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贺吃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老小坐啊,冰箱里有吃的,你自己拿,我就不给你拿了。”
“三姐你看着好像不太好,要不要去医院?”金戈上前一步扶住金贺。
“快要生了都这样。”金贺倒是很淡定。
“预产期是啥时候来着?”金戈问。
“还有五六天吧。”金贺吸了吸鼻子:“我好像感冒了,最近鼻子不通气,连带着还喘,我也不敢吃药。”
“你啥时候感冒的?”金妈妈关心地问。
“今天一早上。”
金妈妈算了算日子:“都说生儿子会提前,你这搞不好是快要生了。听我的,咱们上医院去。”
“再等两天吧,有动静再说。”
“万一不赶趟呢?”金妈妈指挥金粥:“你去给你三姐收拾衣服;老小,你把那边放着的两大包东西装车里,咱们现在就去医院。”
“好。”
姐弟俩分头行动,在十五分钟之内把所需要的东西装进了车里。
金妈妈小心翼翼地扶着金贺:“你生过一胎了,二胎肯定比第一胎容易,咱们更得多加小心。”
“知道了,妈。”金贺听话地点点头。
几人上了车,金戈将车启动:“咱们去哪个医院?”
“去妇婴医院,我在那里建的档。”金贺说道。
“妇婴医院……”金粥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拿出了手机:“我打电话安排一下。”
“你别整这些没用的了,到处欠人情!”金贺不乐意让金粥这么做。
“你懂什么?”金粥晃了晃手机:“谁欠谁的人情还不知道呢,我是干二奢的,可是帮不少人淘弄到好东西,帮了他们大忙呢。”
金贺见状也不拦着了,却还是忍不住提醒她:“你自己悠着点。”
“我干的是正当生意,他们谁也找不到我身上。”金粥拿着手机打着字,过了一会儿,笑道:“行了,咱们去吧。”
金戈点了点头,开车前往妇婴医院。
一行人到达后,金贺被推进去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大夫对金妈妈说道:“这一两天的事了,住院吧,孩子个头偏大,我建议是剖腹产。”
“行,我听大夫的。”在金妈妈的心里,女儿才是最重要的:“我女儿三十多了,剖腹产没问题吧?”
“没有的,请放心。”大夫保证道。
“好好,那……”金妈妈犹豫了一下:“反正也是快要生了,我跟我三闺女商量一下啥时候生。”
“可以。”大夫不干涉这事。
金贺被送进了病房,她看了一眼,对金戈说道:“咋还给我订VIP了呢?”
“地方大,还安静,不耽误你休息,你放心,我手里有钱,别惦记。”金戈扶金贺躺到床上:“大夫说了,也就一两天的事儿,但孩子太大,建议剖腹产。”
“听大夫的吧。”金贺同意。
“咱妈去查黄历了,说要挑个好日子好时辰。”金戈说道。
“我的天啊,咱妈真是的,这还挑啥啊,今天就剖了得了。”金贺指了指自己的脚:“我的脚都肿成啥样了,我现在鼻子不通气,呼吸还困难,真的是受不了了。”
“行,我跟咱妈说。”金戈给母亲发条微信让她回来。
金粥此时从外面进来,脸上洋溢着笑容:“三姐,我打点好了,麻醉师和手术大夫一人给了一千。咱妈怕你出事,跟大夫说让你今天就动手术。”
“太好了,我也是这样想的!”金贺掏出手机:“我把钱给你们转过去,这事儿不能让你们掏钱。”
“一家人你说这个干啥?”金粥轻轻拍了一下金贺的肩膀:“你是我亲姐,我给你打点打点也正常,这样咱们就能放心了。”
“不是说不要红包吗?”金戈问。
“你当初动手术是没要红包,但我背后给人家两个包!”
“……”金戈。
“哪个地方没有潜规则啊,你在夜场干过,应该比我明白,有时候明面上给不了,并不代表人家不要,当然了,也有不收礼的,前提是你碰不碰得上。”金粥说道。
金戈也明白这个道理,他脑中灵光一闪:“要不然等我三姐出院,我再送一个锦旗怎么样?”
“太行了,锦旗不贵,胜在心意,而且大夫对这个很在意的。”
“那就这么定了,到时我去一家美术社预订。”金戈说道。
“可以。”
吱——门被推开,金妈妈走了过来:“三丫头,咱们再去检查一下,然后就动手术了。孩子太大,自己生会比较难,为了安全起见,咱们全都听大夫的安排。”
金贺从床上爬起来:“我走着去吧,还能活动活动。”
“也行。”
金贺检查全部结束后,便被推进了手术室。
由于金粥给了红包,金妈妈安心多了。
半个小时后,一声婴儿嘹亮的啼哭响起。
“生啦!”金妈妈一把拉住了金粥的手:“听听这声音,多壮实啊!”
“妈,告诉我三姐夫爸妈一声吧!”金戈才想起这茬。
“对对,我打电话。”金妈妈给韩敬妈妈打了过去:“亲家啊,给你报个喜,刚才三丫头生啦!”
“男孩儿女孩儿啊?”韩敬妈妈激动地问。
“刚听到哭声,还没抱出来呢。”
“咋这么突然?”韩敬妈妈问。
“今天一早……”
金妈妈将事情经过跟韩敬妈妈说了:“你别惦记,这边都安排好了,全是月嫂照顾,不用咱们操心。”
“那我也得过去,我当老婆婆的,要是不帮忙可不对。”
金妈妈瞬间明白了韩敬妈妈话里的意思:“你来的时候拿点鹅蛋和鸡蛋啥的。”
“我再多拿几只鸡。”
“可以。”金妈妈乐呵呵地应道。
电话挂断,金妈妈跟金粥和金戈说道:“当婆婆的也挺难心,韩敬他妈说要过来照顾三丫头。”
“婆媳能行吗?”金粥总觉得婆婆和亲妈差了好大一截。
“有啥不行的?”金妈妈提醒金粥:“你生孩子的时候,你婆婆要是过来,你可不能说不行,婆婆有这份心是好事儿。”
“知道了。”金粥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每次见到公公婆婆时,就会有一股莫名的疏离感,就好像怎么也融入不进他们那个家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