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正事。”
李青山撂下这句话,转身打的去了食品厂厂办。
他要去问问,这食品厂能不能最快速度给他拉条电话线。
厂办办公楼走廊昏暗,黄杰的办公室门虚掩着,能听到里面收音机咿咿呀呀唱着戏曲。
李青山敲敲门,听到里面一声“进来”后,推门而入。
黄杰抬眼一看是李青山,脸上立刻堆起笑容:
“呦!李老板!听说你在冰雕展那边搞得红火得很呐?
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
李青山没空跟他绕弯子,直接说明来意:
“黄主任,谬赞了。我想给家里的门店安部电话,越快越好。”
黄杰放下茶杯,慢悠悠地“哦”了一声,手指在桌面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
“安电话啊……这可是个紧俏事。
线路紧张,审批手续也麻烦,厂里这边出具证明、协调邮电局,都得时间。
按正常流程,排个一两个月也正常。”
他拖长了调子,眼睛眯着,观察着李青山的反应。
李青山面色不变:
“黄主任,生意不等人。冰雕展就这一个月,客户问预订电话的不少,错过就太可惜了。
您看能不能特事特办,加快点进度?”
黄杰嘿嘿一笑,身体往前倾了倾,压低了点声音:
“小李啊,咱也是老交情了。不是我不帮你,这特事特办……它需要打点的地方多啊。
厂里厂外,哪一环卡一下,这时间就嗖嗖地过去了。”
他拇指和食指下意识地搓了搓,贪婪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若是以前,李青山或许会考虑花点小钱省事。
但现在,他既不想惯这毛病,也觉得这钱花得冤。
他目光扫过黄杰那副嘴脸,眼神一冷。
“黄主任,打点难免。可惜啊,我这心里还有件事一直没放下。”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上回我那老房子着火,您说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
可现在,新房子都起好几个月了,这结果……咋还没个影儿呢?”
黄杰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了一下,虽然极快恢复,但那瞬间的不自然没逃过李青山的眼睛。
关于那场火,厂里调查结果早就出来了,跟王长河关系极大。
只是王长河早就用钱把黄杰的嘴封死了。
加上李青山之前是个混子也没人较真,后来他忙生意也就暂时搁置了。
黄杰的茶杯险些没拿稳,脸色一僵。
额头渗出一层细汗,干咳两声掩饰:
“咳……老房子嘛,安全要注意。我回头让后勤再排查。”
李青山见好就收,语气恢复温和:
“那这电话的事,就劳您操心了。”
黄杰放下茶杯,态度明显“务实”了很多,虽然还是有点不情愿:
“哎呀,小李你这也是为发展经济做贡献嘛。
这样,我尽量给你催催。不过最快最快,估计也得……”
他沉吟着,还想拿捏一下。
李青山直接打断,语气温和却不给退路:
“三天。三天内通上!这事办不成,我也没法对关心的领导交代。”
“三……三天?!”
黄杰瞪大眼,却硬生生把话吞回去。
李青山那锐利的目光,让他心底一凉。
他盘算片刻,猛地一拍大腿:
“行!三天就三天!我盯着邮电局给你办下来。”
李青山笑了笑,递上好烟,眼底却闪过一抹冷意——
这种人,怕的从来不是钱,而是自己握着的那点小辫子。
事情谈妥,气氛缓和。
李青山顺势问道:
“多谢黄主任。厂里最近还好?我看这生产好像没那么忙了?”
黄杰点上烟,深吸一口,叹了口气,话匣子也打开了:
“唉,别提了。效益是一年不如一年,产品卖不动,仓库都快堆满了。
工资发着都吃力,上面天天开会吵吵改革,我看啊……悬。”
他摇了摇头,压低声音,“听说市里都在讨论,是破产还是让人承包了算了,就是个烂摊子,谁接谁烫手。”
李青山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
“这么大个厂子,真是可惜了。”
“谁说不是呢。”黄杰吐着烟圈抱怨。
又闲扯几句,李青山起身告辞:
“黄主任,电话的事就劳您多费心。”
走出食品厂办公楼,冷风一吹,李青山头脑格外清醒。
安电话的障碍基本扫清,还意外确认了食品厂的困境程度。
下一步,就是在电话开通前,先把预订的流程手工搞起来,不能浪费了展会上的任何一次问询。
三天时间,足够做很多准备了。
而食品厂这个“烂摊子”,在他眼里,正逐渐散发出不一样的光泽。
李青山回到冰雕展摊位,寒风卷着零星的雪花,摊前却依旧围着几个询问的顾客。
肖映心正手脚麻利地招呼着,鼻尖冻得通红。
他把她拉到一旁,快速交代:
“记一下,把所有想订货的客人的姓名、单位、想要啥、大概要多少,还有联系电话,都详细记下来。”
肖映心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青山哥,你是说……”
“嗯,电话线三天内就能拉上。
装好之后,你头一件事就是按这个本子,一个一个打过去,告诉他们咱的号码,能预定。”
李青山语速很快,思路清晰,“招牌也得重做,新号码用最大号的字,印在最显眼的地方。”
肖映心用力点头,抓过本子紧紧攥在手里,看着李青山的眼神亮得惊人。
这事,她压根没想到,但他不仅想到了,而且已经快办成了。
三天后,邮电局的老师傅果然踩着点来把电话装上了。
新电话一落桌,李青山第一时间把肖映心叫过来。
“以后,这电话归你管。”
他拿起听筒晃了晃,语气不紧不慢,“接单、记账、回话,全都要清楚利落。”
肖映心点头,却有点紧张:
“要是说错了怎么办?”
李青山笑了笑,提笔刷刷写下一行要点:
“就照着这个说。客户打来,先报‘您好,青山卤味’,问清楚品项、数量、时间,再重复确认一遍,最后加一句‘感谢惠顾,认准青山卤味’。”
他念到最后,还故意加重了语气。
“态度得热情,但脑子要清醒,记准了。千万别人说啥你就写啥。”
肖映心认真地一字一句跟着念,声音小,却透着笨拙的郑重。
李青山看着忍不住笑:“行了,不用背书一样,我又不是考你。”
肖映心脸腾地红了,手指攥着笔,心里却比刚才更紧张。
那只冷冰冰的电话机,在她眼里忽然像是烫手的东西——
可她知道,这是青山哥亲手交给她的第一份真正的“责任”。
她抬眼望去,只见李青山站在窗前,眼神沉稳而清亮。
那一刻,她忽然觉得:
自己若能把这件小事做好,或许,就能真正走进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