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9章 意外之喜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皇叔,是不是咱们来的兵力太少,我怎么觉得刘璋根本没有受到影响呢?”


    秭归城内,曹丕看着斥候送来的情报,不由担心起这场戏是不是演砸了。


    “贤侄,成都到白帝城也不是一天半天的距离。


    从收到消息到刘璋做出反应,少说不也得大半个月?


    咱们这才刚把消息放出去几天?


    不急,再等等看。”


    刘备倒是不以为然。


    在他的视角里,只要把马腾糊弄过去即可。


    刘璋有没有上当,马腾能不能攻下梓潼,他才不管呢。


    要是这次刘璋真的不上当,马腾也不能攻占梓潼,那对刘备反而还是件好事。


    毕竟天下还有实力的汉室宗亲,就剩下他们仨了。


    匡扶汉室的大业,那肯定是帮手越多越好。


    这时,一旁刚投奔的李严忽然开口道:


    “主公,依我看来,咱们也不能过于敷衍了事。


    毕竟是答应了马腾的,是咱们不尽心还是刘璋够聪明。


    人家马腾也能看得出来。


    以免到时候纠缠不清,不如咱们再加大点强度,把戏做足。”


    受到徐庶举荐的秭归太守李严,已经彻底投奔了刘备。


    只是为了成全刘备“不同室操戈”的心意。


    李严选择了等到佯攻白帝城的事情结束,就想刘表辞呈,跟刘备回上庸。


    绝对不占着刘表的城池、资源效忠刘备。


    这次佯攻白帝城,也是李严投奔后,第一次大事件。


    他自然十分的积极。


    这么好的机会,肯定要在新主公面前好好表现一下的。


    李严话音刚落,旁边的石韬就附和道:


    “嗯,正方说得很有道理。


    我也认为应该把事情闹得大一点。


    最少让咱们在场面上和大义上都没有破绽。


    不然以马腾的尿性,肯定还会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缠咱们。


    皇叔可别忘了,西城可是还有韩遂等人的大军在呢。”


    曹丕见几人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竟然在自己面前这么肆无忌惮地讨论和马腾的关系,心里还有些小激动。


    接触刘备这段时间以来,曹丕对刘备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之前的固有印象里,刘备就是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打着匡扶汉室名号到处坑蒙拐骗的无赖。


    唯一让曹丕觉得还不错的一点,就是刘备应该是礼贤下士的。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牛人愿意跟着他这么流浪。


    只不过自己的父亲和其他人想的都不太一样。


    他父亲对刘备的看法是,真正的乱世枭雄。


    有匡扶汉室的志向和能力。


    只不过目前看不清现实,做的很多事都是没有意义的傻事。


    比如一味地把自己父亲当成图谋汉室的国贼来敌对。


    对于刘备看法的改观,来自刘备的一些不可触碰的底线。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刘备宁可和几个手下争得面红耳赤,也不愿听他们的建议去算计刘表、刘璋。


    “皇叔,其实我也觉得您身边这两位说得有道理。


    佯攻,这里边毕竟还有个攻。


    您这样一直屯兵秭归,只放话不行动。


    那不是只有佯装,没有攻打了吗?


    假如我是刘璋,这种程度的威胁,估计最多让我有点担心。


    想让我因为这个大范围调动益州兵马,那是不可能的。”


    身边的三人口径几乎出奇的一致,更牛的是,这三人还都是不同阵营。


    石韬属于临时来帮忙的,真论起来那就是无阵营。


    曹丕是曹操那一边的。


    李严虽说算自己这边的,但也是刚刚投奔,还没时间验证他的真心。


    这样的三个人能在一件事上达成一致,那说明,这件事真的应该按照他们说的试一试。


    “唉!也罢,这种情况下我还能说什么?


    既然你们都觉得咱们演得不够逼真,那就准备几天,然后正儿八经的去攻打一次白帝城。


    到时候要是刘璋还不上当,那可就不怪我了。”


    三人见刘备应允,都欣然点头赞成。


    刘备之所以一直不主动出击,其实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目的不是夺取白帝城,就是配合一下马腾。


    但是假如刘璋那边没有重视起来,自己这边佯攻很有可能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


    比如曹丕见白帝城防御空虚,临时起意,来个假戏真做。


    到时万一真的把白帝城攻下来,那这白帝城该算谁的?


    是算自己抢了刘璋的地盘,还是算曹丕为父亲开疆拓土,又或者算他们两家帮马腾打下了益州的地盘?


    出现这类结果,那可比敷衍了事之后被马腾埋怨要严重得多了。


    在道义上自己可就真的说不清了。


    几人经过一番讨论后,最终定下了佯攻白帝城的细节。


    随后众人就开始为了几天后的佯攻做准备。


    这天,曹丕正在自己大营里浏览各方面送来的情报。


    看着看着,突然发现一个从来没见过的锦囊。


    曹丕好奇地打开锦囊,拿出里边的一片绢帛。


    上边整整齐齐地写了一行字:


    “日落时分,城外小溪边相见。”


    “这……”


    曹丕看着那行字,一脸的狐疑。


    “曼城,你快来看看。”


    想不明白的曹丕,转身就把李典叫了过来。


    李典诧异地接过曹丕递来的锦囊,也打开看了起来。


    “奇怪,要说是接收情报的人搞错了吧,上边有您亲启的字样。


    要说没搞错吧,这里边的话却又没头没尾。


    如今这世道,谁敢去赴这种约啊?


    我看咱们不如置之不理。


    看看长时间等不到咱们,那写信的人会不会有下一步动作。”


    曹丕思考片刻,慢慢地摇了摇头。


    “这事绝非偶然,应该是荆州附近的某个势力有计划地在干什么。


    虽说你想得很有道理,但对咱们而言恐怕没那么多时间去验证了。


    毕竟三天之后大军就要开拔。


    到时候围城战一开始,能回来就难说了。


    万一这人难以把信送到白帝城前线,又或者他见咱们的目的和佯攻白帝城有关系。


    这样以来,咱们岂不是会错过一些事情?”


    “那您的意思是?”


    “当年伏完围攻司空府的时候,万余大军我都没怕。


    今日不过一个不知道来历的人要见我,我有什么可怕的?


    挑选十名虎豹骑好手跟我一起去赴约,另外你再带一屯虎豹骑跟在后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择日不如撞日,正好今天去赴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