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1章 李归仁再现

作者:妖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殿下,封节度使追上了!”


    “在博州望城郊外叛军的运输队伍,里面有钱铁等重物,因速度慢全部被封大人的骑兵给追上,已经如数缴获。”


    “封大人此刻正率兵追击田承嗣的主力。”


    “很好!”


    众人一喜。


    得到前线已经追上的消息,李凡稍微放下心,随即,他打算加快速度,也好尽快赶往博州。


    “李嗣业。”他喊道,打算加快速度。


    “卑职在。”李嗣业抱拳,魁梧身躯给人一种可靠感。


    “你也动身,率安西军收复璮州,那里已经没有多少驻军了,应该很轻松就可以拿下。”


    “拿下之后,留些兵员驻守,而后赶来博州汇合。”


    “是!”李嗣业抱拳,迅速行动。


    “璇玑,名单呢?”李凡又问道。


    李璇玑上前,拿出一本花名册。


    “殿下,这上面是这几天已经抓住的叛臣,以及田家亲信家将,共计七十多人。”


    “全部处死!”李凡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是。”


    “……”


    很快,卫州的清算迅速开始,这不仅仅是对于叛臣贼首的诛杀,还有对以田家,钟家为首的当地豪强进行“财富清算”。


    凡是参与叛乱,支持叛军钱粮的,全部如数充公。


    所有部曲,佃户,依附全部当场给了自由,并且李凡又以下调赋税的方式让百姓继续耕种,朝廷虽然征税,但远比被豪强奴役的强。


    变相说,就是打豪强,助百姓,用强大的军事力量直接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


    而对此,那些豪强毫无办法,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制衡所向披靡的李凡。


    很短的时间内,李凡稳定了卫州局势,而后再度挥师北上,进军博州!


    十月九日。


    璮州刺史面对来势汹汹的安西军,不敢反抗,宣布投降。


    十月十二日。


    李光弼在接到李凡的调令后,令白孝德,李抱玉驻守六胡州,他与部下荔飞元礼率两万大军合兵一处。


    从契州出发,开始作为唐军第四路大军进入河北,协作作战。


    兵败如山倒,秋风扫落叶这十个字已经是河北叛军的真实写照,投降之书,献城之书多如牛毛,以各种方式往李凡的手中输送。


    面对节节败退的局势,史思明不得不西调李归仁,救援田承嗣。


    十月十七日。


    “殿下,高尚求见,说是有重大军情!”薛飞走入营帐。


    李凡闻言,微微挑眉,高尚投降这些日子也办了不少事,招降了不少人,但还从来没说到重大二字。


    “让他进来。”


    “是!”


    很快,高尚风尘仆仆走入大营。


    “臣,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什么重大军情?”李凡站了起来,神色肃然。


    封常清已经围困博州城,田承嗣拒绝投降,他正要率军挺进,一锤定音呢。


    “殿下。”


    “微臣有一同窗故友,任职于前叛军曳洛河军需官,显是贝州留守。前几日他已经决定向殿下投降。”


    “并且他禀报了一条重要军情,献于殿下,希望能够得到殿下的宽恕。”说着,他双手奉上。


    李凡接过。


    李归仁三个字顿时印在了他的瞳孔之中。


    “李归仁没死?”他惊诧。


    薛飞,周通这些参与过陕州会战的将领们听到这个名字,亦是瞪大眼睛。


    当初大战二十多万人厮杀,曳洛河重甲骑兵原班人马几乎打崩,李归仁下落不明,所有人都觉得死在乱军中了。


    “殿下,没有。”


    高尚摇头:“此人陕州兵败之后,消失了一段时间,当时叛军高层也都以为他死了,但后来逃回河北,并且联系上了安庆绪。”


    “他本该受重用的,但刚好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掉,而他跟安庆绪的关系让史思明猜忌,遭到了流放。”


    “听说这次各地接连失陷,史思明已经无人可用,只能将此人搬出来。”


    李凡盯着密函,目光掠过一道杀机。


    密函明确写着李归仁率部三万,增援博州,相当于又一个灭火的安武俊,而且其军队超过半数是由溃兵和散兵组成。


    也就是说,半数都不是新兵,而是老兵。


    并且李归仁绝对是叛军顶级名将,能执掌曳洛河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李凡很重视!


    “这上面的消息,你能不能保证真假?”


    “回殿下,微臣能!”


    “贝州留守蔡卯乃是我多年故友,他早已经有了归顺的想法,只不过因为战乱一直没能实现。”


    “如若消息出错,微臣甘当军法从事!”高尚严肃,他多么精明的人,若不是真的他也不敢拿出来邀功。


    “很好!”


    说着,李凡立刻来到地图前。


    “李归仁三天前经贝州补给粮草,驰援博州。”


    “现在估计快到博州了。”


    “你了解河北,了解叛军,你觉得他会走那条路?”


    他的态度很坚决,全歼李归仁援军,不给他像安武俊那样上窜下跳的机会。


    高尚立刻道:“殿下,微臣认为李归仁必走黄介驿道!”


    “这条驿道是大唐庞大驿道之一,沿途有水源,有草地,战马可以补充草料,往内延伸可以一直到范阳。”


    “最重要的是这条路一马平川,最不容易被埋伏。”


    “叛乱初期,许多后勤运输都选择这条道,微臣想,李归仁这样的人不会步走这条道。”


    闻言,李凡盯着地图上那根歪歪斜斜的线,并未过多犹豫,现在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刻,晚了就埋伏不了了。


    “就这了!”


    “到黄介驿道的博州段进行拦截。”


    “迅速传孤军令,全军拔营改道,全部轻装上阵,一切攻城设备全部留在原地!”


    “是!!”


    随着李凡拍案,截击计划迅速展开。


    两夜一天的赶路,四万神武军抵达黄介驿道,斥候营仔细勘探地面,确定还没有大军从驿道过境。


    李凡遂展开布置,这里虽然没有天险和高山,但要伏击,也不是不可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