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4章 疯狂砍价

作者:妖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粮五十万石,绢三万斤,盐二十万担,铁二百万斤。”


    噗!!


    李凡一口热茶直接喷了出来,即便是他有所准备,但仍是没有憋住。


    这特么是真敢开牙啊!


    大唐的两淮地区每年也就年产六十万担盐,可硕一开口就是二十万担。


    铁就更离谱了,大唐一年千万斤出头的产量,可硕一开牙又要五分之一。


    粮更不用说了,安史之乱导致大量的农田荒废,军队后勤开支巨大。


    若非李凡保住了潼关,洛阳,孟津关多地,且得到了多个家族的鼎力支持,以及大量战获,大唐自己都不够。


    可硕蹙眉:“殿下是觉得多了么?”


    李凡心想,你说呢?


    他清了清嗓子,淡淡道:“大唐愿意资助你们,但也是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


    “你阿布思部落满打满算也就几万人而已,你们要这么多物资干什么?”


    可硕蹙眉:“殿下,这些东西可不多,不过是基本的战争支出罢了。”


    “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作为后勤,我部落如何在草原上跟回纥可汗斗?”


    “这要求,一点都不过分!”


    他的态度颇为决绝。


    李凡不爽,但也知道,要搞乱回纥汗国内部,财力支援是必然的,这放在后世都是一样的道理,要让马跑,得给马草。


    只要能搞乱回纥汗国,大唐有时间空间先去平叛,将来这笔帐绝对是翻倍的收回。


    “这样吧。”


    “本宫支持你们部落反英武可汗,给你们十万石粮食,盐五万担。”


    “至于三万斤绢换成三万斤麻。”


    “铁没有,不过本宫可以支援你们一些弓箭刀剑,如何?”


    此话一出,可硕的脸当即拉了下来,其余使臣随从也是上演变脸。


    绢换成麻,那压根是两种东西。


    所有东西的量也是断崖式下跌,比拦腰砍还狠。


    “殿下,你毫无诚意!”


    “阿布思部落有心同大唐共进退,但如果殿下是如此态度,那恐怕我部落拓设,断然无法接受。”


    李凡不悦。


    “这些东西足够你们过冬,并且加强军事,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本宫不予支援,你们照样要跟回纥汗国撕破脸皮,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硕坚决摇头:“殿下,此言差矣,我们可是要替大唐冲锋陷阵的。”


    “我们最多可将数字降低一些,但不是这么个降法。”


    “我部落虽和汗国存在冲突,但大不了迁徙便是。”


    李凡挑眉:“是么?”


    “迁徙之后,你们的牧场还要不要了?”


    可硕被一句话噎住,半天说不出话来。


    因为游牧民族,赖以生存和强大的就是牧场,不是每一块地方都适合放牧的,没有合适的牧场,最终只能是灭亡。


    “但凡有更好的路,你们也不会来长安,回纥可汗容不下你们,你们只能选择大唐,不是么?”


    四周落针可闻。


    可硕有一种被看穿的感觉,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是多么难以对付,开始松口。


    “殿下,不如我们各退一步,四十万石粮,三万麻,十八万担盐,铁二百万如何?”


    “不行!”


    “三十八万石粮,三万麻……”


    “还是不行!”


    “既然物资不行,那殿下可愿意划出一块地盘,供阿布思部落驻扎?”


    “更不可能!本宫是支持尔等造英武可汗的反,不是割地赔款!”


    “而且拿了大唐的支援,就必须听大唐的话!”


    “殿下,最后的底线,援助我部三十万石粮,三万麻,十五万担盐,铁一百五十万斤!”


    “不行!”


    “……”


    数次开价,皆被李凡拒绝。


    他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更不可能拿地做交换,以至于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足足一个时辰过去,也没能达成半点一致。


    最后,潦潦收场。


    次日。


    李凡也懒得跟可硕磨嘴皮子了,直接将谈判的事交给了户部尚书安思顺和鸿胪寺卿李善德来负责,他则退至幕后。


    这件事,他是十拿九稳的,大唐可以拖一段时间,但阿布思部落就不一样了。


    凛冬对草原带来的伤害,加上回纥汗国内部的矛盾,让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可言。


    比起任人宰割吞并,无疑接受李凡的扶持,成为大唐附属,更有机会。


    趁着户部和阿布思部落谈判的时间,李凡又办了一件大事,潼关一带正式重启屯田!


    分为军屯,民屯,商屯,三步齐趋。


    军屯是由潼关驻军开拓,解决军队粮食供应。


    民屯则是招募农户,自主耕田,仅需缴纳赋税。


    这两样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只不过安史之乱的爆发,让这事给中断了。


    至于商屯,史计更多出现在明朝,由商人在边郡招募流民农耕,以粮草换取盐引。


    这事在战乱时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其实很难组织,但前线的固若金汤,潼关军屯有了机会。


    而弘农杨氏的臣服和效忠,当地士族发力,让后两种也有了底子。


    二月十四。


    傍晚。


    安思顺觐见。


    “太子殿下,经过连续几日谈判,阿布思部落选择退步。”


    “最终方案为十三万石粮,两万麻,五千绢。”


    “盐七万担,以及盔甲四千,刀剑戈矛共五千,还有绳索农具共三千。”


    闻言,李凡挑眉,这个数字完全可以接受了。


    利益值得,而这些物资也不至于养起来一个难以解决的对手。


    “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才愿意反英武可汗,成为大唐的附属。”安思顺蹙眉。


    李反停下脚步:“什么条件?”


    安思顺道:“这个可硕不肯说,说是要跟殿下当面谈。”


    李凡一听,就知道多半是什么不好答应的条件,否则不可能降低这么大的支援标准,更不会非要找自己。


    这说明他们觉得户部和鸿胪寺不够格答应。


    “明日一早,你和李善德把他们带来。”


    “是。”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