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46章另一条战线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说了吗,合肥、广陵一线的战事,孙将军大败亏输。


    现在甘宁已经趁机占了于湖,蔡瑁正在曲阿跟徐盛他们死磕。


    估计不久之后,就要登陆江东了。”


    吴郡的大街上,几个穿着华丽的士人,正在议论着近期的战事。


    尤其是说道曹丞相率军渡江的事情时,众人眼里都透着一丝恐惧。


    “不是我见风使舵啊,说实话,孙将军当年得到江东的手段也不是那么干净。


    本地士族豪强,他可没少杀戮。


    但就这点来看,我觉得他并不比曹丞相强多少。”


    “你这话说得也在理,要真论起来,曹丞相代表的是当今朝廷。


    先前咱们在王太守、华太守他们治下时,也算是正经的朝廷子民。


    自从孙将军罢战江东以后,咱们都快变成他孙家的私产了。


    天下毕竟还是大汉的天下,咱们这样跟着孙将军脱离朝廷,说到底也不是啥好事。”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暂且不论对错。


    单说现在咱们面临的局面,我觉得孙将军恐怕……”


    “你小声点,这事可不敢瞎说。


    虽然一夜之间朝廷大军就差点把江东军一锅烩了。


    但现在孙将军不是还没丢掉南岸防线吗?


    咱们不急着下判断,还是先观望观望吧。”


    不只是吴郡,几乎所有江淮之战相关的江东后方郡县,都有类似的议论在上演。


    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年被孙策武力征服的江东本土世家。


    他们议论的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孙策地位不正,曹丞相才是朝廷势力。


    二是孙策兵败如山倒,很有可能被曹丞相攻破江东。


    还有一层隐藏的意思,大家都没明说。


    那就是于情于理,跟着孙策都不如跟着朝廷、曹丞相正确。


    在议论人群的外围,总是会出现几个嘴角微扬满脸得意的看客。


    假如仔细去看,会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生面孔。


    口音也是有意模仿的蹩脚本的口音。


    ……


    “奉孝,你们校事府跑外勤的办事很利索啊!”


    此时的北岸大营,刘彻一脸的惬意,听着斥候的汇报,还不忘夸奖一下郭嘉。


    郭嘉笑着摆摆手,谦虚道:


    “主公,这都是您深谋远虑,大力支持的结果。


    我只不过按照您的意思,监督培养他们罢了。


    而且这些招数都不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


    还得是文和、仲德这样有经验的人才能想出来。”


    刘彻屏退斥候,认真地看着郭嘉,接过话头道:


    “奉孝不必如此谦虚。


    文和他们虽然下得了狠心,舍得了节操。


    但办法想出来简单,能完美地执行下去才难。”


    “倒也没您想象的那么难。


    其实江东根基本来就是诸侯之中最不稳定的。


    孙策父子早年依附袁术,先灭刘繇,再反袁术。


    最后武力镇压江东士族,算是一统了江东。


    在江东很多世家眼里,孙策他们就是鸠占鹊巢的强盗。


    虽然也有一部分愿意投资支持孙策的。


    但前提也是孙策能一直强盛下去,保证他们的利益。


    现在眼看孙策连南岸防线都守不住了,那些世家的心思自然也就活络起来。”


    “奉孝说得很有道理。


    我其实也是不想造太多杀孽,这才想到开辟另外一条战线。


    能趁着江东动乱的时机,拉拢招降本地士族。


    逼着孙策提前认栽投降,那就再好不过了。”


    郭嘉笑着摇摇头,解释道:


    “主公,您只相对了一半。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是不错。


    但是前提是咱们得先有能让他们惧怕的实力和表现。


    杀戮在这个过程里是不可避免的。


    只不过不需要不停地杀戮,只需要在他们服软的时候,送个顺水人情,及时停止就好。”


    “也是,不让他们见识下咱们的实力和狠辣,他们也不可能无缘无故被谣言山东引诱。


    也就不会平白无故地冒险得罪孙策向咱们靠拢。”


    感觉到这事不能太依赖江东士族自己选择的刘彻,当即下令道:


    “为了给他们一个投奔咱们的理由,我决定暂时重新启用军中旧规。


    告诉正在攻打和围城的将领们,在孙策向我低头之前。


    军中暂时采用围而后降者不赦的规矩!”


    刘彻的命令很快就传到了各路将领的耳朵里。


    那些一开始就追随曹操的将领,对这个命令没有丝毫的意外。


    全部都很自然地接收并传达了下去。


    比如史涣、韩浩、曹休、甘宁等。


    对他们而言,只要主公想他们就不打折扣地做。


    什么仁德之君、什么天下百姓、什么江山社稷。


    曹老板就是天。


    但是也有很多降将或是因为各种原因选择跟随曹丞相为国效力的将领,对这个命令表示不理解。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辗转了多个势力,最终落户曹营的张辽。


    “你们快来看,主公居然又恢复了之前围而后降者不舍的旧制。


    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主公不想摘掉残暴国贼的帽子,真正地匡扶汉室了吗?”


    收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张辽就把宋宪、魏续等并州将领叫到了一起。


    希望跟这些老战友一起商量下是否应该实打实地执行这个命令。


    毕竟现在甘宁已经在南岸打开了缺口。


    有了甘宁的牵制。


    其余南岸据点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说曹丞相已经胜券在握。


    这时候不是应该尽量怀柔,以免恐惧、反对的声音太大,逼得江东军民跟孙策一起拼死抵抗吗?


    “张将军,既然是曹丞相的命令,咱们做下属的照做就是。


    这有什么值得商榷的?


    难不成你还想抗命?”


    魏越算是这几个人里最纯粹的武夫。


    很少有什么花花肠子。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命令就得遵守,其余不用操心。


    侯成则是摇头反驳道:


    “话不能这么说,毕竟亲手做事的是咱们。


    日后一旦有什么牵连,曹丞相完全可以用任何理由甩锅给咱们。


    所以我觉得张将军的担心有道理。”


    张辽担心的不只是事后牵连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他担心这么做引起反噬。


    但转念一想,当年孙策不也是这么一路杀平了江东吗?


    难道主公想在江东当第二个孙策?


    行事底线和主公命令有所冲突的张辽,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有关这个命令,夏侯惇将军、臧霸将军还有其他将领都是什么反应?


    你们有没有了解的?”


    负责斥候的侯成当即回答道:


    “咱们比较近的这些将军,大部分都没什么反应。


    夏侯惇还用问?他就是跟曹丞相从无到有一路杀出来的。


    肯定不会怀疑曹丞相的命令。”


    正说着,侯成似乎想到了什么。


    “等等,我好像想起来一件事,恐怕和这个有关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