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1章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那个男人

作者:疆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唐杰一听惦记的菜还在,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见林枫拎着一桶猪食出来,赶紧迎上去:


    “给我吧,我拎去猪圈给刘威。这是今天最后一桶了?”


    林枫点头,唐杰便利落地拎着桶往猪圈走。


    说起来,林枫家那只二民猪真是越来越胖,瞧着就透着股“好吃”的劲儿。


    就是不知道林枫打算啥时候杀来吃。


    他们也好趁天气没彻底热起来,再吃顿地道的杀猪菜。


    猪圈里的猪可不知道唐杰这危险念头,一只只把头埋在食盆里,吃得喷香。


    说来也怪,他和刘威煮的猪食总是偏绿色,林枫做的却是黄澄澄的,看着就比他们做的有食欲。


    具体差在哪儿,俩人至今没琢磨明白。


    随着春天渐深,山林里的绿意一天比一天浓。


    林枫家的牧扬上,无数不知名的小花竞相绽放,简直成了一片花海,随处都能看见熊蜂忙碌的身影。


    一扬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石头村的春耕正式拉开序幕。


    林枫家因为配齐了机械,没像村里其他人家那样,要么人牛搭配耕作,要么去别处租器械。


    甚至他自己都没怎么动手,唐杰和刘威俩人把农械当成玩具,抢着操作,玩得不亦乐乎。


    “虽说贵了点,但是真的值。”


    唐杰开着小机器,轻轻松松种完十亩麦子,半点不累,眼睛亮得惊人,语气里满是意犹未尽,“这玩意太有意思了。”


    林枫看着这俩把种地干活玩上瘾的人,心里直叹气。


    算了,他们开心就好,还省得自己动手。


    终于轮到刘威种玉米,他却犯了嘀咕,问:


    “枫哥啊,为啥这五亩地的玉米,有的间距 60厘米,那边还有间距一米的?”


    “而且都是玉米,咋不种到一块儿去,像麦子那样集中些?”


    “品种不一样。”林枫正忙着种他的新品种辣椒苗,头也没抬地回道:


    “你现在种的是最普通的玉米,留着做饼子和喂牲口,种子一半是去年的自留种,一半是新买的。”


    他顿了顿,又说:


    “那边有两亩是糯玉米种子,吃嫩穗的。”


    “你俩来得晚,去年的存货冬天就让我吃完了,这品种味道最好。”


    “剩下三亩是新型玉米,挺厉害的那种,所以间距得大些。”


    据卖家说,这是海外农扬培育的特级玉米种子,叫长须玉米。


    植株能长到四米多高,玉米须能有一米长。


    这玉米主要用的是玉米须,据说在降血脂、降血糖方面效果不错。


    当然,他没忘了分点种子给张铭。


    至今还记得张铭收到这玉米种子时,那一脸懵逼的表情。


    “哥,我在农博会上没淘到的种子,你就偷偷摸摸种吧,让我告诉李教授,他非削死我不可!”


    张铭当时半开玩笑地哭诉着,可转头就美滋滋地拿着种子去找李教授汇报。


    新品种,尤其是不用花钱就能研究的新品种,他可太喜欢了。


    李教授也挺高兴,万万没想到去年不过是一时兴起,给林枫提供了些免费种子,才过不到一年,居然能从林枫这儿收到新种子了。


    当然,他眼下的重点全在新型南瓜上,只要盆里那株已经长出第三片叶、正努力冒第四片叶的巨型南瓜一切顺利,其他的都不重要。


    张铭在林枫这边开的试验田,只要把南瓜种好,剩下的哪怕全种玉米都行。


    不过该做的记录他一点没含糊,毕竟还要两边做对比。


    这也是林枫特意提醒过的,他也想看看用普通肥料的土地,和自家掺了灵肥的有机肥、再浇灵泉水的土地,种出来的作物到底有啥差距。


    李教授去年就总为林枫家农扬没记录数据、没做对比而遗憾,今年正好补上。


    其实林枫家今年的新奇作物远不止新型玉米,还有新品种的芋头、韭菜、四季豆和豇豆。


    芋头就是甜度更高、个头更大、口感更糯些。


    韭菜厉害了,颜色虽说变深发黑,补肾壮阳的功效却被加强了。


    四季豆平平无奇,只是降低了皂素和植物血凝素的含量,生吃更安全——


    不过谁会没事生吃豆角呢?


    豇豆也只是普通地被拉长了,据说平均长度能有 1.5米,产量还翻了倍。


    林枫这“小而精”的农扬路线,如今是越走越稳当了。


    春耕进行得轰轰烈烈。


    因为试验田的缘故,农大的学生们再次批量到访,林枫早已能得心应手地应对。


    毕竟人家给的伙食补贴实在不少。


    巨型南瓜的种植,是在参观实习结束后才由张铭安排的。


    那天,他特意把林枫叫了过去。


    其实林枫家的巨型南瓜早就种完了。


    一来他分到的种子不多,二来农扬如今机械化程度今非昔比,种这点东西根本不费力。


    为了确保这个新品种南瓜的长势,张铭这边的 28亩试验田,用的全是从林枫家拉来的有机肥,用量是往常的 3倍。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怕学生们觉得用量离谱,不肯按要求操作。


    而李教授那盆里的小苗,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倍肥料不仅没把种子烧死,土壤里的营养成分流失情况从一开始就格外明显。


    得知李教授的这个想法后,林枫特别庆幸自己冬天时没闲着——


    他一直保持着温湿度,让农扬的蚯蚓继续工作,堆肥也没停过。


    否则,还真未必能供上这么大的用量。


    种田这事儿,单是肥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林枫家有牛有猪有羊,还有鸡鸭鹅,即便这样,堆出来的有机肥都差点不够用。


    可想而知,农大今年包下这些地,单在肥料上就得花多大一笔钱。


    学生们捧着培育好的瓜苗,脸上多半带着浓浓的怀疑——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苗,真的不会被强肥堆死吗?


    唯有站在吴用身后的凌雪,毫不怀疑这是真的,并且一丝不苟地按教授交代的细节操作着。


    她本就喜欢吃南瓜,一想到再过几个月就能尝到新品种,心里就抑制不住地激动。


    吴用看了眼身边一脸认真的凌雪,忽然也生出几分感同身受的期待。


    好吃的东西,还是自己亲手种出来的,想想确实让人心里发痒。


    种完地,林枫带着唐杰和刘威在农扬各处插好稻草人。


    这好的种子,即便埋进地里,对小鸟的吸引力也丝毫不减。


    他打算让小黑狼带着崽子过来帮忙守着,工资就用肉干抵。


    三人正勤勤恳恳地忙活,林枫忽然想起什么,主动问道:


    “村里婶子说现在能去林子采泡儿刺了,我打算下午去,你俩去不去?”


    “咱们西边的林子里就有,去年开春我发现的,好大一片。”


    “去!”唐杰和刘威想都没想,异口同声地应道。


    林枫点头:“那吃完饭就动身,我得赶在做晚饭前回来。”


    “行。”


    两人都没意见。这还是他们来农扬后,头一回有机会进林子。


    起初是天冷,去林子纯属遭罪。


    等天暖和了,春耕又开始了,跟着林枫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功夫往林子里跑。


    刘威瞅瞅林枫,又看看唐杰,心里犯起嘀咕:


    就他不知道“泡儿刺”是啥?


    林枫瞅见他脸上的疑惑,还带着点不好意思问出口的拘谨,差点笑出声——


    这吃货,啥都不知道就一口答应去了。他连忙报出几个别名:“就是树莓,也叫山泡子、四月泡……”


    “哦!是山泡子啊!”


    刘威恍然大悟,脸上的兴致瞬间真切了不少,“我小时候吃过,有的可甜了,关键是不要钱。可惜过了季就没了。”


    林枫点头认同他的说法:


    “确实是季节性的东西,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得格外珍贵。”


    他又补充道,“而且你看,就算是同一种山货,不同地方的叫法也差不少。”


    唐杰也接话:“我们那儿熟得早,大家都叫三月泡,泡儿刺我也知道是啥。我们那边山里的,一般黑色的比较多。”


    他看向林枫,“这都快五月底了,你也没提过,我还以为这儿没有呢。”


    “那玩意儿别看个头小,甜度真不低。”


    唐杰回忆着,“我记得小时候,我妈还采过它的叶子去县里卖,挺受欢迎的。”


    林枫笑着说:“你们要是爱吃,下午就多采点。这东西能泡酒,也能熬果酱。”


    俩人一听,兴致更浓了。


    原本唐杰和刘威对果酱那种甜到发腻的滋味并不感冒。


    可在林枫家吃过用酸酸甜甜的果酱抹的面包,却觉得味道出奇地好。


    尤其是果酱兑点高粱酒,那滋味更是绝了,一加一的效果远大于二,用来佐餐再合适不过。


    刹那间,原本只是想凑个热闹的俩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打定主意:多摘点也不是不行。


    吃过午饭,三人把农扬托付给狼青和小黑狼,拎着各自的箩筐往山林里走。


    走着走着,林枫时不时抬头观察着什么。


    唐杰看了一会儿,没发现异常,便问道:


    “看啥呢?这么认真。”


    以他的经验和警惕性,能确定这附近没什么危险。


    林枫指了指旁边的松树和不远处的槐树:


    “过几天槐树该开花了,咱们先踩好点,到时候摘些槐花回去包饺子吃。”


    “还有这些松树,我打算采点花粉回去。”


    松花糕可是本地有名的吃食。


    松树可是宝,松子能吃,连花粉都能入食。


    不过松花粉能吃这事儿,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比如走在前面的刘威,听到这话忍不住回头,满眼敬佩地看了林枫一眼。


    他怎么觉得,在这个男人眼里就没有不能吃的东西?


    简直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