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章、识破胡巧英的计谋

作者:开滴滴的卢师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徐彩凤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边的陆雨薇,声音刚好能让周围几个人听见。


    “你瞅瞅,人家不愧是支书的千金,磨洋工都磨得理直气壮,工分照样一分不少。”


    陆雨薇拉了她一下,低声道:“少说两句,眼不见为净,咱们干好自己的活儿。”


    话音刚落,胡巧英就走了过来,看向徐彩凤:“徐彩凤,我刚在那边林子里瞧见一片野木耳,长得可好了,咱俩去摘点?”


    陆雨薇一听,立刻警惕起来,下意识地就想跟过去:“我也去帮忙。”


    胡巧英哪能让她坏了好事,脸当场就拉了下来,跟训斥长工似的。


    “你去做什么?这柴火不嫌多,你还想偷懒?下个月就该下雪了,不多备点柴,冬天喝西北风去啊!”


    这话倒也在理。


    去年冬天,就是因为柴火备得足,知青点的人才没挨冻。


    可上午才发生过锄头那档子事,陆雨薇怎么也不信她会安好心,担忧地看向徐彩凤。


    徐彩凤却冲她安抚地拍了拍手背。


    正好,她也不想把陆雨薇牵扯进来。


    她倒要看看,这个恋爱脑的蠢女人,到底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好啊。”


    在陆雨薇担忧的目光中,徐彩凤干脆地应了一声,放下柴刀,从旁边拿起一个背篓挎在肩上,不紧不慢地跟上了胡巧英。


    两人一前一后,钻进了林子。


    越往里走,光线越暗。


    胡巧英特意绕了个圈,眼看离陷阱不过十几步远。


    胡巧英嘴里发出一声夸张的“哎哟”!


    她身子一歪,顺势坐到了地上,抱着脚踝哼唧起来。


    “哎呀,我的脚崴了,疼死我了……”


    她指着前方不远处:“木耳就在那边,你过去摘吧,我在这儿歇会儿,找点草药敷一下。”


    徐彩凤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她的眼神好,一眼就看见了树干上那肥厚的黑木耳。


    可紧接着,她的目光就被地面吸引了。


    一堆枯枝败叶堆的异常突兀,像是有人刻意为之。


    在农村待了两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猎户们设陷阱捕野物的手段,她听过不止一次。


    这个胡巧英……心思竟歹毒至此!


    徐彩凤脸上不动声色,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根手臂粗细的木棍,嘴里故作担心地念叨:“这林子里草这么深,别蹿出条蛇来。”


    她没急着往前,反而慢悠悠地用棍子在身前的草地上,这里敲敲,那里捅捅,一步三试探。


    坐在地上的胡巧英看得心里直骂娘。


    这个贱人,心眼怎么这么多!


    明晃晃的木耳在那儿,走快两步会死吗?


    她不会是看出来了吧?


    转念一想,她又镇定了下来。


    发现了又怎么样?我死不承认,就说是村里的猎户布置的,她能把我如何?


    徐彩凤已经走到了那堆可疑的落叶前。


    胡巧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徐彩凤举起木棍,对着那堆枯叶的中心,看似随意地戳了下去。


    “哗啦——”一声轻响。


    枯枝败叶瞬间塌陷,深约两米的洞,赫然出现在眼前!


    尘土飞扬,带着一股腐烂的泥土气息。


    徐彩凤敛下眼眸,压住心里的怒火。


    原来如此,胡巧英可能想让她掉进去,然后自己一个人回去,让她在白山上待一晚。


    她本来不想搞事,只想安安心心的这里待着,等一个回城的机会。


    可别人欺负到了头上,她也不是吃素的,想让她吃这个闷亏,门都没有。


    徐彩凤回过头,乌黑的眸子静静地看着胡巧英,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巧英啊,你说我今天的运气,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好运呢,是碰上这么个大坑,我眼尖,没一脚踩进去。”


    “不好的是,为啥来摘木耳的路上,刚好有一个陷阱,好像是为人特意量身定做的。”


    她顿了顿,好整以暇看着胡巧英。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特意带我来这儿,就盼着我掉下去,好啃一嘴泥呢。”


    这话一出,胡巧英那张假装痛苦的脸,一下就僵住了。


    她心里发慌,声音都带上了颤音。


    “你,你胡说八道什么!”


    “我刚过来解手,顺道看见的木耳。一个人摘不完,才好心叫你帮忙的。”


    她指天发誓,演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我走的是旁边那条小路,哪知道这里有个坑!”


    只是那紧紧攥成拳头、指节都发白了的右手,彻底出卖了她心底的慌乱。


    在家人面前,她一直是懂事的好女儿,一定不能让爹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


    徐彩凤嗤笑一声,那笑声里,三分凉薄,七分讥讽。


    “你着什么急?我又没指名道姓,说这坑是你挖的。”


    “我送你一句话,老祖宗传下来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是包不住火的。”


    说完,她不再看胡巧英那张青白交加的脸,径直走到那棵长着木耳的朽木旁。


    她开始摘木耳,趁胡巧英愣神的功夫,眼疾手快地挑了几朵最肥厚的,飞快地塞进了自己打了补丁的裤子口袋里。


    这年头,谁还没点藏私的本事?


    背篓里的木耳的上交到村里,由会计和另外两个村民一起拿到县里换粮食。


    冬天时间长,老是吃土豆,红薯,萝卜、白菜之类的,会让人腻。


    留下来的木耳,可以带回知青点,晒干后炒菜吃,改善一下伙食。


    胡巧英也回过神来,从地上拔了把草药,胡乱在脚踝上揉了揉,便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也开始闷头摘木耳。


    两个人之间隔着三步远,谁也不搭理谁。


    只有指尖划过木耳,发出“簌簌”的轻响。


    九月的木耳,喝足了雨水,长得肉质饱满,黑亮肥厚。


    徐彩凤专挑大的摘,那些指甲盖大小的,她都留着,这是给山神爷留的种,过些日子,又能长出一茬新的。


    山里宝贝多,靠山吃山,这话一点不假。


    比起那些被分到光秃秃盐碱地的知青,能在白山脚下,好歹混个半饱,已经是天大的福分。


    人嘛,还是得学会知足。


    两人带着满满两大背篓的木耳,一前一后地回到了山脚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