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3章 尸气,老中医

作者:日照山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这话一说,众人都懵了。


    接着我补了一句:不过得加点钱,不多,加一千块就行。”


    女人显然不相信我,黑着脸道:


    “好啊,你要能让我老公开口说话。


    我不仅给你加一千块钱,我还给你道歉。”


    于是我也不废话。


    直接摸出牛眼泪,喷在了女人眼睛上。


    多收的那一千块。


    纯粹是牛眼泪的物料费。


    下一秒,女人尖叫出声:“啊——!”


    她盯着棺材,说话直哆嗦:“鬼!鬼——!”


    男人被妖气沾染,死后魂魄一直在身体里。


    根本没有上路。


    我破了那点妖气后。


    此刻,他的魂魄就自然离体,悬浮在尸体上方。


    但刚离体的魂,是有意识的。


    还处于浑噩呆滞的状态。


    于是我摸出一炷香,在棺材边点燃。


    鬼魂本能的开始吸香。


    女人目瞪口呆的看着。


    旁边的老人,还有儿女纷纷问她看见什么了。


    女人道:“你爸的魂在那儿,就悬在棺材上。


    现在在吸香呢。”


    那对老人家年纪大了。


    懂得一些忌讳。


    比较心疼孙子。


    立刻对孙子、孙女道:


    “你爸是横死的,魂魄还没走。


    你们小年轻避一避,不要沾上了他的气。


    不然今年运气不好”


    那小姑娘道:“爷爷、奶奶,你们年纪大了,才该避一避。我


    们年轻,不怕。


    而且、而且我们也想再见爸一面。”


    说完,小姑娘面带请求的看着我。


    那对老人也想见儿子最后一面,纷纷露出渴求的神情。


    我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便道:“可以让你们见一见。


    但他现在意识还没那么清楚。


    你们说不了太多话。


    还有,互相隔五米远,不要靠近。


    等他将那一炷香吸完后,你们有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相聚。


    不能逗留太久,影响他上路。”


    嘱咐完,我就给他们都喷了牛眼泪。


    然后示意童谣和江两人跟我出去。


    将空间留给他们一家人。


    大约二十多分钟后,会面结束。


    女人向我道歉,又把款结了。


    接着我们三人也没多留,就在黑水镇上闲逛起来。


    一路上,童谣一直在寻摸小吃。


    相当于是她在带我们逛街。


    镇子不大。


    只有一条主干道。


    主干道这几年,应该修缮过,看着比较新。


    周围的小道,则依旧是典型的乡镇。


    路面开裂,坑坑洼洼。


    周围的店铺都很小,也很旧。


    招牌上积着灰尘。


    但这并不影响店里生意。


    “诶诶诶,豆花店,咱们这再去吃碗豆花。”


    童谣拽着我走。


    江北看着左前方,那个不到二十平。


    墙壁都被熏黑了小店,要崩溃了:


    “小师叔,太脏了!”


    童谣道:“你不吃,你就在店门口守着。


    真是的,毛病真多。”


    于是我和童谣,就愉快的进店,吃起了‘麻辣豆腐脑’。


    没错,我们这儿的豆腐脑。


    不是咸的,也不是甜的。


    网上的南北甜咸之争,与我无关。


    刚吃完,江北就冲我们招手,神色有些不对劲。


    我打了个饱嗝,问他:“怎么了?”


    江北说,刚才我们麻辣豆腐花时。


    他就去周围随机溜达。


    然后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店。


    里面有很浓的尸气。


    那是一家很小的诊所,破破烂烂的。


    他观察了一下。


    尸气是从里面那个老中医身上散发出来的。


    “小师叔,要不要去看看?”江北请示童谣。


    童谣微微皱眉:


    “有尸气?是他已经死了。


    还是说,他被什么脏东西缠上了?


    小北,带路。


    我们过去看看。”


    江北点头,麻溜的带着我们,挂入了一条小道。


    又拐了两个弯口后,我们看见了一个没有招牌的店。


    店只有大概三十平左右。


    一侧是很旧的木椅子。


    一侧是个很旧的低矮柜台。


    柜台后面坐着个头发花白,身形清瘦的老人。


    老人身后靠墙的地方,则是顶天立地的中药柜。


    尸气是从老人身上散发出来的。


    他此刻正在抓药。


    对面的椅子上,坐着几个穿着朴素的老人。


    裤腿上还沾着泥点子。


    老医生边捡药,边说道:


    “这一副药吃下去,应该就好了。


    如果还没好,你就再来。


    我调整方子。”


    对面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太太,连连说好。


    老太太拿了药。


    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布包。


    摸出脏兮兮的纸币。


    一共付了十二块五毛钱。


    我惊讶极了。


    六副中药,才十二块五毛钱?


    中药虽然一直比西药便宜很多。


    但近几年,中药材价格涨了很多。


    如果是在城里。


    六副药,哪怕没什么珍贵药材。


    怎么着也得一百多块钱。


    这十二块五,那是二十年前的价了吧?


    那老医生,又开始给下一个病人看病。


    江北脚一抬,就要冲进去。


    我一把将他拦住:“先等等。等他看完病再说。”


    于是接下来,我们就看着那老医生,给那些老人看病。


    望闻问切,慢条斯理。


    等最后一个病人离开。


    老医生看向我们。


    接着他眼中一亮,笑眯眯的道:


    “你们好哇。


    一直站在我门口干什么呢?”


    我们三人这才进去。


    我开口道:“见您在看病,好奇。


    您这药收费也太便宜了。


    岂不是要亏本吗?”


    老医生道:“不赚钱,但也亏不了太多。


    这个小铺面是我自己的,不用租金。


    我在这个小铺面里,看病三十多年了。


    再往前那会儿,我住在村里。


    在自家给人看病。


    药嘛,大部分也不要钱,是我自己去山里采的药。


    我一个老头子,花不了多少钱,够了。”


    我面露敬佩,道:


    “您一把年纪了,还能去山里采药?”


    老医生叹了口气,道:


    “今年开始就不采药了。


    我之前攒的药,还有不少,够用两年。


    去年年底,我采药的时候、


    在山里摔了一跤,差点儿要了我的老命。


    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


    我道:“您攒了两年的药?存这么多山药干什么?”


    老医生道:“因为现在的中药,很多都是人工种植的。


    要么是药效不够,更严重的,药性都变了。


    很多应验的古方,现在用起来都不好使。


    不是方子有问题,是药有问题。


    采山里的药,用着有效果。


    所以,我但凡有空。


    就会去采药,有备无患。”


    说完,不等我们开口,他又笑眯眯道:


    “你们三个年轻人。


    观你们的气死,听你们的声音。


    看你们走路的姿势。


    我就知道,你们身体好着呢。


    很久没看见,像你们这么精气神十足的年轻人了。


    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太大。


    思想上的包袱也太多。


    即伤气血,又伤精神啊。”


    他最后一句,很是感慨和忧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