很快又变成了呜咽。


    更多的,是沉默。


    死一样的沉默。


    许多人只是呆呆地坐在号舍里,


    眼神空洞,宛如魂魄早已随着交上去的试卷一同被抽走,


    只剩下一具疲惫不堪的皮囊。


    贡院的大门再次缓缓打开,


    明亮得甚至有些刺眼的阳光涌入这条幽深的“巷道”。


    胥吏们开始高声吆喝,催促考生离场。


    苏惟瑾背起轻了许多的考篮,


    一步步走出这间囚禁了他九天的狭小空间。


    双腿如同灌了铅,


    踩在青石板上感觉有些虚浮。


    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


    却让他有些眩晕,忍不住抬手遮了一下。


    走出“地”字区域,


    汇入庞大的人流。


    眼前的景象堪称震撼。


    方才在号舍内听到的种种声音,


    此刻化为了鲜活甚至惨烈的众生相:


    有人一出号舍门便直接瘫倒在地,


    被早已等候在外的家人仆役哭着抬走;


    有人状若疯癫,手舞足蹈,


    反复喊着“我必中了!我必中了!”,


    引得旁人纷纷侧目,目光复杂;


    有人则面色灰败,如丧考妣,


    走路踉踉跄跄,仿佛随时会倒下;


    更有那白发苍苍的老者,


    被同样年迈的老仆搀扶着,


    老泪纵横,喃喃自语:


    “又一趟……又一趟啊……”


    其状凄然,令人鼻酸。


    当然,也不乏如苏惟瑾这般,


    虽疲惫却依旧维持着镇定,


    眼神中藏着期待与自信的考生。


    他们彼此相遇,目光交错间,


    或有淡淡的欣赏,或有隐隐的较量。


    人流缓缓向大门移动。


    就在即将走出最后一道门阙时,


    苏惟瑾看到了徐明轩。


    徐明轩的脸色比进去时更加苍白,


    眼下有着浓重的青黑,嘴唇干裂。


    但他的背脊依旧挺得笔直,步伐虽慢却稳。


    他也看到了苏惟瑾,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没有言语。


    徐明轩的目光在苏惟瑾脸上停留了一瞬,


    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苏惟瑾神情平静,


    甚至对他微微弯了一下嘴角,点了点头。


    徐明轩怔了一下,


    随即也极其轻微地颔首回应。


    那双向来冷峻的眼眸中,


    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


    难以言喻的情绪,


    似是认可,又似是挑战。


    一切尽在这无声的交流之中。


    他们都清楚,走出这个大门,


    只是形式上的结束。


    真正的较量,此刻正在那至公堂内,


    在一众阅卷官的手中,悄然进行着。


    终于,踏出了江南贡院那高大的门槛!


    刹那间,巨大的声浪如同海啸般扑面而来!


    “儿啊!我的儿啊!在这里!”


    “相公!这边!快喝口水!”


    “怎么样?考得如何?”


    “让一让!让一让!大夫!快叫大夫!”


    贡院外人山人海,比入场时更加拥挤不堪。


    无数翘首以盼的家人、


    仆役、书童、甚至还有闻讯而来的媒婆、投机者……


    将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呼喊声、哭泣声、询问声、安慰声、商贩的叫卖声……


    混杂成一曲喧嚣无比的人间悲喜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