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丞相高义我等愿降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几天后的官渡大营,刘彻稳坐中军大帐,身边郭嘉、曹仁等文武左右站立。


    中间则是跪着的袁谭、郭图、辛毗、岑壁、管统。


    “我的好大侄儿,你这青州刺史当的可不咋的啊。”


    刘彻见袁谭一脸的不服,当即调侃道:


    “臧霸不过是我帐下的一个偏将军,贾诩在朝廷挂了个执金吾的名。


    你一个四世三公的大族子弟,还是朝廷亲封的青州刺史。


    连臧霸、贾诩这样的小官都斗不过,你说你是不是不称职?”


    袁谭朝着地上“呸”了一口,不服道:


    “话说得轻巧,狗日的贾文和有多阴,你又不是不知道?


    要不是你无缘无故来打我父亲的河北,我闲得没事干来青州跟贾诩他们斗?”


    牢骚了几句,袁谭发现对方似乎并不像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样邪恶。


    不但不凶,反而还有些长辈教训晚辈的感觉。


    看出了对方并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后,袁谭心思也活泛了起来。


    当即换成一副撒娇服软的嘴脸,哼唧道:


    “曹丞相用兵如神,手下人才济济,小侄佩服得很。


    如今青州您也拿到了,我也服气了,不如看在您和我父亲多年交情的份上,放我回去尽孝?”


    “嚯,你小子变脸倒是变得快啊!”


    刘彻被袁谭这拙劣的演技和说辞逗得差点笑出声来。


    他本来也没想把袁绍怎么样,都是曾经的屠龙少年,又是多年的老相识。


    刘彻充其量也就是“平定河北”把袁绍这些人收为己用。


    顺便也能在天下人和朝廷那里刷一波好感,利用仁德的形象,转变人们对自己“国贼”的看法。


    但如今河北大战刚开始,青州以及袁谭是自己战胜强大袁绍的突破口。


    这个节骨眼上,自己还不能马上向袁谭表露心意。


    “少跟我来这套!去年你召集青州守军配合袁绍来讨伐我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我和你父亲的交情?


    现在被我生擒活捉,眼看性命不保,才想起来你还有个曹叔叔?”


    刘彻心道,你会变脸,我也会!


    你这种能力,在我面前不过是个小孩罢了!


    “来人,先把咱们的袁大公子关起来。


    等我灭了袁绍,在一起处理他们袁家这些反贼!”


    说罢,刘彻一甩袖子,很干脆地转过身去,不再看袁谭,也不在听他说话。


    一旁的许褚当即领命,招呼两个侍卫一起把袁谭架了出去。


    直到袁谭求饶、愤怒、叫骂的声音远到几乎听不见,刘彻这才转过身来。


    “郭公则、辛佐治,你们二位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两人在刘彻眼里,那都是有把柄在手的容易威胁劝降的人。


    之所以先把袁谭押下去,也是为了让这两人没有过多的顾虑。


    “回丞相,败军之将实力不济,我们俩没什么好说的。


    一切任凭丞相处置!”


    两人心里也明白,曹操不止一次派人暗中联络过自己。


    而且两人的把柄也都掌握在他手上。


    假如以前自己还身在河北的时候,答不答应和曹操合作,那是自己说的算。


    但如今已经成了阶下囚,自己也就失去了和曹操谈判的资格。


    人家不论是杀是放,又或者是招降。


    自己都没得选,只能任凭宰割。


    最好的结果,就是曹操觉得他们俩还有点价值,直接劝降。


    他们俩也可以借着跟袁谭一起被俘虏的风,表面是阶下囚,暗地里投降。


    不论以后袁绍和曹操谁胜利,他们都算有个借口,也能留个好名声。


    刘彻当然也能猜到这两人的想法,因为留给他们俩可操作的空间实在太小。


    只要不是那种用命证明自己忠心的狠人,这俩多半不会拒绝投降。


    唯一的区别就是,明着投降洛一世骂名,还是暗着投降,给大家都留点面子。


    “嗯,这个想法是对的。


    不像袁谭那小子,到了我面前还要先嘴硬几句,才肯服软。”


    刘彻回了两人一句,然后目光又转向了岑壁、管统两个武将。


    “你们俩也算为袁绍父子尽心尽力了。


    明知道不是我的对手,还能跟着臧霸、贾诩他们对抗这么久。


    在我看来,你们也算一号人物。”


    “丞相过奖了,末将不过行伍出身的武夫罢了,只知道战场厮杀,尽到职责。


    其余的,末将不会去想,也没那个能力去想。”


    岑壁倒是识时务,一看对方递台阶了,马上就接着。


    话语里既没有卑躬屈膝,也没有装逼嘴硬。


    保住了形象的同时,也不至于让对方生气反感。


    刘彻闻言,不由点点头,心里对岑壁已经有了定论。


    识时务,懂规矩,容易招降。


    “管统将军为何一言不发?”


    等了半天,不见管统回话,刘彻倒是有些意外。


    “哼!国贼,兴无义之兵,在青州纵容泰山贼烧杀抢掠,和禽兽有什么两样?


    对你这种人,我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管统和岑壁可不一样,岑壁一直在平原,只是袁谭出兵的时候才参与了战斗。


    对于贾诩在青州的各种缺德行为,他没有多少切身体会,因此岑壁的反应就比较温和。


    但管统可是连续个把月,眼睁睁看着被治理的还算太平的青州,被贾诩、臧霸霍霍的不成样子。


    光是自己要好的地方官都被这两人害死不止三五个。


    这份仇恨,不可能让管统说出多么理智的话。


    “我是国贼?”


    管统的话瞬间激发了刘彻的胜负欲。


    平常那些朝廷官员、心怀不轨的士大夫们说说就罢了。


    你个靠打仗杀人立起来的武夫,又是败军之将。


    有什么资格在这说我是国贼?


    “假如我是国贼,那袁本初就是反贼!


    那天下就没有能称得上忠臣的诸侯了!”


    眼见刘彻就要暴走,郭嘉赶忙上前一步。


    “丞相,管统执迷不悟,对您出言不逊。


    罪不可赦,不如先押下去,等灭了袁绍后,再和袁谭等人一起送回许都,由陛下处置!”


    害怕主公被管统打乱了原有的招降计划,郭嘉只能强行打断了刘彻的怒气蓄力。


    “哼!该当如此!”


    刘彻也反应过来,自己的目的是招降,不是和他们争论谁是国贼。


    等管统被押下去之后,刘彻看着大帐里剩下的三个俘虏,严肃道:


    “袁绍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时常不遵皇命,心怀不轨,曾多次出兵攻打许都。


    他这么折腾,早晚自取灭亡。


    趁现在形势还不明朗,还有回旋的余地,你们三个好好想想。


    是继续跟着袁绍一步步走向反贼的道路,还是就此归顺朝廷,做一个迷途知返的忠良?”


    有了袁谭、管统两个前车之鉴,再加上刘彻在谋略、行为、气场的多个方面展现出的超越袁绍的能力。


    郭图、辛毗、岑壁三人,终是放下了顾虑,心服口服地跪拜道:


    “丞相高义,我等愿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