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2章 寻找刘民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孙策的猜想对不对不知道,但就在孙策得到情报的同时,刘艾却是分别单独见了刘彻和刘协。


    刘彻不知道刘艾除了见自己还去见了刘协。


    但刘艾却是很明确地告诉刘协自己被曹操盯得很紧,不论有什么关于皇室血脉的消息都要去告诉他。


    “爱卿,你说朕现在都这么安分了,曹操他不会再想着换皇帝了吧?”


    心里忐忑的刘协,还是担心曹操憋着什么坏。


    “这点臣也不好说。


    我起初也觉得曹操有废立皇帝的野心。


    但这么长时间接触下来,我又觉得并不是这样。


    曹操似乎对汉室宗亲有种不一样的情感。”


    “不一样的情感?”


    “就像……就像一个老者关心在乎自己的子孙那样。


    总之很奇怪也很复杂,而且能确定的是,他对换皇帝这事并不是那么执着。


    只是在心情不好或是和陛下发生不愉快时才会提一嘴。”


    经刘艾这么一形容,刘协也忽然有些感同身受。


    自从衣带诏那事之后,曹操每次见自己,都好像长辈见晚辈那样。


    总是喋喋不休,一副老子教育儿子的态势。


    “难道是当年他的长子曹昂遇难,曹操受刺激了?


    要不然怎么总是一副爹样呢?”


    搞不清状况的刘协,也只能这么理解曹操的一些行为了。


    “不过,这事你做的还要再隐秘些。


    毕竟事关皇室血脉,假如走漏风声,很有可能出大事。


    实在不行就让曹操给你调配几个得力的人去负责。


    反正他对这事也挺上心的,不用白不用。”


    得令后,刘艾告别刘协,又悄悄地去了相府。


    “什么?有可能找到了少帝刘辩遗腹子?”


    刘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极为震惊。


    这件事可大可小。


    操作得当的话对自己而言那绝对是十分有利的。


    但假如中间出现纰漏,很有可能连累当今陛下刘协。


    顺带地,自己的权威也会严重受损。


    “刘艾,少帝遗腹子非同小可,不是其他皇室血脉可比的。


    这事你恐怕应付不来。


    我手下这些谋臣武将你随便挑,务必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少帝遗腹子给我安全带回来。


    包括唯一能证明他身份的弘农王妃唐姬!”


    刘艾见对方如此重视,也不敢怠慢,连忙点头领命。


    “哦对了,通过调查,可以确定的是这位皇室成员应该叫刘民。


    弘农王生前已经把名字定好了,族谱上有备注。


    但因为不知道弘农王真的有遗腹子,所以只是备注,并未正式入谱。


    也不知道唐姬会不会遵从弘农王遗愿,给孩子取名刘民。”


    “不能放过任何希望,别管姓氏,把名字里带“民”字的先排查一遍再说。


    另外,当年闵贡多次参与保护当今陛下和弘农王的行动,他应该知道得更多。


    你不妨去套套像闵贡那样真正经历过的人的话,弄不好会有新的发现。”


    “对,还有你刚才说道的那个何进故交,潘隐、冯方,都可以查一查。”


    刘民有可能隐姓埋名活在江东地区的消息一经证实,刘彻的心里就打起了鼓。


    为了万无一失,刘彻谨慎地封锁了消息。


    同时在刘艾的要求下,刘彻命令自己的二儿子曹丕、中军校尉史涣以及郭嘉校事府内的顶级细作,共同暗中寻找刘民。


    因为是刘辩遗腹子的原因,刘民的存在可以直接威胁到刘协的地位,左右天下局势。


    刘彻必须在所有人觉察出任何蛛丝马迹前,把刘民以及所有知情的人员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然万一让别人掌握刘民,很有可能会出现两个皇帝争正统的局面。


    这对自己匡扶汉室的计划是极为不利的。


    与此同时,孙策也封锁了消息,只派出自己信任的手下跟踪那些神秘外乡人,准备截胡刘民。


    这对孙策来说,是天赐良机。


    挟天子扯大旗的事,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


    但如果掌握了真正的嫡传皇室血脉,这事做起来就很容易了。


    这件事由于互相不知情的孙策和刘彻两人消息封锁得及时。


    也仅仅是在他两人心腹手下的小圈子里传播开来。


    暗中寻找的同时,并没有影响当前的局势。


    ……


    建安八年春末,沉寂了一整个冬天的各路诸侯,又开始躁动起来。


    刘彻稳坐中原、河北大片富饶土地,四方边境防守严密。


    为了尽快整合河北、恢复实力,刘彻果断选择了静观各路诸侯争斗,完全没有参与的意思。


    西凉马腾在得到刘彻的命令后,也很听话地把汉中东三郡让了出来。


    同时让韩遂率领程银、梁兴等关西军阀屯兵西城,监视刘备。


    但表面上仍然和刘备兄弟相称,互不侵扰。


    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开始招兵练兵,网络人才。


    首选目标就是刘表的荆州。


    刘备按照徐庶的建议,时常以各种理由去襄阳看望刘表。


    目的是在荆州士族和官员面前混个脸熟,方便日后收罗人才。


    这一举动在刘表看来倒无所谓,反正自己麾下没有几个省油的灯。


    之所以荆州看起来还算和睦,那是因为自己还活着,当年单骑闯荆州的余威还在。


    荆州士族、官员迫于自己的威望,这才勉强和睦相处。


    其实暗中早就斗得不可开交。


    包括自己嫡系和荆州本地士族也是相互勾结、利用。


    大家都在积蓄能量,只等刘表退位或是不行的那天。


    刘备对于刘表来说,是个变数也是张底牌。


    毕竟都姓刘,名义上同是汉室宗亲。


    假如自己哪天真的压不住荆州了,最少还能向刘备托付大事。


    起码能保证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弄不好还能在刘备的辅佐下继续掌控荆州。


    因此刘表对刘备除了最起码的戒备之心外,大多时候都是坦诚相待的。


    还会在不经意间跟刘备提起有关荆州政权交接的话题。


    除了试探刘备的心思,还顺便加深刘备对自己两个儿子的印象。


    刘备也不是傻子,刘表的心思就差写在脸上了。


    每次谈到这些话题,刘备都敷衍着略过。


    他可不想因为过多参与这些话题遭人非议,破坏了自己仁德的形象。


    “玄德贤弟,最近我总是在想,假如孙策势大,我荆州难以抵御。


    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我应该怎么选择呢?”


    这天,刘备向往常一样来找刘表喝酒聊天。


    酒过三巡后,刘表忽然半醉半醒地问道:


    “我手下真正能信得过的,不超过一手之数。


    现在荆州强盛,也没到生死存亡的时候。


    他们对我这个州牧还算唯命是从。


    但我真不敢想,真到了那一天,我还能向谁托付大事?”


    刘备一听,就知道刘表这是又在试探自己心意了。


    习惯性的就要敷衍过去。


    话刚到嘴边,刘表突然伸手打断了刘备。


    “玄德贤弟,荆州形势你我都心知肚明。


    东边有孙策,北边有曹操,南边还有个士燮。


    我年岁已高,迟早有闭眼的那天。


    你也别老是敷衍我。


    这次希望你跟我交个实底。


    你觉得我那两个儿子,谁更适合接替我执掌荆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