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7章 有时候太优秀,也是一种苦恼

作者:疆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算算时间,近期能让李教授重视到这种程度的展会或学术论坛,也只有那一个了。


    李教授重重点头,语气十分肯定:


    “对,就是世界级农博会的展位,林枫收到邀请函了。”


    陆教授和薛教授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震惊:!!!怪不得李教授一下午都没去田里,换作他们知道这事,怕是也没心思管庄稼了。


    两人立马拉过椅子,凑到电脑旁,急着追问细节。


    “林枫那孩子怎么说?同意去了吗?”“联系农业部那边了没?上面有没有什么指示?”


    薛教授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急切。在他看来,这事光靠他们几个教授,甚至靠农大,都未必能兜得住。


    他们护不住林枫,只有通知国家,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陆教授也连连点头,完全认同薛教授的想法。


    李教授摇了摇头:


    “还没联系农业部,我想着先敲定几个备选展品,跟林枫通个气,再跟上面汇报。”


    他说着,把电脑屏幕往两人面前一推,语气无奈:


    “选得我脑瓜子都疼了,你们赶紧过来帮着参谋参谋。”


    说完,他起身伸了个懒腰,去桌边给自己倒了杯温水,喝了一口才慢悠悠问道:


    “你们说,那些外国农场会不会也有这种选品的烦恼?”


    薛教授和陆教授凑在一块盯着屏幕,对视一眼后,齐齐摇了摇头。


    他们以前顶多算是农博会的客座专家,哪会清楚外国农场的情况。


    “反正咱们国家剩下的那些展位,肯定没这烦恼。”


    陆教授指着屏幕上的检测报告,语气笃定。那些展位里,也就茶叶品种稍多些,但要综合天时地利考虑,多半是今年哪种茶产量高就带哪种,根本不用头疼。


    而且不管怎么卖,茶树的母树都在国内,外人挪不走。


    至于丝绸、大米就更不用担心了。


    大米脱壳后很难当种子用,丝绸更是跟“育种”不沾边。


    这也正是为啥在农博会上,特级土豆的价格会比特级大米贵很多,南瓜也是如此。


    总不能去了之后,卖南瓜时当着外国资本的面,把里面的种子抠出来,只给人家留个空壳吧?


    “唉。”薛教授听到这话,忍不住叹了口气。


    咱们国家虽说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可在现代农业领域,真正起步还是太晚了。


    农业这行,比科技产业更“吃时间”。


    就拿麦子来说,正常生长期要四个月,哪怕拼尽全力研究早熟品种,也绝不可能缩短到四天。


    一个新品种从筛选到性状稳定,又得经历多少个生长周期的验证?


    想想都觉得路还长。


    李教授见两个老同事也开始犯愁,反倒松了口气。


    终于不用自己一个人扛着这份纠结了。


    他干脆把自己一下午琢磨出的方案,全盘跟两人分享:


    “我打算多带些蔬菜品类过去,像辣椒、黄瓜、西红柿、小青菜这类。”


    “能当粮食的物种,咱们也别太拘谨,一样不带也不好,我看土豆就挺合适。”


    “而且林枫对带土豆去这事,也没什么意见,你们俩觉得怎么样?”


    薛教授和陆教授听完,嘴角不约而同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两人瞬间想起当初林枫家种出接近特级++的土豆时,莓国那边还曾高调叫嚣,说自家土豆才是“全球最优”。


    如今正好借农博会的机会“打脸”,于是齐齐点头:


    “选土豆挺好,再合适不过了。”


    李教授又琢磨了片刻,补充道:


    “不过咱们还得考虑实际情况,到时候哪些蔬菜还有剩余、能拿去参展,这才是最关键的,总不能凭空凑展品。”


    陆教授低头在检测报告里翻找了一阵,忽然眼前一亮:


    “带辣椒吧!辣椒面也算调味品,能长期存放。我记得林枫家的二荆条还剩不少,应该能匀出一部分来。”


    他把辣椒的检测报告拉到两人面前:


    “主要展位就定土豆和辣椒好了,其余的品类,咱们之后再慢慢商量。”


    说着,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话头顿了顿:


    “对了,还有那个卖得特别好的黑色韭菜……”


    话音未落,他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抬眼望了望棚顶,没再往下说。


    那黑韭菜他也吃过,效果的确“不一般”,实在不太好当着面细说。


    林枫回到家后,也在琢磨去农博会该带什么展品。


    他最先做的,就是去仓库清点土豆库存。


    可看到堆积如山的土豆已经少了一小半时,他顿时有些后悔。


    今年怎么就卖出去那么多?这要是再拿一部分去展会,恐怕今年自己都不够吃了。


    至于其他作物,他觉得后山果林里的苹果倒是可以带些。


    虽然还没有送检,但是他家的果子向来品质没话说。


    而且外国人常说“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好契合他们的饮食观念。


    更重要的是,苹果能按个卖,想想石油国的土豪们肯定不差钱,这样算下来还挺划算。


    除此之外,他还想带些向日葵去。


    今年他依旧种了一亩地的向日葵。


    倒不是因为自己多喜欢嗑瓜子,也不是觉得葵花籽油多好吃,主要是家里的牛羊似乎很爱吃向日葵秸秆。


    按孙教授的说法,大概是牛羊“精粮吃多了,想啃点粗粮通通便”——


    向日葵秸秆的粗糙程度,比旁边的玉米杆硬多了。


    要是按人类的口味类比,紫花苜蓿像鲜嫩柔软的鸡腿肉,那向日葵秸秆就属于耐嚼的牛肉干级别。


    而且秸秆比牧草好储存多了,砍回来堆在仓库里就行,还不容易受潮。


    据钱瑞说,向日葵秸秆还是种很好的菌床材料,能用来培育蘑菇。


    这么算下来,向日葵真是全身是宝:


    花好看能观赏,花籽能吃还能榨油,剩下的秸秆既能当饲料,又能做菌床。


    林枫甚至开始琢磨,明年要不要扩大向日葵的种植范围。


    林枫正琢磨着参展的事,转身看到唐杰和刘威,突然想起一个关键问题,连忙叫住两人:


    “刘威、唐杰,你们俩有护照吗?我今年十月份可能要出国,要是没有的话,你们抽空去办一下,行不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