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02章神一样的对手不如猪一样的队友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久之后,刘彻带着郭嘉、荀彧还有史涣、许褚几人匆匆来到了皇宫。


    刘协一听说丞相求见,立刻紧张地看了一眼身边的杨修。


    杨修明白陛下对曹操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


    加上这几天刚背着曹操做出了处置刘民的决定。


    此时曹操来见,肯定和刘民的事情有关。


    陛下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自己擅作主张还有暗中拉拢袁绍等人的想法,而激怒曹操。


    所以表现得十分不淡定。


    “陛下,您只要记住一点,在弘农王的问题上,曹操和您是一损俱损的。


    其他都不重要。


    您只管安心地见曹操,除了想趁机拉拢袁绍等人的事情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实话实说。”


    有了杨修的话,刘协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神情瞬间就平静了下来。


    “来人,宣曹丞相觐见!”


    命令被小黄门传到了殿外等候的刘彻那里。


    刘彻赶忙整理下着装,带着众人快步进了刘协的书房。


    刚一见面,刘彻就满面春风地跟刘协行了礼。


    心想这下自己想出这么一个应对弘农王的好办法,刘协这小子知道后,一定乐开花。


    说不定就此对于自己的猜忌和怀疑就能烟消云散。


    为自己这个替曹操背锅的“国贼”平反昭雪,弄不好就在今天。


    念及此,刘彻连忙来到刘协身旁,脸上掩不住的笑道:


    “陛下,孙策建立的四方联盟,只半个月就被臣消灭了两方。


    如今眼见大势已去,孙策狗急跳墙,只能强行把唐姬之子推出来。


    这事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见曹操果然是为这件事而来,刘协的眼皮一跳,有些心虚地回答道:


    “明公所言非虚,这等大事,朕肯定是知道的……”


    “知道就好,知道我就省事儿了。”


    下意识回了一句后,刘彻收起笑容,郑重道:


    “此事既然陛下已经知道,那臣就不多赘述。


    然而孙策身为陛下亲封的吴侯,会稽太守,讨逆将军。


    不思报国,却总想着和陛下对着干。


    这次还不惜造出来一个自称弘农王遗孤的刘民。


    还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越级拥立刘民为弘农王。


    实属胆大包天,行为与昔日董卓无异。


    不知道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此事?”


    “这……”


    刘协一听对方要先询问自己的意思,顿时有点不知所措。


    目光也不自觉地看向杨修。


    杨修此时也是急得直挠头。


    心道,陛下呀,事情你都背着曹操做了。


    而且你的做法是拒不承认刘民,这跟曹操的立场是一样的。


    等于是瞒着曹操给了他个惊喜。


    这有什么不敢说的?


    想归想,但杨修也明白当今陛下什么德行。


    怕陛下因为紧张说错话,杨修只得硬着头皮接过了刘协的话头。


    “丞相,这几天陛下因为此事,龙体欠安。


    下官也是奉命进攻陪陛下聊聊天疏导一下陛下心情。


    正好跟着陛下一起参与处理了弘农王的事件。


    不如让下官代替陛下为丞相解惑?”


    刘彻看了看刘协的反应,又看了看杨修。


    心里顿时生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但还是耐着性子说道:


    “德祖,你既是陛下近臣,又是我的相府主簿。


    这种身份自然可以随意在陛下和我身边出现。


    既然陛下龙体欠安,那就德祖你来说吧。”


    见对方态度还算正常,杨修、刘协同时在心里长舒口气。


    刚才的一番表现,应该是没有什么惹到曹操的地方。


    略微整理下思绪,杨修恭敬道:


    “陛下是先帝幼子,自年少时就继承大统。


    弘农王早先虽为少帝,但被董卓废黜之后,英年早亡。


    起后代已经无从考证。


    先前陛下也曾表态,唐姬是宫里老臣都见过的,不可能作假。


    因此陛下承认唐姬的身份。


    也允许唐姬会洛阳祭拜先帝、先王。


    只是刘民出身不降,除了唐姬一面之词,又无其他作证。


    陛下本就不予承认。


    如今孙策大胆越暨,妄图拥护刘民对抗朝廷。


    已然是大逆不道,陛下念在唐姬和皇兄刘辩的面子上,不愿过多追究。


    但是,刘民这个弘农王陛下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若是孙策执迷不悟,陛下不介意连通孙策和刘民一起讨伐!”


    “哦?”


    刘彻没想到刘协居然已经拿定了主意。


    虽说这样做是对自己对天下最不利的一种方法。


    但刘协能这么硬气地拒不承认刘民身份,刘彻还是挺意外的。


    “真是巧了,臣也想到一种解决方法,正要汇报给陛下。


    不知陛下是否愿意听臣说一说?”


    话音刚落,刘协忽然一个激灵,下意识道:


    “明公说不说其实都无所谓了,朕已经命人将圣旨传遍天下各处。


    这事只能就这么着了,恐怕再难更改……”


    “什么?已经想天下传旨了?“


    刘彻本以为刘协不过是有了自己的想法,还没付诸实践。


    他还想着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刘协答应自己的方法。


    谁能想到刘协这次居然如此果断,刚一下决定,就背着自己派人传旨去了。


    刘协有自己的想法,这事倒不打紧。


    关键是刘协这么做,就等于彻底和孙策对立。


    恐怕刘备也会因为刘协这样的决定,更加坚定推翻当今朝廷的信念。


    因为不论从宫里出去什么样的消息,他们第一时间都会认为是自己逼着刘协这么干的。


    圣旨不承认刘民,就相当于自己因为害怕失去挟天子的优势,而强行逼迫刘协下旨。


    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这个节骨眼上,你刘协瞎添什么乱呢?


    承认弘农王,并把他接到眼皮子底下看着,这不是更好吗?


    不论孙策答不答应,先把问题抛给孙策,这不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吗?


    况且,孙策不论怎么选,都有可能和刘备离心离德。


    把联盟瓦解,自己在慢慢的各个击破,不是更好吗?


    何必一上来就把人都得罪死,然后硬抗所有人的围殴呢?


    越想越着急,刘协慌忙问道:


    “陛下,人是什么时候派出去的?


    派了多少人、分别走的哪个方向?


    用的是加急快马还是普通传令?”


    一连几个问题,把杨修和刘协问得一愣。


    都不知道丞相到底在着什么急。


    刘协还是因为对曹操太过畏惧,还没等杨修做出应对,自己却习惯性地老实回答道:


    “弘农王这事朕一刻也不想多等,用的自然是六百里加急,当今天下值得朕大老远送去圣旨的,也就孙策、刘备、马腾。


    其他州郡我打算过后再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