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作,就不合作,弄个渔业公司,也不错。”
“那以后,我要是看上渔船,就先买下来。”
“我吃不下的,再通知你。”
江华也没有在意,既然张向东不愿意跟他合伙一起买渔船,那他就自己买。
钱留在家里,也不可能生钱,只有花出去,才能赚更多的钱。
以前不想买更多渔船,是因为渔船赚的钱和买渔船花的钱,不成比例。
买一条渔船,除去各种开销,最起码要两三年才有可能把本钱赚回来。
现在不一样,跟着张向东去了一趟舟市,又去了一趟深海,就已经赚出好几条渔船的钱了。
“行,你先给自己买。”
“我要先去订一条大点的收鲜船。”
“不然的话,等你买了渔船,我这条船,两天一趟,都不一定能把货全都拉回来。”
“有的渔获,还必须要极速冷冻才更加新鲜。”
“这条渔船,也没有这个功能。”
张向东现在已经有五条船,再加上县里船厂的一条,就是六条。
他还要再买一条收鲜船,最起码要花三四十万,暂时也没有更多钱去买大渔船。
至于二十米的小渔船,他已经有些看不上了。
就拿这一次开出去的这几条船来说,上面连个给渔民好好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在海上飘个十天半个月,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要是待时间长了,船工们,肯定受不了。
“靠。”
“你要买新的收鲜船?这一条可得几十万呢,你不会真要去银行借钱吧?”
江华好奇的询问道。
“借个屁的钱,建造一条三十多米的收鲜船,最起码要十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我现在去订船,只需要交百分之三十的定金。”
“撑死也就十几万,上次的沙丁鱼,加上这次的大黄鱼,基本上,就已经够了。”
“到过年这段时间,只要能有一半的时间出海,怎么不得再赚一些钱。”
“还有小杂鱼干厂,每天也能赚不少,凑一凑,等明年交船的时候,即便是还会差一些,也不会差多少。”
张向东前两天弄的沙丁鱼,除去成本,加上沙丁鱼干赚的钱,最少有十万。
这一次,又到手了六万多块钱,除去给江华的渔获钱,还能剩下小五万块钱。
加起来就是十五万,家里还有几万的存款,有这些钱,完全足够他去订一条三十五六米的大收鲜船。
只是,现在想要说服王秀兰,双胞胎姐妹,有些让他头疼。
继续先斩后奏,又不太好。
真要这么做了,肯定会让王秀兰和双胞胎姐妹,以及其他几个女人担心。
干活都会变得更加卖力。
“牛逼,你这才出海多久,都比我有钱了。”
“东叔,要不,收鲜船就带我一起吧,这样你压力也会小一些。”
“你看这样行不行,收鲜船,我跟你出一样的钱,就要四成……”
“不,三成,三成股就行。”
“而且,这条船完全由你做主,我只要分红。”
江华越听越是心惊,越听越是难以置信。
他可是专门了解过张向东的情况。
第一次找他的时候,都还只有一条十米的小破船。
这才三个来月,就赚了几十万,已经比得上人家干得好的渔业公司两三年的收入了。
而且还得是有十几条二十米以上大船的渔业公司。
有些小一些的渔业公司,只有一两条,或者两三条船的渔业公司,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出了事,还得赔钱。
县里解散的渔业公司,都是因为船工在海上出事,导致开不下去。
要么就是国营的渔业公司,给船工开工资低,人船工都不好好干,导致渔业公司不断亏损,只能把渔船卖掉。
渔民,想要赚钱,并没有那么容易。
今年下半年还好,雨水少,出海的时间也长。
往年,一个月能有半个月好天气就不错了,秋冬季节,经常是阴雨绵绵。
渔民出海的次数都有限。
有的时候,半年可能都出不了一个月的海。
这种情况下,渔业公司还要支付船工钱,要是运气差点,每一次出海,得到的渔获都不多的情况下,肯定是亏本。
张向东敢给船工这么高工资,是因为他有着别人不具备的先知先觉能力。
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快人一步。
“不用,你要想买的话,也可以自己买。”
张向东说完,又觉得江华说的方法,还是比较可行,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确定,你只要分红,买了船一切都是我说了算?”
“对,我只要分红,买了船,都是你说了算。”
江华肯定地点点头。
他们都是海边人,十分笃信海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这些有海运的人,跟没有海运的人,完全不一样。
有海运的人,都是鱼找人,不是人找鱼。
海运差的人,哪怕是碰到鱼群,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
“那我给你说一种方案,你看看你能不能接受。”
“收鲜船还是我自己买,然后从你这里借钱。”
“借的钱,按照收鲜船的收入二成进行分红。”
“分红年限是十年,十年后,我再把你这次的本金还给你。”
张向东给出了一个他觉得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
“那你要借多少钱?”
江华稍微沉思了片刻,才开口询问道。
“二十万。”
“不管这条收鲜船,多少钱购买,你拿二十万出来,都给你按照两成分红算。”
张向东伸出两根手指头,在江华面前晃了晃。
“靠,你要买多大的收鲜船?”
江华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
“最少三十五六米的钢制收鲜船,配备现在最先进的设备。”
“这条船,造价,应该不会低于四十五万。”
“甚至有可能达到五十万。”
“而且,我现在也不用你立马拿出二十万,你可以先给六万,剩下的十二万,等交船的时候,再给。”
“如果这条船需要五十万的话,相当于你出了船的四成钱,我出六成,其他的事情全都我来做,给你二成分红十年,你肯定是赚的。”
“并且,我可以给你个保底,每年最少有三万的分红。”
“如果分红达不到三万,我给你补到三万。”
“超过三万的分红,有多少给你多少。”
张向东给这个保底,也不算离谱,现在存银行,存五年的都有八点多利息。
等过几年,最高能涨到十二。
他给三万的保底分红,相当于每年百分之十五的利息,并不算高。
当然,正常来说,他弄一条三十多米的收鲜船,一年下来也不止赚十五万。
多的话,一年赚百八十万都有可能。
“好,这钱我借了。”
“但是这个分红的年限,要给我提升到十五年,十五年以后,你也不用再还我本钱。”
江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倒是不傻。”
“算了,我吃点亏,就吃点亏。”
张向东稍微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跟江华合伙,他就能更好地说服王秀兰和双胞胎姐妹,同时,还能省下一部分钱,去买三十米以上的大渔船。
早一点买,价格还能便宜一些。
不管怎么算,他都是赚。
“你吃个屁的亏。”
“老子吃亏才对。”
“希望你别让老子失望,要是赚不到钱,我天天跑你家里来,蹭吃蹭喝。”
江华恶狠狠的说道。
“随便你过来吃。”
“我就是天天给你弄海鲜,也吃不穷我。”
张向东拿出一根烟,递给江华,开玩笑的说道。
“既然已经把这事儿定下来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定船,这事儿,宜早不宜迟。”
“如果是去国营船厂,咱们还得提前找关系,要不然,等到后年,船都不一定能定下来。”
江华接过烟,拿出火柴点燃,美美的吸了一口,随后便猛烈地咳嗽了起来,没好气的说道:“操,你都这么有钱了,就不能买点好烟,还他娘的抽一两毛钱的烟,你还真是不挑剔。”
说完,他便把烟直接给丢掉,自己从兜里拿出一盒华子。
“真是难伺候,抽个烟还挑三拣四。”
“你倒是给我一根啊。”
张向东从江华手中抢过烟盒,给自己拿了一根,顺手便把烟放到了自己的口袋,“等我带着其他船工出海回来,就去船厂看船。”
“三十多米的收鲜船,必须要去省会,你要是能找到关系的话,就帮忙找找关系。”
“早点把船弄好,咱们也能早点赚钱。”
“阿东,你这是占便宜没够,连一盒烟都不放过。”
“那我去问问,看看能不能插个队。”
“实在不行,就只能去集体造船厂了,咱们省里有个集体的大造船厂,听说比国营造船厂技术还要好,路子也很野。”
“就是价格稍微要高一些。”
江华看着张向东有些不确定的说道:“一条三十五六米的收鲜船,最少四五十万,真要在短时间内弄好,你确定你能弄到这么多钱吗?”
“你这是看不起谁。”
“加上你这二十万,我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把剩下的钱,全部赚回来。”
“你放心大胆地去打听情况,找关系。”
张向东十分霸气的说道。
他这两天赚的钱,加上家里的存款,都有二十多万了,哪怕渔船需要五十万,剩下的这些钱,他运气好的话,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就能赚回来。
“那就行,我回去休息休息,就帮你打听。”
“在你下次回来的时候,保证给你打听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我这也是上了你的当了。”
“竟然真的傻傻地答应了借给你二十万,只要两成分红。”
江华话虽然这么说,心中却还是很满意这种方式。
什么都不用干,还不用承担风险,就能拿到两成分红,比他自己想的方式还要省心。
这种事儿,他恨不得多来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