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1章 刘协的坚持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年前的造势加上年后唐姬、刘民的出现,让天下人都感受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气氛。


    在皇位上稳坐多年的刘协,也在见到回来的刘艾、闵贡等人后,陷入了恐慌之中。


    “诸公,这可如何是好啊?


    没确定身份的时候,我还不觉得怎么样。


    现在你们两个老臣包括荀彧他们都见到了唐姬、刘民。


    这事可就难办了。”


    杨修见陛下一脸惶恐,连忙出来安慰道:


    “陛下,这件事其实对咱们而言也不算完全的坏事。


    最少当时宴会上众人表态都倾向于等您的定夺。


    实际上就是大家都不愿意跟着孙策的步子走,各有各的想法罢了。


    目前来看,最少您还是安全的。”


    “德祖,他们说要等朕的安排,那岂不是把问题都推给了朕吗?


    唐姬嘴上说他们母子对天下事不感兴趣,但心里怎么想的谁敢保证?


    洛阳是能随便让她来的吗?”


    杨修见陛下还是惊慌,继续劝道:


    “陛下,您只需要明白一件事,就不会担心唐姬母子的出现了。


    目前天下剩的这几路诸侯,曹操最强大,孙策稍微差点。


    刘备、马腾、韩遂这三家就是另外两家的陪衬。


    现在孙策出招,他针对的只能是比他强大的曹操。


    而曹操又是和您这位天子同在许都的权臣。


    等陛下您定夺,实际上更多的是在试探曹操的态度。


    而且,这件事,不论曹操怎么选,孙策都有办法对付他。


    您只需要静观其变就行,一时半会还不至于威胁到您。”


    刘协一想到曹操,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反正自己不过一个被人挟持的苦命皇帝。


    孙策他们也没必要为难自己,就算孙策有意用刘民来代替自己,那对自己来说也没啥。


    这皇位如坐针毡,无兵无权的,还不如不做。


    要是能趁机把曹操扳倒,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也罢,反正朕担心也没用。


    索性就有着他们互相斗吧。


    只是天下人都等着我定夺呢,我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吧?”


    “陛下,我已经为您想好了如何应对。


    只是需要您坚持己见,千万不能轻易改口。”


    说罢,杨修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刘协。


    刘协听后,一脸的为难。


    “德祖,你可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在曹操面前坚持己见,那是何等的难啊!”


    说归说,但杨修的办法也是刘协目前听到、想到最好的办法。


    答应下来之后,杨修就快速返回了丞相府,毕竟现在他名义上是丞相府的主簿。


    ……


    “陛下要召见我?”


    不久之后,刘协就派小黄门到丞相府了。


    正在和郭嘉等人商议如何应对孙策计谋的刘彻,一脸惊讶地看着小黄门。


    “这个时候召见?


    好你先回去禀报陛下,就说我随后就到。”


    小黄门走后,刘彻对郭嘉等人说道:


    “看来陛下是有自己的想法了。


    这次事件应该没法妥善处理,咱们只能硬着头皮接招了。”


    “主公,反正您早晚要平定天下的。


    现在也不是当年咱们实力不足的时候。


    既然孙策有意拿弘农王遗孤做文章,那咱们接着就是。


    只要当今陛下还是天子,那对咱们而言一切就都无所谓。”


    简单商量几句后,刘彻就带着护卫许褚一起进了宫。


    刚到刘协的御书房,刘彻就看到了在座位上一脸愁容的刘协。


    “明公!你可算来了!


    快进来,朕有话要和你商量。”


    刘协一见到刘彻,脸上的愁容立刻消了一半。


    自己的地位是否稳固,以后能不能在各方的争夺中保住性命,刘协全的靠丞相。


    “微臣参见笔下!不知道陛下召唤臣过来有何旨意?”


    刘彻心里大概已经知道了刘协叫自己来的目的。


    但这话不能明说,得让刘协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见对方的态度还不错,刘协心里有轻松了许多。


    把刘彻让到下首的座位上后,刘协无奈道:


    “明公,你说朕是不是个苦命的皇帝?”


    “陛下这话从哪说起啊?


    天子乃天下之主,整个汉室江山都是您一个人的。


    这么尊贵的身份,为什么会苦命呢?”


    刘协知道对方这是在说套话。


    自己这皇帝怎么来的,这一路上都经历了什么,他曹丞相不必谁都清楚?


    “明公,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当年我不过先帝幼子,注定一辈子是个闲散王爷的皇室子孙。


    要不是董卓的出现,说不定我现在还是陈留王,正享受人生呢。


    这些都不重要,既来之则安之,我也希望把这个偶然得来的皇帝宝座给坐稳、做好。


    只是,如今我的身份好像比不过形势,隐隐有被人取而代之的迹象。


    既然会被取而代之,你说我这十几年殚精机滤的坐在这个位置上,维护大汉江山,是为了什么?


    是不是白白吃了这么多年的苦?”


    刘协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刘民这个“侄子”的忌惮。


    也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想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让出皇位,给他人做嫁衣。


    刘彻听了刘协的话,一脸的鄙夷。


    心道:


    当年要不是董卓,你这个陈留王恐怕会和弘农王一样的下场。


    何太后能留着你这个隐患在身边吗?


    当了十几年皇帝,虽说总是被挟持来挟持去的,但终归还是平安无事。


    甚至享受到了普通百姓几辈子都求不来的荣华富贵。


    这要是命苦,那天底下就没有苦命的人了。


    想归想,但刘协担心的事情也是刘彻在意的。


    孙策意图已经很明显,就是那刘民来影响刘协的正统合法性。


    刘协被质疑,他这个“挟天子的权臣”地位和正统性自然也会跟着受到质疑。


    对于刘彻来说,最好的出路还是力挺刘协,不给孙策操作的空间。


    但是现在孙策已经出招,正等着自己阻止唐姬回洛阳祭拜先帝,他好借题发挥,号召天下人来讨伐自己。


    这个节骨眼上,刘彻又不得不谨慎考虑如何应对。


    “那陛下是想?”


    尽管自己都想到了,但刘彻还是礼貌性地问了刘协一声。


    “明公,有我在,即使天下诸侯都与你为敌,你也是最占法统和大义的那个。


    若是我的地位都岌岌可危,那你可就不能想以前那样用朝廷去威压任何人了。


    所以我决定最多承认唐姬一人,她可以自己来洛阳祭拜先帝,但他儿子不能来。


    唐姬的身份可以证实,他儿子的身份可就不一定真了。


    万一是孙策他们的阴谋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