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老友再见面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正面对决一上来袁绍就大败一阵。


    这个消息也让袁绍麾下将士的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家都觉得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兴许曹操才是那个受到上天眷顾的人。


    要不然颜良、沮授这种组合怎么会败得如此干脆?


    “主公,这只不过是曹操侥幸而已。


    按照双方兵力来说,他派出两万精锐做先锋军,就是不正常的。


    无非是想耍个小聪明破坏咱们的士气罢了。


    真到了主力对碰的时候,我看他几万人怎么和咱们二十万人斗!”


    随着消息的传回,袁绍阵营也是一片沉默。


    唯有许攸、逄纪等人还不服气。


    尤其是逄纪,更是找到了可以打压田丰、沮授的机会。


    在袁绍面前,逄纪竭尽所能明里暗里诋毁田丰、沮授。


    “其实最开始就不该放弃攻打幽州。


    曹休他再厉害,终究只能总指挥得了一两千虎豹骑。


    这种数十万规模的大混战,曹休根本起不了作用。


    我看田丰他明里是劝主公荣誉之战,实际上是巴不得咱们赶紧败了,他好归顺曹操!”


    趁着众人沉默的当口,逄纪发挥着自己的口才,把整件事的责任全部归结到田丰身上。


    这也让本来就郁闷的田丰、沮授二人,心里更加窝火。


    正要开口和逄纪理论,忽然袁绍开口了。


    “元图先生,这事怪不到元皓身上。


    说到底还是我错误的决断太多了。


    现在积重难返,全是我咎由自取。”


    见逄纪还要说点什么,袁绍厌恶地挥手打断了逄纪。


    “反正是最后一战了,大家都不要有什么压力。


    明日我要亲自率领中军,和曹操碰一碰。


    不论输赢,河北争夺战就此结束。


    诸公今后要何去何从,明天之后我也就不再强求。”


    说罢,袁绍叹口气,起身出了大帐。


    临出门前,他背着众人甩了甩袖子,就当是宣布散会了。


    袁绍走后,大家都是面面相觑。


    之前谁都没想到河北大战居然会这么收场。


    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大战,也没有几个马革裹尸的将领。


    几乎是在各自主公的几个决策下,就悄悄地完成了河北各地的“交接”。


    逄纪和田丰的争斗又一次受挫,加上主公的表态,让他也生出了一种“心累”的感觉。


    见主公已经示意散会,他也没有过多纠缠,只是摇头叹气地出了大帐。


    一天之后,袁绍率军在颜良之前的先锋大营附近,和许褚率领的中军进行了一场大混战。


    由于士气低下,人数占绝对优势的袁绍,打得很艰难。


    应该碾压的局,打成了一时之间难分上下的局。


    甚至有好多将领麾下的士兵,都是一触即溃,稍微有点损失就投降的也不在少数。


    一仗打下来,袁绍主力大军付出了折损半数的代价,才堪堪把许褚击败。


    追击过程中,袁绍为了保证全歼许褚军,还特地把最后的乡勇加老弱预备队调了上来。


    可以说是倾尽全力,试图换取一场胜利。


    刘彻见战术已成,立刻率领殿后的一万精锐,以及休整了几天的徐晃、曹仁精锐部队,多路齐出,配合坚守最后防线的许褚,把袁绍大军给包了饺子。


    身处中军的袁绍,见打到现在,曹操还有这么多生力军,不由后背一阵发凉。


    再看看自己身边那些士气一般,疲惫不堪的士兵,袁绍更是一阵绝望。


    虽说兵力上自己还占着一定优势,但气势和状态上,自己的将士和对方简直天壤之别。


    远远地看见曹操帅旗的袁绍,忽然策马来到两军阵前,向着帅旗的方向喊道:


    “孟德!你我好歹朋友一场,如今你离我这么近,难道都不准备在最后一战前,见我一面吗?”


    刘彻也早就看到了袁绍的帅气,只是他一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袁绍。


    以刘彻的角度来看,他和袁绍认识不过两年。


    除了常规的势力之间的博弈和争斗外,他跟袁绍可以称得上是无冤无仇。


    甚至都不熟悉。


    但是自己现在的身份是曹操,曹操之于袁绍,那可就不是简单的关系了。


    往前追溯,他俩算是年轻时候的死党。


    直到董承衣带诏那事之前,他们俩都能算得上是故交好友。


    但后边这几年,对于袁绍来说,曹操就是抢了他一切机会的敌人。


    袁绍在曹操眼里,那也是自己上升路上的一道鸿沟。


    现在袁绍就在面前,刘彻反而不敢出面。


    这时候他说什么,都觉得自己是虚伪的。


    “唉!”


    该面对的还得面对,刘彻叹口气,无奈地来到了阵前。


    “本初兄,你这……


    何必呢?”


    刘彻的目的就是改变曹操的一贯作风,把“国贼”的形象彻底根除。


    放在袁绍的事情上,刘彻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袁绍能通过对“新曹操”的各种观察,看出他的不一样。


    尽量以一种和平的方式接受曹操是个忠臣的理念。


    为了达成这个效果,刘彻已经尽量减少两法大战的数量,甚至好多阴狠的招都没用。


    没想到的是,明明自己已经胜券在握,袁绍还要打一场所谓的正名之战。


    除了徒增伤亡,确实没什么实质性好处。


    “孟德,前事不提。


    我就想问问你,假如今日你彻底战胜我,你想如何处置我和我麾下这些将士?”


    “还能怎么处置?难道在你心里,我还是那个屠城、嗜杀的国贼吗?”


    “是不是要打完才知道,今天咱们俩谁也别手下留情。


    就这么正面对决,你放心,不论胜负,我都会投降朝廷。


    劳什子河北之主、世代公卿,老子做腻了!”


    袁绍都这么说了,刘彻还能说什么。


    只能拱手施礼表示赞同。


    随后,两人相视一笑,各自打马回阵。


    剩下的就是将士们之间的较量。


    对袁绍而言,他不过是想最后证明一次自己不是名不副实的草包。


    对于刘彻而言,这一战只能说是成全袁绍的最后心愿。


    “将士们!曹操就在对面阵中。


    两年来,他和咱们之间多次交锋,一再利用阴谋诡计蚕食河北领土。


    今日正是你们发泄心中怨气,证明自己的最佳时机。


    都给我冲!让天下人看看,我河北将士的威力!”


    刚一到阵中,袁绍就拔剑在手,激励麾下将士做最后一搏。


    刘彻也不示弱,同时激励众将士,让袁绍尝尝朝廷大军正面作战的能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