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2章正式推行考成法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由于上朝时间太早,大臣们大多睡眼惺忪。


    住在内城的高官离皇宫近,骑马或乘车很快就能到。


    可住在外城的官员就惨了,四更天就得起床,横穿应天府赶来,还得等宫门开放,每天都折腾得够呛。


    难怪连严苛的朱元璋,见大臣们无精打采也没追究。


    早朝本就是例行仪式,真正的大事并不在这时候决定。


    但今天的早朝有些不同。


    宦官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坐直身子,目光在大臣们脸上扫过。


    不出所料,文官中走出一位三品官员,捧着奏章高声道。


    “圣上,臣丁显有事奏!”


    朱元璋眯眼一看,来人是礼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丁显。


    “讲。”


    朱元璋淡淡道。


    丁显朗声道。


    “微臣弹劾江宁县令陈安,其无故殴打国子监监生。”


    “经都察院、国子监、应天府三司会审,陈安飞扬跋扈、殴打他人罪名成立,请圣上严惩!”


    此言一出,原本昏昏欲睡的大臣们顿时来了精神,殿门口响起窃窃私语。


    陈安最近实在太出名了,竟敢招惹勋贵、锦衣卫,甚至当众念“反诗”,却始终安然无恙,谁都知道他背后有靠山。


    朱元璋嘴角扬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瞥了丁显一眼。


    小宦官忙接过奏章呈给皇帝。


    朱元璋随意翻看后丢给宦官,问道。


    “应天府和都察院怎么说?应天府尹在哪?陈安是你治下的官,如此跋扈,应天府就没个说法?”


    应天府尹王玉平和左都御史罗坤连忙出列,行礼后罗坤奏道。


    “圣上,经查是国子监监生吕群先挑衅,陈安还击,双方均无大碍。”


    “都察院建议,吕群行为不端,由国子监严加管教;陈安确有伤人嫌疑,罚俸半年以示惩戒。”


    王玉平附和。


    “都察院处置公允,臣无异议。”


    丁显本就想借此事敲打吕群。


    这小子早就是国子监的笑话,只是后台硬不好处理。


    如今涉及国子监声誉,他不得不站出来。


    “丁大人认为呢?”


    朱元璋看向丁显,问道。


    见朱元璋询问,他立刻回道。


    “臣无异议。”


    朱元璋点头。


    “那就按都察院的意见办。”


    三人正要退下,朱元璋突然道。


    “罚俸半年是不是太轻了?”


    不等回答,他便说。


    “改罚一年,以儆效尤!”


    “堂堂县令竟与人斗殴,罚一年俸禄已是宽大,再有差错,咱决不轻饶!”


    三人连忙领命。


    其实众人心里清楚,若不是陈安最近太招摇,这种小事根本用不着二品、三品大员出面。


    但他背后的势力不明,稳妥处理才是上策。


    朱标看着这一幕,暗暗苦笑。


    只有他和徐达知道,朱元璋哪里是在惩罚陈安,分明是前几天斗嘴没占到便宜,故意用罚俸恶心人呢!


    陈安整天喊俸禄低,这下罚掉一年收入,看他怎么折腾。


    不得不说,朱元璋偶尔的“小心眼”,倒像是个任性的老小孩。


    待几名官员退回文官队列后,又有其他官员出列启奏,但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片刻后,这些小事终于处置完毕。


    朱元璋这才将目光投向满朝文武,问道。


    “诸位爱卿还有其他事务要奏吗?”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均未开口,殿内一片寂静。


    朱元璋继续说道。


    “既然你们没有要事启奏,那就听咱说。”


    闻听此言,众人不禁心头一紧。


    上次皇帝说这话时,正值“空印案”爆发,当时数万官员和小吏命丧黄泉。


    难道如今圣上又要大开杀戒?


    想到这里,大殿内的官员们无不脊背发凉,胆小者甚至双腿发抖,险些瘫坐在地。


    不过,朱元璋并未继续恐吓众人,而是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起身环视殿内文武道。


    “鉴于朝廷内外文恬武嬉之风愈演愈烈,特别是地方官吏阳奉阴违、无视朝廷政令。”


    “所以,咱决定在京察、大计基础上,推行一套全新的考核制度,名曰《考成法》。”


    “即日起,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奖惩规则已明确在册,若有人再敢敷衍塞责、嬉戏怠政,休怪朕不客气!”


    “胡惟庸之流便是前车之鉴,尔等好自为之……”


    在朱家父子的强力推动下,《考成法》改革顺利通过。


    早朝结束后,陈安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由于夜雨未停,整个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往日热闹的江宁县县城今日格外冷清,街头巷尾不见商贩踪影,商铺虽开着门,却鲜有顾客光顾。


    县衙大堂内,钱多福一脸忧虑地向陈安禀报。


    “大人,属下冒雨巡查后发现,城内排水系统无碍,但鼠患依然严重,可能因洪水倒灌,城里城外到处都是老鼠。”


    与人周旋陈安得心应手,但对付老鼠却无计可施。


    他无奈道。


    “鼠患严重就想办法治理,我昨日不是提了几条措施吗?按计划执行即可。”


    “是。”


    钱多福拱手应下,随即将一大摞文书置于陈安案头,赔笑道。


    “今日下雨,大人难得有空,还请过目这些文书。”


    陈安诧异道。


    “怎么这么多?”


    “前些天大人一直在南津桥开堂问案,无暇处理文书,自然积压了一些,何况月末将至,需上报应天府的笺文也需在近日整理完毕,比如本月衙门的自查笺文……”


    陈安随手翻了翻文书,抬头对钱多福说。


    “估计下个月就不用报这些自查笺文了,全是些套话,毫无用处……”


    “不用上报了?”


    钱多福十分疑惑。


    作为户房书吏兼陈安的亲信,他清楚县衙每月需提交自查报告,每三年接受一次考核。


    如今听闻不再上报,不禁一头雾水,忙问。


    “大人,朝廷要改革核查制度吗?”


    “应该是吧,反正月底前会有文书通知,你提前做好准备,今后的考核制度可比从前严格多了。”


    “额……好的。”


    钱多福忧心忡忡地退下,回到自己的办公处。


    新考核制度?


    朝廷那帮老爷真是闲得慌,净折腾底下人。


    钱多福心里抱怨,却不知这场改革的幕后推手正是他敬重的陈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