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章哭穷,本大人真的没有一文钱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听,这像话么?


    做官的不想着给百姓办事,索性回家种地得了。


    选择了做官这条路,那就得把百姓放在心里,把政务放在心里。


    否则,那还算什么官?


    难怪陛下昨天要留你到那么晚。


    那会儿还觉得是陛下太喜欢你小子,想跟你小子多说会儿话。


    可现在明白了。


    多说个屁的话。


    陛下纯粹是公报私仇。


    但此事也怪不得陛下,实在是坐在自己身旁的这个小混蛋太过分。


    “朝庭发的俸禄确实不高,可你怎么说也是个七品县令,每年的俸禄也有八十石米,够你们生活了吧?”


    “何况我也没让你整天熬夜,就是让你今晚写一下奏折,明天我上朝时好用,年纪轻轻便如此看重得失,实在可悲可叹。”徐达说道。


    陈安无奈一笑,“徐伯父,你这可就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我虽不清楚你在朝中任何官职,可府中养的人肯定不少吧!你刚刚也说了,八十石米足够我们生活,可也勉强只够我跟小娥两人,我请的师爷都发不起工钱,三天两头撂挑子,几乎全部公务都是我一肩挑之。”


    “江宁县地界虽然不大,可毕竟也是应天府下的县城,每天要处理的事务绝不算少,本县是有典吏不假,可却是那种只会出阴招的小人。”


    “我不光要处理政务,还要时时提防暗处捅来的刀子,你现在还让我加班写奏折,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了吧?”


    陈安的语气很委屈。


    除去小娥跟小胖墩,其他几人都有些感同身受。


    他们根本想不到陈安的日子竟然如此难过。


    平常忙于政务不说,还全凭俸禄过日子,师爷都只是请了个半吊子。


    在古代,几乎每个官员都要请幕僚的。


    当然,典吏、主簿那种品级都没有的小官是不包括在内的。


    否则什么鸡鸭鹅的都请师爷,那还能了得?


    师爷或者说幕僚,职业便是为雇主出谋划策或者处理事务,无论大事小情,公事私事,都可以交给他们。


    拿徐达来说,府中共有幕僚二三十个。


    他们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


    有的是代笔,帮徐达写奏折,有的擅长算数,便替徐达管着俸银和粮食,还有的谋略过人,便替徐达出谋划策。


    要是平常的地方官员,按照官职的大小,所请的幕僚数量也是有所区分。


    多的十几二十来个,少的也有一两个的。


    这聘请一位幕僚的花销可绝不算少,一些能力强一些的,甚至与朝廷七品官员的俸禄相当。


    陈安靠着朝廷俸禄过活,那还真请不起那些幕僚。


    明朝贪腐之风盛行,即便面对残酷的刑罚,官员们也还是前赴后继地贪。


    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便是俸禄太低。


    估计只有陈安这种混不吝,才乖乖靠着俸禄过日子了。


    要是换成别的官来江宁,此时怕是早已腰缠万贯了。


    “大人,真瞧不出来,你还是个清官好官,我敬你一杯。”韩无双向着陈安举起酒杯。


    陈安也举杯与她一碰,喝干杯中酒后,说道:“什么清官好官的,我通通不是,我就是个一般人,做事但求一个心安。”


    “但求心安,说得好!陈县令,我也敬你一杯。”徐妙锦笑着把酒杯举起来。


    “好,我再跟徐姑娘干一个!”


    此时,徐达却是缓缓开口道:“陈安,有些不对劲吧?”


    陈安喝干杯中酒,问道:“徐伯父,哪有不对?”


    “我听说你这江宁县上个月单是收的商税就达到了几百贯,这钱可不少了,这么算下来,你一年可是能收一笔巨款的,现在竟然在这跟我装穷?”


    “徐伯父这就有些冤枉人了,商税全都进了县衙的库房,在下可是一文钱都没动过。”


    徐达听闻有些惊讶。


    虽然这几百贯钱于他而言算不得什么,可对陈安这种品级的官员来说,可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够买一处大庄园。


    “可聘用幕僚乃是公事,用商税的钱来支付月钱,也是完全可以的啊。”徐妙锦突然开口,打断了正要说话的徐达。


    陈安说道:“县衙的开销不小,收上来的商税也只能维持日常用度,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请幕僚。”


    徐妙锦闻言愣了一下,赶忙问道:“陈县令,即便江宁县是应天府下辖的,可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个县,衙门加起来总共不过百十来人,怎么花销会这么高?”


    每个地方的衙役都是由当地的官府来发放月钱。


    江宁县杂七杂八的衙役加起来的月钱总共也到不了一百贯。


    何况县衙的收入可不单单只靠商税一样,有的是搞钱的门道。


    加起来算一下,江宁县每个月起码都要收入八九百贯。


    陈安耸了耸肩膀,说道:“这没办法,想让手下人认真干事,我只得高薪养廉,因此县衙中的衙役们月钱都不低,同时县城中的街道也请了一些孤寡老人之类的来打扫,每个月也有月钱。”


    “难怪江宁县的街道如此干净整洁,竟然是有专门洒扫的人。”徐妙锦恍然大悟。


    “非但如此,县衙在规模比较大的村子里都建立了学堂,教书先生也是县衙出钱聘请的,来教县内那些适龄儿童读书。”


    “还有很多其他的工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因此我这江宁县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可每个月的收入就那么多,难啊!我最近这段时间,都愁的睡不着觉了。”


    “我明白了,你是因为想弄钱,所以才把手给伸向了秦淮河岸边那些秦楼楚馆!”徐妙锦惊讶道。


    “的确如此。”陈安点头。


    “秦淮河岸边原本就是我江宁县的辖地,在这里干买卖,那当然得给我江宁县缴纳商税,何况那里都要不受我大明管辖了,我老早便想整治此处,奈何天天忙的一点时间都没有,这才一直拖到了今天。”


    徐达眯着眼睛看向陈安,说道:“我看你不是没时间,是没等到合适的动手时机吧?你心中想什么,我可是一清二楚。”


    陈安打哈哈,笑道:“我不明白徐伯父这话的意思,还请徐伯父示下。”


    “真不明白也好,假不明白也罢,只要明面上不明白就行了。”无法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