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3章淮西勋贵你可了解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父子俩对视一眼,同时“哼”了一声。


    可毕竟是亲爹,父子哪有隔夜仇?


    做儿子的让着点爹,也不丢人。


    于是,陈安先开了口。


    “李伯伯就是当年您说的当代萧何李善长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


    “除了他之外,咱这大明朝还有第二个姓李的,能请得动咱当说客?”


    陈安感慨道。


    “人一老,果然不如年轻时有冲劲了,以前多厉害的人物啊,如今竟反倒怕起我这个晚辈来。”


    朱元璋讥讽道。


    “你哪只眼睛瞧见人家怕你?!就算你认祖归宗,在他面前也不够看,全天下能让他怕的,只有你爹我!”


    这话倒是不假。


    放眼天下,能让李善长打心底里忌惮的,除了老朱,确实再无旁人。


    便是太子朱标,李善长也未必放在眼里。


    毕竟他经营多年的关系网盘根错节,朝堂威望更是无人能及。


    “我知道他不是怕我。”


    陈安嘿嘿笑道。


    “是怕我把事儿闹大了,您趁机来场大清洗,他想独善其身都难!”


    “要是我啊,才不管那么多,先干一架再说!给小辈服软?没门!”


    陈安说得的霸气侧漏,朱元璋气得抬脚就踹,后院又鸡飞狗跳了起来。


    陈安的话听着糙,却在理。


    李善长在富贵窝里待得久了,早已没了当年的锐气,就怕出半分差错,弄丢了这辈子攒下的荣华富贵,这才肯放下身段,来跟个晚辈说和。


    但这事也不能全怪他。


    毕竟朱元璋的心思太深,谁也猜不透他何时会动怒,又会因为哪桩事突然举起屠刀。


    李善长活得这般小心翼翼,也是情有可原。


    可朱元璋却半点没往自己身上想,反倒觉得是这位老兄弟丢了创业时的那股子拼劲与热血,变得越来越没出息了。


    闹了一阵,父子俩坐回凉亭。


    陈安陪着笑脸给朱元璋倒茶。


    “一个官场老油条而已,您咋还忌惮他?”


    朱元璋挑眉道。


    “官场老油条?”


    “你就狂吧!这些老狐狸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以为文官就好欺负?”


    “他今天不是给你服软,是通过你告诉咱,他和背后的人对皇室忠心不二。”


    陈安对朱元璋的讥讽浑不在意。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老爹这话确实在理。


    自己就算再自视甚高,也还没狂到觉得人家是真被自己的实力压服了。


    这点分寸,他还是有的。


    朱元璋突然又问。


    “淮西集团你可了解?”


    陈安摇头。


    朱元璋朝玩闹的朱雄英招了招手,等他过来,便开始讲古。


    “当年咱困守濠州时,在郭子兴手下办事,那老头总是疑神疑鬼的,咱这么能干,自然上了他的黑名单。”


    “咱一看这老头成不了事,就回老家淮西招兵买马,这才有了自己的班底。”


    陈安插科打诨。


    “所以说嘛,干大事不能疑神疑鬼,您就不一样,都是等翅膀硬了才……”


    朱元璋听出了讽刺,又想踹他,不过这次他忍了,接着说道。


    “咱招的这批人,就是淮西二十四将。”


    “李善长那时候以谋士身份加入,成了咱的首席智囊,后来他从徐达手里接过淮西集团,成了带头大哥,因为他最会给手下谋福利。”


    马皇后端菜时听到朱元璋讲古,赶紧把人都支开了。


    她知道这是朱元璋在给陈安和朱雄英传授帝王心术呢。


    朱元璋家的帝王术不是书本上的大道理,而是朱元璋拿自己的经历熬成的干货,尤其是这淮西集团的来龙去脉,可是皇室秘传的职场生存指南。


    陈安这身份还没正式认祖归宗,朱元璋就开始给他开小灶,可见是真看上这个儿子了。


    人活一世,吃喝二字最是实在,尤其对那些苦出身的人来说,好不容易熬出头,还不得可劲儿享受?


    这就是李善长能取代徐达当淮西集团老大的原因。


    也不能怪他们眼界窄,毕竟五千年历史里真忧国忧民的大人物凤毛麟角,像徐达那种不图钱权的才是奇葩,李善长这样的才是正常人。


    要是换个朝代,老板说不定还乐意看功臣们沉迷享乐,比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拿荣华富贵换兵权。


    可朱元璋不一样,他自己是工作狂,天天熬夜批奏折,也见不得手下人舒坦,只有徐达那种低调的才能善终,李善长他们就跟猪圈里养的肥猪,迟早要挨刀。


    朱元璋另一个谋士刘伯温就聪明多了,当年玩假死跑路,既保全自己又保了家族。


    朱元璋明知他没死,也懒得跟个“死人”计较。


    刘伯温能看穿这步棋,李善长却做不到。


    让他舍弃到手的权财,比剁手还难,毕竟道理都懂,真行动起来没几个人能狠下心。


    朱元璋跟陈安和朱雄英讲了淮西集团的历史,又说了这伙人在朝中盘根错节的势力。


    “你以为李善长是好惹的?现在知道淮西集团多厉害了吧,还敢小看他不?”


    朱元璋这话里全是忌惮。


    陈安总算明白朱元璋为啥总对开国功臣下狠手了。


    这些人,太短视!


    明初四大案里,空印案和郭恒案杀贪官没毛病,但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几乎把功臣杀绝了。


    有人说朱元璋是给朱允炆铺路,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更因为这些人太作!


    朱元璋从小饿怕了,最恨贪官污吏,可有些功臣发达后就开始贪污欺压百姓,活该挨刀。


    就说蓝玉,现在才洪武十五年,他就开始跋扈了。


    平行时空里他更离谱,收几千义子、强占民田、鞭打官员,打赢北元后还强纳北元皇帝的妃子为妾,回朝路上居然攻打自家州府,这不是造反是啥?


    有人说他是自污,哪有自污到藐视皇权的?


    他就是觉得自己是大明顶梁柱,结果遇上更狠的朱元璋,才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所以李善长把您请出来找我说和,就是想在您面前撇清关系,说暴徒袭击税吏是小辈胡闹,让您别借机搞事情?”


    陈安琢磨着。


    朱元璋冷哼。


    “拉倒吧,他们就是舍不得荣华富贵!”


    陈安一听来劲了。


    “正好!现在商税改革顺,一是您老镇得住场子,二是国子监那事让士大夫没脸闹事,但暗地里使绊子的不少,咱不如趁这机会让他们彻底服软,把商税改革从应天府推广到全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