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9章毛骧心虚,以后跟着大人混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皎洁的月光洒落下来,四人坐在全城最高的屋脊上,背对着塞外的方向,望着城墙内的万家灯火。


    朱元璋居高临下地看着那一片灯火,一时间竟然忘了要打听守将姓名的事。


    他虽然没听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心里却早已生出了这样的情怀。


    就在这时,陈安突然开口问道。


    “老郭,从这里看着两条边贸街和后方县城的夜景,感觉怎么样?”


    朱元璋看向陈安,发现他问这句话时,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透着一股格外的严谨,要是给他穿上一身盔甲,活脱脱就是一副孤城将军的模样!


    受他这种气质的影响,朱元璋也变得严肃起来,仿佛自己身上也穿上了盔甲,沉声说道。


    “很美,很宏伟,很壮观,让人想要拼尽全力守住这来之不易的万家灯火!”


    陈安听了,笑着将一个酒囊递到他面前。


    “说得虽然没什么文采,却很实在,这是本官珍藏的好酒,给你尝尝。”


    朱元璋接过酒囊,满意地笑了。


    总算觉得陈安这人没那么讨厌了。


    可还没等他打开酒囊喝酒,眼前出现的一幕,就让他彻底惊呆了!


    朱元璋眯起双眼,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下方景象。


    不少身着蒙元服饰、梳着异族发式的男男女女,正悄悄撤出边贸街。


    此前,他们还在街面上载歌载舞,逛街购物时那副边贸街如同自家一般的熟稔模样,此刻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借着夜色中人群的混乱,这群人溜进漆黑的巷道,脚步匆匆地朝着县城方向钻去。


    朱元璋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人绝非普通百姓,他们是北元的探马军司。


    说得通俗些,就是专门负责刺探情报的探子!


    当年元朝败逃漠北之前,特意将探马军司拆分成零散小队,散布在大明各地,目的就是为了源源不断地把情报传回去,等待日后卷土重来的时机。


    为了抓捕这些探子,先前的亲军都尉府费了极大的力气,效果却微乎其微。


    直到裁撤了亲军都尉府,重新组建锦衣卫后,抓捕探子的能力才突飞猛进。


    这进步并非凭空而来。


    锦衣卫的核心骨干,此前在陈安的锐眼卫那儿吃了不小的亏,心里憋着一股知耻而后勇的劲头,把曾经的耻辱当作前进的动力,才训练出一批精干的人手。


    说起来,锦衣卫简直就像是锐眼卫的徒弟!


    想到这儿,朱元璋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老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他紧盯着下方的动静,慢条斯理地分析道。


    “咱觉得,王保保早知晓今儿是丰收狂欢夜。”


    “他怕锐眼卫,往日探子多有来无回,便想趁今晚人多用人海战术,只要一人带回消息,他就能放心出兵。”


    “这些探子想混进县城,明早城门开了再溜出去,不敢走大道、专钻小巷,也是怕被锐眼卫全抓了,对吧?”


    “陈大人,你办丰收狂欢夜,除了庆丰收,就是故意露防守松散的假象给他们看,好给王保保传假消息吧?”


    “这准是你和布防将领商量好的计谋,你们肯定还留了后手!”


    陈安听着身旁郭老爷的分析,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欣赏。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位曾担任朱元璋亲兵、还兼任钦差的郭老爷,算得上是他的对手。


    要是处理不当,对方或许会成为自己回京的阻碍,特别是那位冷静又精明的郭夫人,已经隐隐有了成为绊脚石的势头。


    按理说,他要么该躲开对方,要么早该主动试探,可此刻他没心思考虑这些,反倒真心想夸赞对方几句。


    陈安抬手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脸上带着笑意。


    “老郭,你沉下心时脑子倒真灵光,居然能把这些都琢磨透?”


    朱元璋咧嘴一笑。


    “这算啥难事儿?咱也算是江浦县的老熟人了,这里的门道多少知道些。”


    “况且咱上来时就发现,将士们把好装备全藏在城门楼里,身上穿的、手里用的都是旧东西,防守看着也松松散散的……”


    说到这儿,他猛地瞪圆了眼,带着点不服气。


    “你这话啥意思?难不成咱不心平气和的时候,就没脑子了?”


    陈安挑了挑眉,没有明说。


    这种事儿,自己心里清楚就好!


    朱元璋正憋着一股想掐住陈安脖子的火气,毛骧突然指着一个方向大喊。


    “老爷,您快瞧那边!”


    顺着毛骧所指方向看去,哪怕是见惯了杀伐的朱元璋,也不禁感到后背发寒。


    一个穿着蒙元服饰的壮汉,醉醺醺地晃进了巷道,到人少处便瞬间敛去了醉态。


    可刚迈步,就与穿汉服的小伙擦肩而过。


    小伙仍慢悠悠地前行,那壮汉却僵在了原地,低头死死盯着自己的胸口。


    鲜血滴落,他扑通跪倒,接着便断了气。


    随即,两个推车农夫过来,用草席裹尸扔上了车,推着离开了。


    临走前,还飞快地擦干净了地上那点血迹。


    两人推着车走在大街上,没人多瞧一眼。


    在老百姓看来,车上拉的不过是肉之类的东西。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后背阵阵发寒,毛骧眼中却满是学到了的兴奋,连忙凑上前问陈安。


    “陈大人,您的锐眼卫可真够专业的!杀人、收尸、清现场分工清楚,除了探子还不碍百姓过日子。”


    “但在下有个疑问,那蒙元大汉被匕首捅中胸口,怎么就滴了两滴血?这是怎么做到的?”


    陈安隔着朱元璋,斜睨了毛骧一眼,话里带了点打趣的意味。


    “你对杀人的门道这么上心?咋地,跟着你家老爷没出路了,想转行去搞些偷偷摸摸、打家劫舍的营生?”


    毛骧赶紧赔着笑回话。


    “大人您别开玩笑了!就算真跟我家老爷混不下去,我来投奔您就好,犯不着做那种事啊!凭我的能耐,在您这儿混口饭吃,总还是没问题的吧?”


    他心里有些发虚,这话一半是拍马屁,一半是玩笑话。


    陈安听了,只当是玩笑,哈哈大笑了几声就过去了。


    其实这招数算不上什么高深的技术,全靠一块毛巾和一包草木灰。


    动手之前,把草木灰用布包好,裹在毛巾里,让匕首从里面穿过去。


    这样一来,匕首捅进去时溅出来的血,会被草木灰和毛巾瞬间吸干净。


    当然,不一定非要用毛巾和草木灰,只要是能吸水的布料和填充物都可以,哪怕包一包干沙子也能管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