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6.辣椒炒肉汤泡饭

作者:皇姑雪糕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深秋的清晨已经凉意涔涔,深深吸上一口气,仿佛那叶片上滚落的露珠被吸入肺中一般,冷冽又清澈。


    一大早,由李徳福一众人服侍洗漱、更衣完毕的景明帝此刻正愣怔怔地坐在餐桌前思考着什么。


    陛下深思,谁敢惊扰?


    就连满宫上下,那位称得上最了解陛下心思的李徳福此时都心怀忐忑:


    这已经是第五日了,陛下在进早膳之前都要坐着发呆一会儿。


    陛下您想什么呢?


    最近太子又重回朝堂监政,就连动不动撞柱子的御史们也没什么存在感,国事上算是风平浪静。后宫嫔妃们也都一片安宁,岁月静好。


    按理说没有让陛下担心烦忧之事。


    可是景明帝这几日早膳前确实都会足足发呆一刻钟。


    眸色变幻莫测,时而回味,时而失落,让人猜不出具体心思。一般再以重重叹息一声收尾,然后才会吩咐李德福开席用膳。


    陛下心中似乎有着难以言说之苦,但任何人也不能随意揣测圣意,更加不敢直接打探。


    因此,这几日养心殿所有奴才都心有惴惴,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以免引起盛怒。


    其实,那个一脸变幻莫测,让人猜不透的景明帝此时心中:吃完汤泡饭的第五天,想它…


    是的,五天前六公主给景明帝做了一顿正儿八经新鲜的辣椒炒肉肉汤拌饭。


    五天前,陛下第一次去了厨房。


    是的,景明帝人生中第一次去厨房——在门口看他女儿做饭。


    他其实一直以来也难想象,他的女儿,堂堂皇家六公主在那烟熏火燎的厨房里会是个什么样子。于是那天等着饭好的功夫,信步走过去,让下人开了厨房门,想看个究竟。


    让他吃惊的是,那个刚刚还依偎在皇后面前撒娇嬉笑,穿着一身娇嫩鹅黄宫装的六女儿,在厨房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换了一身粗布常服的打扮。那一头如瀑青丝刚刚戴的钗镮也被拿下,只是被简单地挽成了一个松松的发髻,被一方帕子包住。看她的背影,仿佛那里站着的就是一个皇后宫里的厨娘。


    刚刚还眉眼带笑、一脸娇俏的小娘子,却极其自然地拿起菜刀,迅速将案板上一块五花三层的豚五花肉切成了薄片,然后再将切好的肥肉片和瘦肉片分别放进不同的盘子。


    那切肉、放肉的熟练程度仿佛那个灶台、厨房本就是她挥洒自如的天地。


    再见她娴熟地起锅烧热、倒油,待见锅中的油烧到起了一层细密的泡泡后,迅速拿起盘子将里面的肥肉倒入锅中。


    “滋啦”一声响,和那于此同时锅中腾起的油烟给景明帝吓得差点跳了起来。可他女儿却处变不惊,甚至手停都未停一下,直接开始用锅铲上下翻炒肉片,直到将那肥肉煸炒出油来。


    然后她又将另一盘子里的瘦肉片也倒入锅中,再将一旁早已备好的青红辣椒段、蒜末、豆豉一同倒进去,和那肉片继续不停地翻炒、不停地翻炒,直到肥肉片被煸炒成微焦的黄色,那红红的辣椒段儿也被油脂包裹,泛着油润的光泽。


    而厨房原来的油烟味早已被满满的肉香、辣椒香所取代,并顺着厨房门蔓延开去,直接钻进外面人的鼻子里。


    看着林昭昭做菜的景明帝和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吸了吸鼻子:真的太香了。


    然而林昭昭还在里面继续不停地翻炒,不停地翻炒,直到那锅菜里面辣椒中的水分和五花肉中的油分最后都变成了辣椒炒肉下面一层浓郁的汤汁,林昭昭笑着朗声道:“关火收工。”


    她吩咐一旁的厨师连着整锅的辣椒炒肉和汤汁一起倒入旁边刚刚蒸好的一锅米饭里。


    所以,那天吃的辣椒炒肉汤泡饭是连着饭锅一起端上桌的。


    饭锅盖被下人小心掀开,咸香辣爽的香气仿佛喷薄而出一般,那是豚五花肉的鲜嫩肉香、贡米自带的糯米甜香,还有辣椒的咸辣鲜香都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迅速席卷了餐厅的每个角落,直击在场每个人的嗅觉和味觉。


    所有人都忍不住想:怎么这么香啊?


    那辣椒炒肉和米饭早已在端上桌前就被搅拌均匀,每一粒米都粘糯糯、油汪汪的,沁满了肉汁的香气。


    重新换回宫装,卸了头上帕子的林昭昭上前接过下人递过来的湿帕子擦净双手,拿起一个白瓷碗,给景明帝盛了多半碗,笑盈盈地递过去:“父皇,您尝尝看。”


    景明帝赶忙接过,不等一旁的李徳福替他试菜,拿起白瓷勺深深地盛了一大勺送入口中。


    豚五花肉油脂的香气完全融入到了米饭中,每一粒米都充满了肉香,口感丰富,油润鲜香而不腻,而略微回味又能品出那红绿辣椒的辣味,不,是辣香之味。


    景明帝觉得很奇妙的是,米饭看着油润鲜亮,吃起来溢出来的却是汤汁,而非油脂,因此哪怕一口气吃了很多,口感上也只有鲜香而毫不油腻。


    原来豚五花肉肥的部分早被煸炒的又焦又脆,吃起来甚至“咯咯吱吱”作响,而那瘦肉片上却裹满了肉汤汁,咬下去丝毫不柴,十分的软嫩鲜香。


    一口饭、一口肉吃下去,咸鲜浓郁中带着鲜明的香辣感,回味时还能微微尝出彩椒的清甜,倒有解腻之效。


    景明帝吃了几口后,不再囫囵吞枣,而是细细品味起来。每一口似乎都能尝到肉香、酱香与辣椒的复合风味。


    这个辣椒炒肉的肉汤泡饭才是汤泡饭中的极品。


    景明帝在吃完林昭昭亲手做的肉汤泡饭,应该说在皇后娘娘劝诫之下,“有所节制”地吃了两大碗。临别之时他打着饱嗝面带笑意地对女儿提出:


    “朕明日可否再吃一顿昭昭做的…”。


    不料他那六女儿明眸善睐,眼波流转,笑盈盈水灵灵地直接拒绝道:“父皇,那女子学堂刚开学,我需要每天都要过去看看,早出晚归,实在无瑕做饭。”


    “啊?那女子学堂都建好,招生完了?”


    景明帝早把这件事儿忘在脑后了。


    “托您的福,一部分您交给我的那些罚金解决了前期费用。现在招了小二百人,都不是富庶人家的小女娘。”


    说到此时,林昭昭不由得成就感满满。富庶人家、官宦人家小女娘都有读书的渠道,而她的这个面向穷人家的女子学堂也招生了这么多人。


    “民间百姓还真的很重视小女娘去学堂,那么容易就招生了这么多人?”皇后娘娘感怀不已。


    “回母后,方法简单有效:就是管两顿饭,早饭和午饭,还会根据她们课业表现和考试成绩分发奖励。”


    奖励也非常简单粗暴:粮食和肉,穷人家里最需要的东西。


    对于百姓来说,往近了看,送女娘去学堂实打实的好处就是:家里少了一个人的两顿饭食,还会因为成绩好可以为家里挣来粮食。


    而远了看,自家女儿如果真能靠读书,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97430|1740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朝一日能科考进入朝堂,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那可是从前做梦都不敢做的美梦。


    好似一夜之间,全京都老百姓恨不得亲自上阵鸡娃。


    女子学堂当初林昭昭提出时在朝堂上被骂,传到民间很多百姓还当笑话来说:这公主不知人间疾苦,饭都不够吃还读书?


    却没想到,这公主为了让小女娘去读书竟然先给填饱肚子。这简直是公主活菩萨!


    大周国目前最流行什么?流行送家中女娘去公主的学堂读书(挣粮食)啊!


    可是很快就有新的事端接踵而来。


    还就发生在林昭昭给景明帝做肉汤泡饭那日。


    那天女子学堂外,来了好多百姓,提出要送自己儿郎也来读书,都被学堂主事一一客气婉拒。


    林昭昭在建学堂初就定了规则:女子学堂只招穷人家的女娘,儿郎可以自己送到其他学堂读书。


    也因此事,朝堂、后宫又开始对林昭昭定的原则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月初一嫔妃们来给皇后娘娘请安,聊到宫外传闻,说好多家领着儿郎去女子学堂想免费上学被拒之门外,引起民间热议。


    还有一个嫔妃和皇后娘娘提议:不妨也让那些儿郎来上,毕竟他们才是家里的顶梁柱。


    皇后娘娘当即笑眯眯地看向她点头道:


    “你说得极好,很有道理。不妨就由你母家和你自己出钱也给顶梁柱们建一个学堂。明日本宫替你向陛下陈词如何?”


    那位嫔妃从面带一丝得意瞬间变成苍白如纸,听到最后竟然差点吓晕过去。


    从此后宫再没有涌现出道德圣母对此有半句置喙。


    拒绝道德绑架,从后宫开始。


    而在朝堂上,也有御史提出同样诉求。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子”的太子殿下也微笑着对那一脸道貌岸然的御史大人道:


    “你出钱,你办,孤不仅鼎力支持,还会嘉奖你全家,如何?”


    你那么能耐你上,你出钱你再说那些废话。


    少用我妹妹辛辛苦苦赚的钱来打你的人情官司,用当初你骂的公主赚的钱去给你那张老脸贴金。呸!你也配?


    这个世道,本就是好的香的都要先可着儿郎先来。富人家如此,穷人家更是如此。


    我妹妹凭一己之力在朝堂上挨的骂,挨的弹劾,如今还日日要经营着温泉宫殿,才换来给世间女子争取来的这一点点好处,如今这帮道德圣母说上几句就要分儿郎一杯羹?


    想都不要想,除非有一日真的做到男女平等,再说吧!


    林昭昭可不是林圣母,谁愿意单独为男儿开免费学堂,只要愿意出钱,她和皇后都鼎力支持,还真诚赞美鼓掌。


    还保证他们都不会如她当初在朝堂上被一堆糟老头子追着骂经营商贾,辱没皇室。


    毕竟这个世道能出钱支持教育,对于如今的大周百姓自是功德无限。无论男女,谁愿意出钱,谁都值得嘉奖。


    后来皇后和林昭昭提及有宫嫔提出让“顶梁柱们”也去女子学堂读书一事,不由感叹:这世道男子重男轻女,为何同样不容易的女子也重男?


    想给女子开拓一片更清明广阔之路,果真“路漫漫而修远兮”。


    想到此,林昭昭心中对那长兄太子哥哥的豁达英明而感叹、骄傲不已。


    这么好的储君哥哥,您就瞧好吧,你昭昭妹妹定会与你一同护佑这大周盛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