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救了一只紫貂

作者:开滴滴的卢师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志刚说这话是有底气的。


    原主虽然是个混球,但从小在山里野大,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布陷阱捉野鸡野兔,这些本事全都精通。


    凭借前世跑外卖的吃苦精神,赵志刚就不信自己不能在这七零年代混出个人样来。


    有了兄弟的支持,赵志刚立刻开始分工。


    “国庆,你爹不是有杆老猎枪吗?明天你把它偷偷带上,再从你爹那摸点钢珠子。万一咱们运气好,碰上头野猪,也不至于抓瞎。”


    他又转向王勇:“勇子,你下套的手艺是咱们村里一绝,明天多做几个套子,专门套野鸡。”


    “另外,把家里的背篓、锄头等家伙都带上,咱们路上说不定还能挖到老山参!”


    一听说老山参,李国庆和王勇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这玩意儿要是挖到一根品相好的,拿到黑市上,那价钱可高了。


    赵志刚继续说道:“现在是九月底,正是放山挖参的好时候。”


    “咱们人是单数,也合规矩。明天进山前,记得到山神庙那拜拜。”


    拉帮入山,人数要是单数,这是祖辈留下来的规矩。


    入山前得备好干粮和水以及挖参的工具--镐头、小刀、斧子、鹿骨针、红绳、油布。


    进山前要敬拜山神,祈求神明保佑一切顺利。


    赵志刚把进山的一些讲究和注意事项都交代了一遍,听得李国庆和王勇一愣一愣的,觉得今天的好兄弟哪哪都怪,脑子里装的东西比以前也多了。


    安排好一切,三人约定了第二天六点在村口老槐树下集合,便各自回家,养精蓄锐。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赵志刚就一骨碌从炕上爬了起来。


    昨晚他跟家里说了要上山,老娘周桂英二话不说,连夜给他发了白面,天不亮就起来蒸了六个雪白喷香的大馒头,用布包得严严实实,其他人一个都没有。


    临出门前,周桂英还专门用辣椒面炒了一些酸菜,塞进一个罐头瓶里,一起放进了赵志刚的背篓。


    嘴里念叨着:“山上凉,别冻着饿着,注意安全。”


    赵志刚心里暖烘烘的,把背篓背好,大步流星地走向村口。


    等他到老槐树下时,李国庆和王勇已经到了。


    先拜山神,插上三柱香,又认真磕了头。


    赵志刚从背篓里掏出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一人分了一个。


    “先垫垫肚子,不然待会儿没力气爬山。”


    王勇捧着又白又软的大馒头,眼睛都直了,不好意思地说:“刚子哥,还是婶子疼你。我就带了几个玉米窝窝头,中午分给你们吃。”


    李国庆没那么多讲究,张嘴就啃了一大口,腮帮子鼓鼓囊囊地含糊道:“咱们兄弟谁跟谁,有福同享,有肉同吃!”


    他拍了拍自己身后的背篓,得意扬扬地显摆:“放心,饿不着。我揣了三个煮鸡蛋,还有我娘烙的葱油卷饼,管够!”


    三个人当中,李国庆家条件最好。


    李国庆他爹是村长,家里三个哥哥加上他爹,足足四个壮劳力,工分挣得多,自然吃得也比别家好些。


    王勇有个姐姐,比大他一岁。


    王勇3岁那年,他爹王二狗娶了后娘,又生了两个儿子。


    虽然后娘没有虐待他们姐弟,可要说对他们有多好,那也不会,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


    三人就着晨光,几口解决了早饭。


    养育了杏花村几代人的白山,在他们眼中,不只是童年玩乐的场所,更是一座等待被挖掘的巨大宝库。


    三人从小就跟着大人上山,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回村的路,对这里的环境熟悉得就像自家后院。


    深秋的白山,美得像一幅泼了重彩的油画。


    枫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团烧得正旺的火焰,桦树的叶子则是一片耀眼的金黄。


    脚下踩着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松松软软,像是踩在了地毯上。


    一路走来,三人也没闲着,爬上树摘了不少山核桃和松子。


    这可都是好东西,炒熟了嘎嘣脆,香得很。


    李国庆一边说着,一边警惕地四下张望。


    “刚子,咱们再往里走走?外围这些都是被人捡剩下的,好东西都在里头呢。”


    赵志刚点点头,耳朵里传来一阵轻微的“悉悉索索”声,还夹杂着几不可闻的呜咽。


    他伸出右手,食指竖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李国庆和王勇立刻会意,一动不动,连呼吸都放轻了。


    赵志刚侧耳倾听,山风吹过树梢的声音里,细微的动静断断续续。


    他屏息凝神,一分钟后,目光锁定在了左前方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


    冲两人使了个眼色,赵志刚猫着腰,拨开挡路的枝叶,慢慢朝那边摸了过去。


    走了不到两分钟,一处伪装得极好的陷阱出现在三人眼前。


    是个挖得挺深的土坑,上面盖着树枝和落叶。


    刚才的声音,正是从坑底传来的。


    坑里,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正焦急地转着圈,发出“吱吱”的哀鸣。


    赵志刚定睛一看,好家伙,居然是一只漂亮的小紫貂!


    这玩意儿可是正经的关东三宝之一,一张品相好的貂皮,在黑市上能卖二百多块钱,再过几十年,更是天价。


    小紫貂的一条后腿被捕兽夹死死咬住,鲜红的血染红了周围一圈的皮毛,看着就疼。


    李国庆两眼放光,兴奋的声音都变调了。


    “我操,紫貂!”


    “刚子,这皮剥下来,顶咱们一年的工分。”


    说着,他已经利索地从背后摘下了老猎枪,拉开枪栓,准备给这小东西一个痛快。


    “等等!”赵志刚猛地抬手,按住了李国庆的枪管。


    他想起了自己的见义勇为系统……救这种有灵性的小动物,算不算见义勇为?会不会也有积分和奖励?


    赵志刚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他斜了李国庆一眼,撇撇嘴:“国庆,瞧你那点出息。这小东西的毛都没长齐呢,剥了皮能值几个钱?


    李国庆一愣:“那咋办?总不能放了吧?”


    “放了多可惜。”赵志刚凑过去,探头看了看坑底那双惊恐又水汪汪的眼睛,心里一软,嘴上却依旧是那副吊儿郎当的语气。


    “不如这样,给我吧。我看这小玩意儿挺机灵,带回去养着玩,解解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