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他们惊得瞪大眼睛的,是后门处那排着长队的富商。
足足有一百来号人,而且还不断有人往队伍末尾凑过来。
再瞧瞧这些富商的穿戴行头,简直能闪花人的眼睛。
这个穿着锦袍绣着银丝,那个就穿着锦袍绣着金丝,一个比一个阔绰讲究。
队伍里不光有穿着明制汉服的汉族商人,还有不少高鼻梁、皮肤白得像生病一样的外国商人。
这些外国商人穿的靴子脚尖向上翘着,靴面上绣着金丝,手上戴的金戒指镶嵌着红蓝宝石或是大珍珠,脖子上挂的金项链粗得都能当狗链子用。
朱元璋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锦衣华服。
这套衣服已是除了龙袍之外最拿得出手的行头,可跟这些富商的穿戴一比,反倒显得有些寒酸了。
他又想起之前在外商服务厅时,那些外商用金币、银币交税的场景,顿时又有些眼馋了。
陈安这赚取外商银子的法子,还真是有一套!
想到这儿,朱元璋的想法愈发坚定了。
今天必须见到陈安,把他赚钱的门道全都问清楚!
虽说陈安手里的军备技术、赚钱方法都让他十分眼红,为了这些也得再忍耐几分,但看到后门上挂着的走后门收费处牌子,他又忍不住想把陈安揪过来砍了!
就在这时,上午在正门答应帮他们走后门的门丁,举着一个能扩大声音的锥形筒喊了起来。
“大伙儿都别乱,按顺序排队,插队的人将直接取消资格!”
“我先跟大家说说走后门的规矩!”
朱元璋赶紧竖起耳朵仔细听,门丁的声音顺着锥形筒传得清清楚楚。
“咱们一次收取十个人的通报费,每个人二百两,也就是二百贯。”
“大明的汉族商人可以全部用宝钞支付;大明的色目商人、蒙元商人,得用一百两宝钞加上一百两等价的金银;外商不能用宝钞,必须交二百两银币,或者五十两等价的金币。”
“交钱的时候,得顺便提交一句财力说明,越简短越好,例如我带了一万两银子,想跟陈大人做XX生意。”
“我们收完钱和说明后,就会去给陈大人通报,要是陈大人愿意合作,就会在说明上写接见两个字。”
“拿到回执的人,就能按照第二条规矩来;没拿到回执的也别着急,去批发市场拿货就行,虽说价格会高一点,但照样能赚到钱!”
“拿到接见回执的人,得再交三百两领路费,之后会有丫鬟带你们去见陈大人,交钱的规矩和通报费一样,只是把二百两换成三百两。”
“丑话说在前面,能不能谈成生意全看你们自己,不管生意成没成,交的钱都不退还!”
门丁说完这些话,立刻找同事要了一壶水猛灌起来。
显然他是喊得口干舌燥了。
可队伍里的富商们立马就乱作了一团,倒不是抗议,而是在追悔莫及的叫嚷。
“坏了!我忘带纸笔了!”
“前头的老兄,要是有纸笔,能不能借我用用?”
“嗨,哪用自己带!等会儿收钱的时候,自会发纸笔的!”
人群里,一个大明色目商人突然拍着大腿喊起来。
“我家里金银堆得满当当,可谁能想到要带现钱啊!前头的老乡,咱们往前数一百年,说不定还是一家人呢,帮个忙,跟我换点现银成不?”
他话音刚落,队伍前头的外商立马接话,汉话说得生硬又磕绊。
“成!我有好多金币、银币,酒店里还有好几箱子呢,随便跟你换!”
朱元璋看着这群心甘情愿被宰的商人,震惊得连怒火都压下去了。
这规矩跟明抢几乎没区别,居然没人反对?
还都在后悔自己没准备好?
他朱元璋虽说擅长用手段让别人被卖了还帮着数钱,但那都是在政治层面,可从没见过被卖了,还嫌自己卖得慢的人!
他实在按捺不住,伸手拉住旁边一个商人,满脸疑惑地问道。
“诸位这到底是图啥呀?光通报费就要二百两,领路费再添三百两,到头来还不保证能谈成生意,凭啥要这么折腾呢?”
那商人斜睨了他一眼,语气里满是不屑。
“你能问出这话,就知道你根本不懂江浦县的门道!”
“这儿的货,比别处的好出一大截,还偏偏限量供应,每个地方就给那么点配额,抢都得抢破头!”
他顿了顿,声音里添了几分急切。
“能在这儿拿到一批货,就算闭着眼睛卖都能赚钱,比在别的地方进货,利润至少多一半!”
“这还只是在市场上拿货,要是能从陈大人手里拿到出厂价,直接去工业园区拉货,那能多赚一倍的钱!”
最后,他攥了攥拳头,语气更是笃定。
“要是运气再好点,赚的还不止这些!”
“你算算,本来要跑两趟才能赚的钱,在这儿跑一趟就够了,别说走后门花这点钱,就算是跪下叫爹,只要能拿到货,我都愿意!”
朱元璋听完这话,心里先暗自鄙夷。
商人果然满眼都是利益!
可转念一想,他又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江浦县的货,真能好到这份上?
可惜了!
他暗自叹气。
自己当劳改犯时,怎么就没被分到工业园区去呢!
忽然,他想起马皇后去过那里,忙凑到马皇后身边,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地问道。
“夫人,那工业园区里的东西,当真有这么好?”
马皇后这才恍然,先前夜里聊天,尽说朱元璋在江浦县的事了,自己在工业园区的经历倒没多提。
毕竟园区不如兵工厂惹眼,而且朱元璋在劳改期间天天惹事,而她在劳改时没惹过事,还享受着上宾的待遇。
她三言两语地讲了经历,朱元璋顿时就明白了。
陈安仗着江浦制造的好口碑,早有了把人当猪宰,旁人还怕没被宰到的底气!
他再望向那排着长队的富商,眼神复杂起来,心中怒火渐消,反倒多了几分赞赏与羡慕。
陈安这般本事,他朱元璋还真没有。
可疑惑仍在心头打转。
说好的一视同仁呢?
都是交二百两相关费用,为何汉族商人、色目与蒙元商人,以及外商交钱的规矩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