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李建斌,《北京晚报》的实习记者。今天只是路过,想进来吃顿便饭。
可当他看完这个故事,他那作为记者的敏锐直觉,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了!
一个出身底层、曾被邻里欺负的厨子,通过自身奋斗和对妻子的爱,不仅改变了命运,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餐饮品牌,甚至定义了一种新的消费文化!
这里面有个人奋斗,有浪漫爱情,有商业创新,还有时代精神!
这哪里是一个饭馆的宣传册?这分明是一个已经写好了大纲的,绝佳的头版新闻题材啊!
李建斌再也坐不住了,他放下册子,一把抓起自己的帆布包,快步冲向了柜台。
“同志,您好!”他扶了扶眼镜,对着一脸忙碌的林晓雅急切地问道,“请问,你们老板在吗?我想采访他!”
林晓雅抬头,看见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他手里捏着一本饭馆的故事册,呼吸有些急促。这人不像来吃饭的。
“采访我们老板?”林晓雅心里有了防备。
这个年代,记者不是随便见的人。她不清楚这人的来意。
“你是哪个单位的?”林晓雅问话。
李建斌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红皮工作证,递过去:“同志你好,我叫李建斌,《北京晚报》的记者。我没有恶意,我被你们饭馆的故事打动了!我觉得何师傅的经历,值得报道!这对你们饭馆,是好事!”
《北京晚报》的记者。
林晓雅心里一跳。这可是京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如果能上报,影响力就大了。
她不敢自己做主,对李建斌说:“你稍等,我得去问问我们老板。”
她穿过大厅,跑到后院。何雨柱和冉秋叶正在看那张新画的符号图。
“老板!冉老师!出事了!”林晓雅跑过来。
“怎么了?慌张什么。”何雨柱放下图纸。
“外面来了个记者!是《北京晚报》的,看了咱们的故事,要采访你!”林晓雅把话说完。
何雨柱皱起眉头。
“记者?采访我?”他第一反应是拒绝,“不见!我一个厨子,有什么好采访的?咱们安稳做生意,别招惹麻烦。”
他不想出风头。过去的经历让他明白,人出了名,是非就多。
“可是老板,这可是《北京晚晚报》!”林晓雅急了,“登一篇报道,比咱们发一万份宣传册都管用!”
“管用是管用,风险也大。”何雨柱摇头,“话说多了容易错。万一哪句没说对,被人抓住,好事就变坏事了。”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冉秋叶开了口。
“雨柱,我觉得,可以见一见。”
何雨柱看向她。
冉秋叶走到他身边,帮他整理衣领,说:“晓雅说得对,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刚确定了符号和故事,现在需要一个喇叭,把我们的声音传出去。”
她看着何雨柱,继续说:“你不是想让全京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何氏菜馆吗?报纸,是现在最快,也最有分量的途径。而且,你怕什么呢?我们做的事情光明正大,说的都是实话,讲的都是自己的故事。这没什么好怕的。”
“你只要记住,你不是在接受审问。你是在跟全京城的人,分享你对做菜的热爱,分享我们这个家的故事。这是一件好事。”
冉秋叶的话,让何雨柱心里的顾虑消失了。
是啊,自己怕什么?
自己有系统,有手艺,有冉秋叶,还有林晓雅。自己的故事,光明正大。
格局要打开。
一个只想闷声发财的厨子,做不成餐饮帝国的皇帝。
“好!”何雨柱的腰杆挺直,“秋叶说得对!见!不但要见,我还要好好跟他聊聊!”
他转头对林晓雅说:“去,把李记者请到总店二楼最好的包间,上最好的茶!我换件衣服就过去!”
十分钟后,二楼“观澜阁”包间。
李建斌坐在椅子上,心里有些不安。他没想到对方这么重视,直接把他请到不对外开放的包间。
门开了,何雨柱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衬衫走进来。他身后跟着冉秋叶。
“李记者,久等了。”何雨柱伸出手。
李建斌站起来,和他握手。他感觉对方的手掌宽厚有力。
“何师傅,你好!冉老师,你好!”李建斌说,“打扰了,请见谅!”
“坐吧,别客气。”何雨柱示意他坐下,自己在主位坐定。
简单的问候后,李建斌打开笔记本,采访开始。
“何师傅,我看了店里的小册子,很感动。你能具体讲讲,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改变,并且开创‘药食同源’这个理念的吗?”
何雨柱看了一眼身边的冉秋叶,后者对他点头。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其实不复杂。我就是个厨子,以前想的是把菜炒好,把肚子填饱。后来我遇到了我爱人。”他直接讲起过去,“她那时候身体不好,我就琢磨,怎么能让她吃得好一点,吃得健康一点。我开始翻那些医书,研究食材的性味。我发现,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很有讲究。我们平常吃的葱姜蒜、红枣枸杞,本身就是药材。所谓‘药食同源’,不是我发明的,是老祖宗告诉我们的道理,我只是把它捡起来,用在了我的菜里。”
他的话很实在。
李建斌的笔在纸上记录,他感觉这不是背稿子,是一个男人心里的话。
“那您的经营理念呢?现在何氏菜馆的会员制度在京城反响很大,很多人都说您有商业头脑。”
“商业头脑我谈不上。”何雨柱笑了,“我只认一个死理:做生意,跟做人一样,得讲良心。客人花钱来吃饭,不能糊弄人家。我的会员卡,分‘听雨轩’、‘观澜阁’、‘问鼎楼’,名字花哨,但核心就一个,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你常来,是看得起我,我给你打折,送你菜,是我的心意。人心换人心,就这么简单。”
李建斌越听心里越惊讶。
他本以为何雨柱只是个手艺好的厨师。现在看来,对方的见识和格局,超出他的想象。
“何师傅,您的菜馆现在很成功。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李建斌追问。
“规划谈不上。”何雨柱说,“但我想做一件事。我想让我的菜,味道永远不变。不管是我做,还是我的徒弟做,一道红烧肉,味道必须一样。这叫标准。以后店开多了,走到哪,都是这个味。这才是牌子。一个让大家信得过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