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四章 坎路变通途

作者:木人高秋本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永刚一时无语,对上陈露无奈的眼神,也只好耸肩一笑。


    一路驱车前往高铁站,陈露也用手机给老妈补买了一张高铁票。


    刚到车站,更大的阵仗就来了。


    候车厅入口处站着一行人,男士是浅色衬衫搭配深色西裤,女士则是得体的职业套裙,一个个气度不凡。被簇拥在中间的那位中年男子,身姿挺拔,面容沉稳,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和这些人相比,旁边穿着熊猫T恤的研究员杨柯,就显得十分……憨态可掬。


    一见赵永刚和陈露来了,杨柯就像盼到了救星,赶紧朝他们挥手。


    赵永刚的注意力根本没在杨柯身上,而是侧头低声对陈露说:“胡省长来了。”


    陈露自然也看见了省长胡翔,心跳都不由得加起速来。


    秦好谁都不认识,还在一旁小声嘀咕:“这都是谁呀?那个小胖子是你研究所的同事吧?旁边那些是你们领导吗?我记得所长是个老头啊,中间那个看着还挺年轻的,也就四十多岁吧?”


    陈露赶紧拉了秦好一下,压低声音说:“你小点声,那是省长!”


    结果越不让说,秦好越是惊讶,声音都没控制住:“啥?省长?!”


    她这一声不大不小,正好被胡翔一行人听到。


    胡翔露出一脸和煦的笑容,带着秘书等人主动迎了过来。


    和赵副院长简单寒暄之后,他便亲切地看向陈露:“这次的工作就拜托你和杨柯了。你们不仅代表了农科院研究所,更是代表我们省里,对南山村扶贫事业的支持。到了那边,一定要发挥你的专业特长,把冬青箭竹的培育工作做好,做出成效来。如果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及时和所里联系,我们也会为你提供帮助。”


    陈露连忙点头:“省长放心吧,我一定全力以赴。”


    胡翔满意地笑了笑,目光随即落到了一脸激动的秦好脸上。


    “这位是?”


    秦好根本不给女儿开口的机会,笑呵呵答道:“我是陈露的母亲,我叫秦好,这次准备跟我女儿一起去南山村。我想着吧,有我在生活上照顾她,她工作肯定能更用心不是。”


    陈露的脸通红通红的,一个劲拽秦好,想让她别说了。


    但秦好根本没觉得不好意思,反而一脸光荣。


    胡翔爽朗一笑,通情达理地点头说:“您的女儿很优秀,有了你的照顾,相信她在工作中一定能心无旁骛。”


    秦好双眼一亮,腰杆都挺直了。


    那表情就像在对陈露说:看见没?省长都认可我了!


    一翻简短的寒暄过后,陈露终于逃跑似的登上了高铁,并让杨柯和秦好互换了座位。


    刚一坐下,秦好就拉着陈露的胳膊,掩不住激动地问:“姑娘,你这次到底是去干啥活呀?怎么连省长都亲自来送行了?”


    陈露无奈地叹了口气:“都跟你说了好几遍了。南山村是抗洪救灾的模范村,上过电视受过表彰的。现在村子要把山里的箭竹林利用起来,急需这方面的技术专家,所以省里就找到我了。”


    “就这?”秦好还是觉得有点难以相信。


    说到底,不就是种竹子嘛,咋还能让省长出面呢。


    她实在是无法理解。


    高铁飞驰,两个小时就抵达了林城。


    一行三人下了车,又马不停蹄地转乘长途客车到瑞安县。


    刚下客车,看见了写有陈露、杨柯名字的接站牌。


    拿牌子的人三十多岁,穿着一身略显拘谨的西装,戴着眼镜,一副标准的基层干部模样。


    这人也看到了陈露他们,赶紧小跑着迎了上来。


    “你们好,你们好,一路辛苦了!”来人热情地接过最重的行李箱,自我介绍道:“我是瑞安县经济发展科的科长,我叫刘由。这次由我负责送你们……三位,去南山村。车就在外面,咱们这就出发吧。”


    陈露点点头,歉意地解释了临时增加一人的事。


    刘由表示理解,反正公务车有两辆,一辆放行李,一辆坐人,多一个也无妨。


    于是三人上了车,向着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南山村出发了。


    车子刚驶出瑞安县,便是一路颠簸。


    “这路一直都这样吗?村里的条件,应该也不太好吧?”秦好扒着前排座椅,忧心忡忡地问刘由。


    刘由推了推眼镜,含糊地回答说:“路的问题,目前正在解决,再往前走一段就不颠了。至于村里的条件嘛,我说再多你们可能也不信,等到了那边,亲眼看看就知道了。”


    秦好撇了撇嘴,很不喜欢刘由这种说话卖关子的性格。


    就在她还想抱怨几句的时候,车子转过一条弯道,眼前的景象顿时让车内众人全都愣住。


    一条崭新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如同一条黑色的缎带,骤然出现在眼前,与身后那坎坷的土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条路明显是新建不久的,标线清晰醒目,宽度足有四车道,在农村显得尤为奢侈。


    道路两旁是整齐的土坡,坡上是新植的草皮和树苗,每隔几十米还竖立着造型简约的太阳能路灯。


    路宽了,视野也开阔了,让远处的山峦和天空都显得格外清晰。


    “我滴妈呀!”秦好最先发出了一声惊叹。“这路咋突然这么好了?这是通到南山村的?”


    “对,这是安总出资新修的南山桃源路。”刘由轻轻挑着眉,好像早就等着这一出了。


    陈露完全没有注意到刘由的表情。


    她这一路都在为“吃苦”做着心理建设,突然看到眼前这宽阔一新的公路,也忍不住坐直了身体,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过去几年,她没少跟着团队下乡研究,可太清楚一条高质量的道路对于偏远山村意味着什么了。


    这不仅仅是交通便利这么简单,更是经济发展潜力的直观体现。


    要想富,先修路,真不是一句顺口溜而已。


    小胖杨柯也激动拿出手机,放下车窗,兴奋地开始录像。


    一边录他还一边配音解说:“我们已经从瑞安出发了,现在这条路直通南山村。你们想象不到吧,全省出名的贫困县、贫困村,现在已经有了这么漂亮的一条路。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村里到底给我们准备了什么样的惊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