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这群胳膊肘往外拐的手下就心烦。
要是在皇宫里敢这样放肆,早就掉脑袋了!
可陈安对他们的反应却十分满意,这可是对江浦制造最大的认可。
很快,众人抱着甲胄去换衣服了。
其实,朱元璋也不是真的怪罪他们。
士兵见到打仗的装备就兴奋,这是好事,他心里高兴还来不及。
他真正不爽的,是自己的人快要被陈安拉拢过去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暗自下定决心,这郭将军他当定了!
可要是这场仗打不出陈安所说的效果,他就得新账老账一起算。
单是拉皇帝当壮丁这条罪名,就足够一般人掉脑袋的了!
大厅门口,陈安看着朱元璋等人离开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透着几分阴谋得逞的意味。
其实他根本不需要什么参谋,更何况郭老爷的那点本事,也没资格当他的参谋。
他强行拉壮丁,不过是想让郭老爷当个见证者,亲眼看看他陈安的军事才能。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只要郭老爷回去告诉朱元璋,他陈安有钱有粮有民心,还会打仗,就等于告诉朱元璋,他陈安有造反的资本和能力!
对皇帝来说,造反是死罪,有造反的能力,同样是死罪!
再加上他私自挪用农税的罪名,那就是文武两条死罪!
他就不信,两条死罪加身,朱元璋还能不给押送他回京的圣旨或口谕!
只要打完这仗,把能气吐血的农税账本送上去,他就能回京并且调查小娥和白书他们的消息了!
陈安转头看向马皇后,眼里多了几分欣赏。
虽然他留下郭老爷是别有用心,但马皇后刚才劝说丈夫的那番话,配得上巾帼不让须眉六个字。
“郭夫人,你真让我刮目相看,郭老爷能娶到你,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妥妥的鲜花插在牛粪上,还插得特别稳!”
面对陈安的调侃,马皇后笑着回应。
“鲜花插在牛粪上,才能获得足够的养分,长得好、开得艳啊!”
陈安没有再接话,只是用力点头。
这对夫妻若穿越到现代,绝对逃不过单身人群的围攻,他俩秀恩爱、撒狗粮就没停过,简直让人看得饱腹感十足。
这时,马皇后欠身行礼。
“陈大人,我家老爷会尽力帮忙,我也想尽些微薄之力,盼儿姑娘管账,算钱、粮、药品,我也会算账,想帮帮她的忙。”
陈安欣慰一笑,眼里的欣赏更浓了。
“去吧!此战结束前,你家老爷任临时参将,你为临时管家,我所有钱粮账册都向你开放。”
“放心,有我在,你和你家老爷都安全。”
马皇后看着突然变得严肃、还给出承诺的陈安,突然产生了一瞬间的错觉。
在那一刻,她觉得陈安带来的安全感,不亚于那些战功赫赫的名将!
马皇后离开没多久,朱元璋等人就穿着甲胄回来了。
朱元璋见到陈安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自家夫人去了哪里,得知安排后,还带着炫耀的语气夸了句。
“你小子有眼光!”
要知道,他当年打天下的时候,马皇后就是他的大管家,将士们的吃穿用度、医药补给,全靠她精打细算。
放下心来的朱元璋,径直走到镜子前。
陈安这里的镜子,都是用现代工艺制作的,能清晰照出人的模样。
在陈安和毛骧眼里,朱元璋此刻简直是臭美得没边了。
他对这套只有千户以上将领才能穿戴的紫花罩甲,已经爱不释手。
“陈大人,这甲胄真是太合身了!咱穿上后,是不是感觉年轻了十岁?要是上了战场,咱一次砍百八十个敌人都不在话下!”
“对了,这仗打完,甲胄不用还吧?”
陈安看着浑身都写满真香的朱元璋,满意地笑道。
“何止年轻十岁?郭少将军,你看着也就十八岁!”
朱元璋一听这话,瞬间觉得陈安顺眼多了。
至于强行拉壮丁的账,以后再算!
可就在这时,负责治安的巡街衙役班头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大人,出事了!所有外商都聚集在江浦关中门闹事,非要咱们打开城门放他们走!”
毛骧等人一听,立刻皱起眉头。
城外就是乃儿不花率领的五万北元先锋军,这时候放外商出去,跟放敌人入关没什么区别;可要是不放,这些外商闹起来也不好处理。
站在陈安身边的朱元璋,虽然没把棘手写在脸上,但心里也一时想不出解决办法。
陈安却一脸从容淡定。
“这是早就预料到的小事,解决了不就行了?”
说完,他大步流星地朝门外走去。
毛骧等人望着陈安从容远去的背影,满脑子都是疑惑。
面对如此棘手的麻烦,他怎能如此轻松?
仿佛去解决问题就跟去吃顿饭般简单。
毛骧转头看向已披好甲胄的朱元璋,只见朱元璋虽未像锦衣卫那般皱着眉头,却也清楚这事有多难办。
边关这地方,平日里是热闹的边贸聚集地,一旦到了战时,就成了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
可也正因为这样,时常会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战争来得太过仓促,根本没时间让外邦商人提前撤离。
要知道,这些商人来到这里,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进货,没谁愿意把性命丢在这儿。
就拿江浦县的外商来说,平时为了拿到紧俏的货源、争取优惠的价格,他们能放下所有身段。
缴纳高额的过路费不算什么,遵守江浦县的规矩也愿意接受,哪怕绕到后门排队,只为求一个和陈安谈生意的机会,也心甘情愿。
说到底,只要能保住小命、有钱可赚,其他都不算问题。
可商人终究是爱惜性命的,赚钱是为了能活得更好,并非为了送命。
要是被困在这座随时可能被攻破的城里,他们怎能不慌张?
所以聚众闹事是必然会发生的情况。
但眼下这种状况,绝对不能打开城门放他们离开。
他们和逃难的难民不一样,难民拎起包裹就能跑,而这些外商还得携带大批货物。
仅仅是打开城门的那点时间,城外的北元大军就有可能趁机冲进城来。
可要是不放行,他们又会一直闹事,简直是左右为难。
必须想出一个既不用打开城门,又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留下来的办法,可这种两全其美之策,朱元璋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