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早上醒来,安然惊讶地发现,窗外的瓢泼大雨居然停了。
天空像是被水洗过一样湛蓝,甚至还挂着一道浅浅的彩虹。
这难得的好天气,让他的心情也跟着敞亮起来。
他溜达着下了楼,正好遇到两个刚入职的大学生。
两人立刻站直身体,态度无比恭敬地鞠躬喊了一声:“安总好!”
安然被这阵仗搞得有点纳闷,不知道这俩小子是在玩梗,还是熬夜没清醒。
但他也没深究,只是点点头,提醒两人说:“工作不用太拼,要注意休息,晚上12点之前必须给我睡觉,谁熬夜直接扣奖金。”
“是。”
“我们一定不熬夜。”
“安总您放心!”
两人点头如捣蒜,答应得那叫一个干脆。
目送着安然出了别墅,两人顿时长舒一口气,转身溜进了王钦殿的房间。
确认安然已经走远了,张浩然这才压低声音问:“总监,咱安总这公司真的没问题吗?一晚上,一个多亿进账,还是城隍民俗文化协会打来的,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陈子栋也猛猛点头:“对啊总监,这资金来源也太特别了点。民间协会直接打一个亿过来,就因为安总带着全村人烧纸?这怎么看都不太合理吧?”
王钦殿推了推眼镜,脸上也是一片凝重。
以他多年的财务经验来看,这事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不正常的气息。
巨额资金从名称古怪的机构汇入,业务内容又如此小众且难以量化,这简直是标准的可疑交易特征。
但问题是,他反复核查了所有流程和合同。安然与这个城隍民俗协会确实签有正式的合作协议,内容是提供全面的民俗文化服务支持,条款清晰,发票齐全。从账务处理上看,每一笔都合规合法,完税证明也都没问题,还真挑不出程序上的毛病。
他轻轻咳了两声,看着眼前两个一脸好奇的年轻人,沉声道:“我们的职责,是确保账目清晰、流程合规、依法纳税。既然目前从手续上看,一切都没有问题,那资金来源是否合理,就不是我们需要纠结的重点了。”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记住,做好我们分内的事,如实记账,按时报税。至于县里、市里甚至更高层面的单位会不会关注,会不会来调查,那不是我们该操心的。明白吗?”
两个大学生对望一眼,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太明白。
王钦殿无奈地摇摇头,转身看了眼电脑屏幕上那串惊人的数字,心里也感叹起来。
这里的水,好像深得有点可怕。
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拿起手机,将这笔大额资金流入的情况,如实向县里主管经济的张骏副县长做了报备。
工地那边。
这雨一停,整个南山村就像上紧了发条似的,瞬间忙碌起来。
衡阳建业的工程车队浩浩荡荡开进村。
安然早就跟项目负责人打过招呼了,厂房、办公楼都先放一边,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是给即将转移过来的三万灾民把住的地方先搭起来。
衡阳建业也确实给力,连夜就拿出了方案。
常规盖房肯定来不及,所以工程组借鉴了方舱的建设思路,采用轻钢骨架加防火保温板材的模块化拼装方式,地基做最简单的水泥硬化,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往上拼,内部统一规划成通用标准间,配备简易床铺,再安排集中供水点和卫生设施。
所有材料都预先准备好了,只等雨停。
只用了一上午,小南山以东片荒坡地面,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长”出来一排排整齐的银白色建筑骨架。
过来看热闹的刘满直接惊呆了,激动得瞪大眼睛感叹:“好家伙,这速度真是神了,我活这么大岁数,还是头回见着这么盖房子的!”
傍晚时分。
泥泞的道路上,一支由卡车和长途客车组成的混合车队正颠簸着驶向南山村。
一辆破旧皮卡的后车厢里,几个浑身沾满泥点的村民正唉声叹气。
“哎,这破天,家也回不去了,非得往这山沟沟里跑。”
“说是安置,能安置到哪儿去?还不是挤大帐篷?我这老腰都快睡断了!”
“就是,这雨好像又要下了,晚上睡帐篷,手脚关节都疼,一天天还从早到晚都是方便面,吃得我胃里直泛酸水,这日子可太遭罪了。”
同车的村长叹了一口气,不得不开口安抚:“都少说两句吧!县里也不容易,天灾这东西谁能整得了?赶上了就只能认倒霉,起码现在咱还有地方躲,还有东西吃,总比在水里泡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强吧?都知足点吧。”
这话一出,众人都没了动静,但心里头的怨气却并没有消减多少。
太阳还没西沉,乌云就吞没了晚霞,雨很快又下起来了。
当车辆绕过最后一个山坳,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让车厢里的灾民纷纷睁大了双眼。
没有想象中的山坡帐篷,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片在雨幕中闪烁着银色光芒排列整齐的建筑群。
“这……这是啥?”
“好像是房子。”
“给我们住的吗?”
“这啥时候建起来的?”
车里顿时议论纷纷。
很快,车队在专人引导下来到停车场。
村民们一脸懵地下了车,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向那些银白色的板房。
推开虚掩的房门,里面的陈设更是让人们惊得合不拢嘴。
不是冰冷的沙土地,是干净的地板革。不是拥挤的大通铺,是分成小隔间,床上还铺着崭新被褥。每个区域都配有独立的照明灯,甚至还有简单的桌椅。更让人们难以置信的是,不远处就有集中的洗漱区和厕所,据工作人员说,还能供应热水。
“这……这是给咱们住的?”
“对,就是给你们准备的,条件艰苦了点,先凑合一下,等雨停了我们会来建更好的宿舍楼。”一名衡阳建业的工作人员郑重回答道。
众人听到这话,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回应了。
这条件原来也算艰苦吗?
所以,之后还能住更好的房子?
这时,忽然有人指着远处惊呼道:“你们看那边!”
其实不用他喊,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在银色板房的中心区域,停着几辆大型餐车,几个厨师正在忙碌炒菜,大雨都压不住那浓郁的饭菜香。
连着吃了好几天泡面了,终于有一顿像样饭菜,所有人都不争气地吞咽起了口水。
一路上,大家各种抱怨,而此时此刻,人们脸上的愁苦和怨气已经全部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惊喜与宽慰。
“这条件,好像还不错呀。”之前抱怨最凶的一个中年汉子咧嘴笑道。
老村长也是长舒一口气,“都跟你们说了,要知足,要感恩。现在都别抱怨了,全都听指挥,找自己的住处,回头人家老板安排咱们干啥活,都多出出力,别让南山村的人觉得咱们松江乡的都是不好伺候的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