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花钱买任命诏书我呸真香

作者:退休奥特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想是这么想,但刘艾也知道曹操现在把持朝政,在许都实际上是曹操说了算。


    不敢过多表露心思,刘艾平静的答道:


    “回司空,除去数百年来遗失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没能留下记载的,其余有关皇室的情况,下官全知道。”


    刘彻对回答十分满意,示意刘艾入座详谈。


    “刘宗正,有些事你别多想。


    我只不过是比较崇拜当年的孝武皇帝,想结识几位他的后裔,并没其他意思。”


    “怕传位至今的光武一脉不好控制,曹贼这是要用几乎绝迹的孝武皇帝后裔替换光武皇帝后裔?”


    刘彻话音未落,刘艾就下意识想到了这一层。


    本着不让曹贼轻易得逞的原则,刘艾佯装惋惜道:


    “这样的话,恐怕下官要让曹司空失望了。”


    没给刘彻反应的时间,刘艾紧接着解释道:


    “王莽乱政,杀戮废黜孝武皇帝后裔无数,加上当年的推恩令。


    如今皇室族谱内,已经很难找到孝武皇帝后裔的记载了。


    即便是有零星的记载,恐怕多半也无从查证,可信度不高。”


    闻言,刘彻顿时感到一阵悲凉。


    当年幼子刘弗陵明明有尧舜之命,为什么不到百年就把汉室江山丢了?


    这王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竟能让堂堂皇室血脉几乎绝迹?


    不甘心的刘彻希冀地看向刘艾。


    “不论能否查证,也不管可信度几何,我命令你把能找到的都带来见我!”


    刘彻此时想的是,哪怕不换皇帝,好歹有个自己直系后代在身边陪着也行。


    而刘艾见对方如此执着的要寻找汉武后裔,也不由纳闷。


    既然要“挟天子”随便找个年龄合适、好控制的宗室不就行了,曹贼为什么要这么费力呢?


    知道拗不过曹贼,刘艾只得先应命,带着一肚子疑问离开了司空府……


    由于刘彻的到来,天下大势也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


    本该发生在建安五年正月的“曹操败刘备夺徐州”事件也因为刘彻临时颁布的“卖官鬻爵”政策而延迟。


    天下各路诸侯,更是在得到卖官鬻爵的“朝廷政令”后,集体陷入了疑惑、愤怒、或者兴奋的复杂情绪中。


    建安五年二月,距离许都较近的刘备、刘表、袁绍、孙策以及刚归顺朝廷不久的马腾、韩遂,陆续收到了朝廷使节送来的圣旨。


    马腾、韩遂本来就有心依附朝廷,也正愁自己空有将军号,却没有朝廷正式任命的州郡长官官职。


    见到圣旨后,两人欣然接受,当即率领关西群雄挑选离自己地盘较近的西凉城池,用足够的钱粮换了地方的职位。


    刘表、刘备,一个是朝廷任命的荆州牧,一个是朝廷任命的左将军、豫州牧,自然不需要补交钱粮。


    但两人也趁机为自己任命的个郡太守,买了份正式的朝廷任命。


    毕竟州牧自己任命的官员,和朝廷亲自任命的,在法理上还是有差距的。


    何况两人都是汉室宗亲,也没理由忤逆朝廷的意思。


    袁绍家大业大,又是四世三公,地位显赫,根本看不起曹操这种小把戏。


    况且两家正准备开战,袁绍怎么能这时候花钱资助敌人呢?


    收到圣旨的当天,袁绍立刻召开会议,让大家商量下怎么合理地拒绝。


    “主公,按圣旨的说法,无兵无权的最多只能买些副职或爵位,充其量不过是为自己家族求个士大夫的荣誉。这点您不必考虑。”


    看到圣旨的第一时间,袁绍帐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田丰率先开口。


    “至于自领或是非朝廷指派这一项,您本来就是朝廷亲封的大将军、冀州牧,又奉命治理青、幽、并、冀四州,更是不必补什么委任诏书。


    以在下看来,您完全不必理会,相信天下诸侯也说不出什么来。”


    袁绍闻言,满意地点头道:


    “田元皓说的,和我想的一样,想骗天下诸侯买官来敛财,妄想!”


    话音未落,谋士阵营里的许攸看了田丰一眼,然后愤怒道:


    “主公,田丰妖言惑众,要误了主公大事!您可不能听他的啊!”


    “哦?子远先生有何高见?”


    袁绍见许攸一脸愤慨,语气里充满了担忧,当场就犹豫了。


    “主公您想,要是刘表、刘备、马腾等人收到这份圣旨会如何应对?


    还有,虽然您是朝廷认证,但除了青州大公子外,并州、幽州刺史可都是您自己任命的。


    这说到底,和朝廷亲封还是有所不同啊。”


    袁绍听了许攸的话,也觉得这事不简单。


    刘备、刘表汉室宗亲,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公然抗旨,马腾、韩遂刚归顺朝廷,又都缺个地方官职,这事他们也不能反对。


    要是这样的话,自己突然冒出来反对朝廷,岂不是要被天下诸侯耻笑?


    “嗯,子远先生高见,我也认为不能随意做决定。


    那依着子远先生,咱们该如何应对啊?”


    “趁机多多任命心腹之人分别前往河北各地填补、替代太守、县丞职位,然后再花钱为他们买一份正式的任命诏书。


    包括并州高干公子、幽州二公子,也都买一份。


    到时候,整个河北官员都是主公心腹,咱们也再不用顾及早先朝廷指派的几个太守的面子。


    些许钱粮换主公在实力和法理上完全掌控河北,岂不美哉?”


    “只是,这么一来,那曹贼岂不是会有很多钱粮?有了钱粮,再想讨伐他,那可就难了……”


    见袁绍还有些不放心,许攸先是哈哈大笑,然后自信道:


    “这一招他最多用一次,下次可就没官可卖了。


    临时聚集起来的钱粮,总有用完的时候,和主公斗,他的实力还不够格!”


    许攸之后,又有不少谋士相继发言。


    这其中也包括刘彻先一步收买的几人。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袁绍还是没能逃过“真香定律”一边骂着曹贼奸诈,一边欣然接受了许攸的建议。


    因为这事,和曹操的决战,也不得不延后,毕竟换地方官也是要时间的。


    不久之后,一车车的钱粮就从全国各地陆续向许都进发。


    为了安全起见,贾诩特地在自家势力范围的边境要道设下临时关卡。


    到关卡后,运送队伍由朝廷接管,押送人员可自行返回,只留使节进京领取任命诏书。


    一时间刘彻仓库里的钱粮暴涨,甚至到了需要额外搭建仓库的地步。


    除了汉中张鲁、益州刘璋外,其余有头有脸的诸侯和地方豪族,几乎都响应了这次“卖官鬻爵”。


    刘彻与天下诸侯也算各取所需,我要钱粮,你们要名声和朝廷认证,大家皆大欢喜。


    尤其交州士燮以及江东孙策两家,除了正常补买外,还特地以“为陛下分忧”的名义,额外送来一部分钱粮,资助陛下新建宫殿。


    然而朝廷里那些所谓汉室忠臣,却是对这一举动大为不满。


    甚至有多人上书劝谏,企图让陛下降旨归还卖官鬻爵所得钱粮,保汉室江山不再兴起贪腐之风。


    但这次刘协却是破天荒的没有愁眉苦脸安抚各位忠臣,而是直接驳回了众人的劝谏,并夸奖曹司空做的好。


    这么做的理由也很简单:曹司空这次给足了自己面子,而且这些钱也是以朝廷的名义放在库里的。


    刘彻更是数钱数到手抽筋,高兴的几天没睡好觉,他才不屑于去管那些劝谏的大臣。


    “报!主公,刘备拒绝回归朝廷,还给主公写了封书信,请您过目!”


    正盘算这些钱粮怎么花的刘彻,忽然被传令兵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什么?刘备竟然这么不识抬举?刚用钱粮为他手下买了任命诏书,转脸就不认人了?”


    刘彻本以为有买官的事在前,刘备能感受到自己为朝廷效力的决心。


    就算感受不到,他知道自己收了这么多钱粮之后,实力大涨,也多少得掂量下还要不要与自己为敌吧?


    没成想这小子居然这么头铁,想靠着一个徐州和自己碰一碰。


    “好胆!来人啊,去请郭祭酒他们前来议事,我要攻打徐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