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秦时明月(四)

作者:秦方方方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吕雉要是真不想嫁人,哪怕搬迁也不会嫁,她从小是个有主意的,谁也勉强不了她。古代人离乡贱,背井离乡,再有名望也得矮人几分。何况吕家又不是贵族,只是个退婚还得逃离怕事的富户。


    强强联合的结果,就是此刻她怀里这个漂亮得不像话的幼崽刘盈。


    刘盈似乎感觉到姐姐在看他,停止了啃手指,咧开没长几颗牙的小嘴,冲她露出了一个无齿的笑容,软软地啊了一声,还伸出小胖手试图抓她垂下来的头发。


    人类是眼睛的奴隶,那笑容纯粹又依赖,做为一个颜控高中生,还喜欢爱豆的那种,她被这无耻小儿控到了,虽然也是弟弟,但没上一个那么讨厌。


    “啧……”刘元别扭地哼了一声,身体却诚实地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小家伙在她怀里靠得更舒服些,同时躲开了他那湿漉漉的小爪子,“口水娃,别乱抓。”


    吕雉在一旁看着女儿虽然一脸嫌弃但还是好生抱着弟弟,眼底有笑意,语气干脆:“元,你照顾弟弟,阿母去把晾晒的粟米收起来。”


    说完,也不等刘元答应,便转身忙去了。农活多,杂活也多,她一个富户大小姐,现在干起活来都麻利顺手了。


    此时的吕雉,虽然辛苦,但过得还算如意,她的一双儿女,模样一等一的好,丈夫人脉广会来事,狐朋狗友一大堆,乡里年轻小伙看见她都恭敬叫嫂子。


    根本没有恶霸敢来欺负,因为她嫁的这死鬼就是这地界最大的恶霸。


    在刘季管的这块,县令想办什么事也得找他说好话,因为县令三年一换,而刘季可一直罩着他们。


    所以萧何与他一来二去关系就好,萧何觉得,此人非池中物,必有大作为。


    年近半百的人交友可不像小孩子,看顺眼就行,萧何肯卖刘季面子捧他,是看到了他以后的价值。


    还有就是刘季这个人,很邪门,无论是谁,身份多高,只要他看上了,就会成为他朋友,还是为他生为他死的那种。


    刘元很不理解,很多白手起家的,刚开始都靠岳父,老师。可楚汉那页,他的第一桶金来自项羽,还与他结拜同生共死,让刘邦水涨船高,直接与各诸侯同一起点,鸿门宴都没想过杀他。


    就,很难评。


    她爹在斩男这一块,恐怖如斯,哪怕都抓到手了,也将他放了。


    大汉魅魔不是说说而已,很明显刘备没有学到精髓,但五分相像,也很魅魔了。


    吕家也这么想,纵使刘季现在都四十五了,他们都笃定他会风雨化龙。


    刘元抱着软乎乎的弟弟,站在原地。小刘盈似乎很喜欢姐姐的怀抱,安心地靠着她,又开始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偶尔还蹦出几个模糊的音节,像是“阿姐”。


    窗外,远处似乎还能听到乡邻们因雨水储备充足而传来的轻松笑语。


    傍晚时分,灶房里飘出熟悉的粟米粥的寡淡气味,夹杂着一点腌菜的咸酸。刘元抱着已经在她怀里打瞌睡的刘盈,小鼻子皱了皱。连续吃了好多天这种没什么油水,口感粗糙的饭食,她的胃发出了强烈抗议。


    吕雉将最后一盆粥端上矮桌,刘太公、劉媼、以及还未分家单过的兄嫂侄儿们陆续围坐过来。刘季也踩着饭点回来了,一身汗气,但神情舒畅,显然外面的事情进展顺利。他大大咧咧地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饭食,咂咂嘴,没说什么,但眼神里透着习以为常的寡淡。


    刘元把睡着的弟弟放进旁边的摇篮里,盖好小薄被。然后坐在吕雉身边。


    看着眼前这一碗灰扑扑的粥饭,还有那一小碟黑乎乎的腌菜,刘元深吸一口气,决定再次发挥神童余热。她扯了扯吕雉的衣袖,声音不大,但足够让一桌人都听见:


    “阿娘,”她眨着大眼睛,一副纯然好奇的模样,“我们为什么不吃豆子呀?”


    桌上的人都愣了一下。刘媼笑道:“傻丫头,豆子硬邦邦的,煮粥也费火,吃了还胀气,哪有粟米好?”


    豆子都是没姓的黔首用来裹腹的,他们刘家虽然没落,但是也买得起马,还能送幺子去荀子门下求学,也不至于混成这样。


    “可是……”刘元歪着头,努力回忆着生物课本和美食视频里的零碎知识,“豆子可以磨成粉粉呀!掺在粟米里一起煮粥,粥会不会更稠更顶饿?或者…或者把豆子泡在水里,泡到发出小芽芽,炒着吃,是不是就不胀气了?”


    豆子还能做豆腐呢!


    桌上安静了一瞬,豆子这东西,确实常见,但通常只是穷苦人家粟米不够时的无奈补充,或者拿来喂牲口,口感差,难消化。


    刘季正喝着粥,闻言停下了动作,看向女儿,“豆粉?发豆芽?”


    刘元用力点头,比划着:“就是把豆子磨碎,越细越好,混在米里。发豆芽我玩过,就是把豆子泡涨了,盖上湿布,每天淋水,等它长出嫩嫩的芽,炒一下,应该…应该会好吃的吧?”


    她越说越小声,假装不确定,心里却想:当然好吃!还能补充维生素!不然这天天啃粟米腌菜,谁受得了!


    吕雉若有所思,她是操持家务的,最清楚粮食的金贵。如果豆子真能变得好吃又顶饱,那确实能省下不少粟米。


    “发豆芽?”大嫂嗤笑一声,“元丫头尽出怪主意,豆子发芽了那还能吃?别吃坏了肚子。”


    “试试呗,”刘邦开口,他一锤定音,他是个行动力强的人,觉得是个办法,听起来可以做,就会搞事,“反正豆子又不值钱,明天弄点试试。磨豆粉也试试。”


    他看向吕雉,“娥姁,我明天找人一起磨好,你弄一下看看。”


    他对吃食不算太挑,但他喜欢这种新奇的点子,尤其是这点子又出自他聪明的闺女。成了,改善伙食。不成,也没什么损失,反正他手上闲的人多。


    明天就让卢绾来弄。


    吕雉点了点头:“好,我明日就试试。”


    刘太公捋了捋胡子,没反对。劉媼则嘀咕着:“吃豆子可别糟蹋了肚子…”


    刘元心里比了个胜利的手势,改善饮食,她想吃口新鲜的。


    她低头喝了一口没滋没味的粥,想象着不久后或许能吃到炒豆芽,喝上豆沫混合的稠粥,未来能不能搞出豆腐?豆浆?


    嗯,任重而道远啊。她看了一眼旁边摇篮里睡得正香的漂亮弟弟,又看了看主位上已经开始跟家人吹嘘今天地窖蓄水情况的父亲。


    在这个家,想办成点事,还得靠她这个神童闺女出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27765|18487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饭毕,碗筷撤下,吕雉忙着收拾灶房,刘媼领着儿媳们去纺线。刘太公眯着眼在油灯下修补渔网。刘季则趿拉着鞋,晃悠到院子里,目光望着远处沉入暮色的田野,逗自己养的大黄狗。


    刘元没闲着,她知道光动嘴皮子不行,得拿出点实证。她蹬蹬蹬跑回里屋,抓了一把黄豆,又溜到灶房,趁吕雉不注意,拿了一个豁口的陶碗和一小块还算干净的粗麻布。


    借着窗外最后一点天光,刘元蹲在屋檐下,小心翼翼地把豆子放进碗里,加上清水浸泡。然后盖上湿布,把碗放在一个避光又通风的角落。


    第二天一早,刘季果然雷厉风行。他自个儿没动手,却把闲逛的卢绾喊了来,拿出一袋豆子,指着院角的石磨:“卢绾,过来,帮我干点活,磨点豆粉试试,磨细点!”


    卢绾从小跟着刘季混,对他言听计从,虽然不明白磨这玩意儿干啥,但大哥发话,还是乐呵呵地套上磨杆干了起来。石磨吱呀呀地响,淡黄色的豆粉缓缓溢出。


    刘元又弄了一大碗,每天给那两碗里的豆子换水,保持湿润,又避着光。反正这事小孩干正好,她闲得很,弟弟又没长到可以打的年纪。


    起初几天,家里人都没当回事,尤其是大嫂,每次路过那盖着布的碗都撇撇嘴,又没缺老三家一口,还吃起豆子了。


    直到第三日清晨,吕雉揭开刘元弄的湿布一看,愣住了。


    只见那些原本干瘪的黄豆,已经胀得饱满圆润,每一颗都顶出了一根嫩白娇脆,水灵灵的小芽,密密麻麻地挤在碗里,散发着一种清新的生机。


    “这……”吕雉惊讶地用手拨弄了一下,豆芽颤巍巍的,嫩得喜人。


    刘元早就蹲在旁边等着了,见状立刻扬起小脸,表情得意。“阿娘,这就是豆芽!炒着吃,可香了!”


    吕雉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又看看这碗前所未见的菜,心下惊异不已。她掐下一根豆芽放进嘴里,轻轻一嚼,一股清脆微甜的口感瞬间弥漫开来,完全没有豆子的腥涩和硬实感。


    “当真能吃?”她喃喃道,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


    卢绾昨天也磨好了小半盆细腻的豆粉。吕雉想了想,取了一部分,按照刘元之前嘀咕的掺在粟米里,煮了一锅豆沫粟米粥。


    晚饭时分,当一盆明显比往日浓稠,泛着淡淡豆香的粥,桌上几道菜,和一碟清炒的,嫩生生的豆芽被端上桌时,全家人都愣住了。


    “这是何物?”刘太公指着那碟从未见过的菜问道。


    “这叫豆芽,是元说的法子发的。”吕雉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一丝骄傲,“这粥里掺了豆粉。”


    刘邦率先夹了一筷子豆芽塞进嘴里,咀嚼了两下,眼睛一亮:“嘿!爽口!有点意思!”他又喝了一大口豆沫粥,“嗯!这粥也厚实,顶饿!”


    劉媼和兄嫂们也好奇地尝了尝,纷纷露出惊奇的表情。豆芽清脆,豆粥香稠,虽然谈不上什么美味,但在这每日同样的饭菜,单调的饮食中,无疑是巨大的改善,尤其是那豆芽,简直是意外之喜。


    大嫂张了张嘴,想挑刺,却发现无从下口,只能闷头吃饭。


    “元,”刘季哈哈大笑,用力揉了揉女儿的脑袋,“鬼聪明!随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