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徐庶的私心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纮来之前就和孙策他们仔细商量过了。


    目前曹操属于休整期,肯定不会轻易大动干戈。


    但有一点是曹操不得不考虑的。


    那就是刘备做大。


    上庸那地方重要归重要,但缺点是小贫瘠,发展潜力不大。


    假如就这么把刘备框在上庸,成为一个随时可灭的小诸侯,那曹操自然愿意。


    但是荆州刘表和刘备关系可不一般。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年老的刘表对荆州的掌控力逐年下降。


    难保刘表不会为了后代的前途把荆州基业委托给刘备。


    到那时想从已经发展起来的刘备手里抢地盘,那可比刘表难多了。


    “丞相,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以后的事情?


    比如您完全整合河北势力之后,下一个目标是哪里?”


    根据之前商量好的,张纮开始劝说起来。


    “按照地缘来看,我觉得从宛城南下进一步占领荆州,这应该是最容易也最方便的路线吧?


    但那时候的荆州还是不是刘表在掌控可就难说了。


    而且压力巨大的刘表,他能想到最稳妥的方法,无非就是找一个合适的人代替自己。


    您觉得这个人会是谁?”


    刘彻也不是没想过这些问题。


    只是他不想这么快就和刘备再闹掰。


    这样做只会让刘备和自己之间的误会更深。


    到最后也就更难收服刘备。


    但是张纮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很现实的。


    马腾、孙策都是和自己有共同利益的。


    而且当今的形势,还没到和他们分道扬镳的时候。


    自己恢复过来后,想发展,肯定是剑指荆州。


    刘备既然已经有了高人相助,那万一到时候他真的接收了刘表的地盘,自己再想往荆州发展,确实会困难重重。


    总不能再重复一边灭袁绍那样的艰难道路吧?


    到那时,自己可就没机会再这么安稳地恢复实力了。


    只要荆州完蛋,孙策和自己可就没有共同利益了。


    到时候谁敢保证孙策不趁自己和刘备火拼的时候过来捣乱?


    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先配合孙策、士燮,尽量瓜分荆州。


    把刘备可接收的荆州地盘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仔细权衡之后,刘彻勉强答应了围猎荆州的请求。


    前提是大家各取所需,互不干扰。


    目的就是让刘表、刘备疲于应付,不能全力抵抗某一家。


    只要孙策攻下长沙、自己占领整个南阳、士燮完全占领苍梧。


    这次合作就算结束。


    毕竟刘彻还没恢复好,不宜过多参与大战。


    只要拿下南阳全境,兵锋直抵南郡,荆北也就基本上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剩下的就看自己心情了。


    达成协议后,刘彻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张纮。


    同时,刘彻立刻给刘备写了封信,准备试探一下刘备的心意,好决定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势去围猎荆州。


    ……


    “元直,曹操这封信你怎么看?”


    不久之后,刘备已经收到了刘彻的来信。


    他正在就心里的内容询问徐庶的看法。


    “汇猎荆州这么大的事,他居然第一时间写信告诉我。


    这倒是让我有点摸不到头脑。”


    徐庶这一段时间很郁闷。


    原因是刘备把自己拒绝刘表的事告诉了徐庶。


    这在徐庶看来,是十分不明智的。


    现在你不偷不抢,刘表亲自双手把江陵、武陵、零陵三郡奉上。


    还把象征着荆州继承权的两位公子委托给刘备。


    这是多么符合大义、法理、人情的方式啊!


    既能承了刘表的情,又能获得大量的地盘。


    可主公刘备怎么偏偏要拒绝呢?


    都什么时候了,还讲仁义道德、宗室之情有用吗?


    但说到底这是自己神往已久的明主。


    自己看中的也是刘备的仁义道德和对汉室的绝对忠心。


    事情已经出了,徐庶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想别的方法加强刘备的势力。


    “主公,你可知道曹操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答应孙策的邀请?”


    “元直,据我所知,曹操对荆州感兴趣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时候答应,无非就是想趁机夺取我兄刘景升的基业罢了。”


    刘备的认知里,曹操绝对奸诈恶徒。


    不管曹操出兵干什么,那必然是相中了人家的土地。


    对于徐庶的问题,刘备不假思索,答案脱口而出。


    “主公,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眼看刘备对曹操的成见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几乎影响到了自己的四位和判断。


    徐庶也是一阵无语。


    “天下大势哪有那么绝对的?


    曹操是国贼、有图谋汉室江山的野心不错。


    但他可不是董卓那样没脑子的暴君。”


    “那元直的意思是?”


    “曹操并不是急着屯兵荆州,而是惧怕主公。


    因此他才一边答应围猎荆州,一边把这个消息告诉主公。


    为的就是试探主公的态度。


    而且,能做出这种举动,曹操、孙策怕是都没想到主公已经拒绝过刘表的请求。”


    这句话徐庶说得百分百真。


    刘备听着也觉得是那么回事。


    “那依元直的意见,咱们应当如何应对?”


    徐庶本来要把想好的计策直接说出来。


    但考虑到刘备的品行,他又迟疑了。


    这事按刘备的性格考量的话,当然是劝说刘备全力保住荆州,让刘表不至于被三家联手瓜分。


    但这样做的话,恐怕刘备永远都没机会得到荆州的地盘。


    只能眼睁睁看着曹操、孙策、士燮把荆州慢慢蚕食。


    这样一来,假如真的到了刘表危机的那天。


    恐怕他能留给刘备的遗产也就不剩多少了。


    这是徐庶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不论自己多么高尚,不论主公有什么宏图大志。


    没有地盘和资源,一切都是空谈。


    为今之计,恐怕只能在刘备面前撒个谎,加速刘表的失败。


    让主公在一切都来得及的时候,有足够的理由抢夺荆州的地盘。


    要是操作得当的话,说不定刘表能像当年陶谦那样,来个三让荆州。


    到时候问题明面化,自己也就好劝刘备接收荆州了。


    “主公,目前咱们处于刚有根基,还不成气候的阶段。


    曹操惧怕的是掌控了一定资源,发展起来的您。


    因此,这次试探,主公应该尽量隐忍。


    不要给曹操压力。


    否则曹操极有可能顺便把咱们也灭了。


    到那时,别说接收刘表赠与的荆州了。


    恐怕您连活着完成匡扶汉室的希望都没了。”


    刘备闻言,不由陷入沉思。


    按照他对徐庶的了解,这应该不是徐庶的风格。


    但徐庶说的又完全符合当前局势。


    刘备并没有从他的话里听出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难道这荆州必须以我不希望的形势去取?”


    刘备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再看看一旁有些忐忑的徐庶,刘备似乎明悟了。


    看来徐庶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法,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哪怕日后有人要在这件事上挑理,多半也会怪徐庶这人有私心。


    而不会去说自己不仁义。


    “既然如此,那这事就全权交给元直处理了。


    我这一生除了带兵打仗,别的还真不擅长。”


    这句回答也算是刘备对于如何获得荆州这个问题,做出的让步。


    这事我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不管了。


    反正骂名刘备是不可能主动背的。


    既然徐庶有这份心意,那刘备也就顺水推舟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