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7章 另类的合作方式

作者:火锅配烧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合作,就不合作,弄个渔业公司,也不错。”


    “那以后,我要是看上渔船,就先买下来。”


    “我吃不下的,再通知你。”


    江华也没有在意,既然张向东不愿意跟他合伙一起买渔船,那他就自己买。


    钱留在家里,也不可能生钱,只有花出去,才能赚更多的钱。


    以前不想买更多渔船,是因为渔船赚的钱和买渔船花的钱,不成比例。


    买一条渔船,除去各种开销,最起码要两三年才有可能把本钱赚回来。


    现在不一样,跟着张向东去了一趟舟市,又去了一趟深海,就已经赚出好几条渔船的钱了。


    “行,你先给自己买。”


    “我要先去订一条大点的收鲜船。”


    “不然的话,等你买了渔船,我这条船,两天一趟,都不一定能把货全都拉回来。”


    “有的渔获,还必须要极速冷冻才更加新鲜。”


    “这条渔船,也没有这个功能。”


    张向东现在已经有五条船,再加上县里船厂的一条,就是六条。


    他还要再买一条收鲜船,最起码要花三四十万,暂时也没有更多钱去买大渔船。


    至于二十米的小渔船,他已经有些看不上了。


    就拿这一次开出去的这几条船来说,上面连个给渔民好好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在海上飘个十天半个月,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要是待时间长了,船工们,肯定受不了。


    “靠。”


    “你要买新的收鲜船?这一条可得几十万呢,你不会真要去银行借钱吧?”


    江华好奇的询问道。


    “借个屁的钱,建造一条三十多米的收鲜船,最起码要十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我现在去订船,只需要交百分之三十的定金。”


    “撑死也就十几万,上次的沙丁鱼,加上这次的大黄鱼,基本上,就已经够了。”


    “到过年这段时间,只要能有一半的时间出海,怎么不得再赚一些钱。”


    “还有小杂鱼干厂,每天也能赚不少,凑一凑,等明年交船的时候,即便是还会差一些,也不会差多少。”


    张向东前两天弄的沙丁鱼,除去成本,加上沙丁鱼干赚的钱,最少有十万。


    这一次,又到手了六万多块钱,除去给江华的渔获钱,还能剩下小五万块钱。


    加起来就是十五万,家里还有几万的存款,有这些钱,完全足够他去订一条三十五六米的大收鲜船。


    只是,现在想要说服王秀兰,双胞胎姐妹,有些让他头疼。


    继续先斩后奏,又不太好。


    真要这么做了,肯定会让王秀兰和双胞胎姐妹,以及其他几个女人担心。


    干活都会变得更加卖力。


    “牛逼,你这才出海多久,都比我有钱了。”


    “东叔,要不,收鲜船就带我一起吧,这样你压力也会小一些。”


    “你看这样行不行,收鲜船,我跟你出一样的钱,就要四成……”


    “不,三成,三成股就行。”


    “而且,这条船完全由你做主,我只要分红。”


    江华越听越是心惊,越听越是难以置信。


    他可是专门了解过张向东的情况。


    第一次找他的时候,都还只有一条十米的小破船。


    这才三个来月,就赚了几十万,已经比得上人家干得好的渔业公司两三年的收入了。


    而且还得是有十几条二十米以上大船的渔业公司。


    有些小一些的渔业公司,只有一两条,或者两三条船的渔业公司,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出了事,还得赔钱。


    县里解散的渔业公司,都是因为船工在海上出事,导致开不下去。


    要么就是国营的渔业公司,给船工开工资低,人船工都不好好干,导致渔业公司不断亏损,只能把渔船卖掉。


    渔民,想要赚钱,并没有那么容易。


    今年下半年还好,雨水少,出海的时间也长。


    往年,一个月能有半个月好天气就不错了,秋冬季节,经常是阴雨绵绵。


    渔民出海的次数都有限。


    有的时候,半年可能都出不了一个月的海。


    这种情况下,渔业公司还要支付船工钱,要是运气差点,每一次出海,得到的渔获都不多的情况下,肯定是亏本。


    张向东敢给船工这么高工资,是因为他有着别人不具备的先知先觉能力。


    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快人一步。


    “不用,你要想买的话,也可以自己买。”


    张向东说完,又觉得江华说的方法,还是比较可行,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确定,你只要分红,买了船一切都是我说了算?”


    “对,我只要分红,买了船,都是你说了算。”


    江华肯定地点点头。


    他们都是海边人,十分笃信海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这些有海运的人,跟没有海运的人,完全不一样。


    有海运的人,都是鱼找人,不是人找鱼。


    海运差的人,哪怕是碰到鱼群,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


    “那我给你说一种方案,你看看你能不能接受。”


    “收鲜船还是我自己买,然后从你这里借钱。”


    “借的钱,按照收鲜船的收入二成进行分红。”


    “分红年限是十年,十年后,我再把你这次的本金还给你。”


    张向东给出了一个他觉得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


    “那你要借多少钱?”


    江华稍微沉思了片刻,才开口询问道。


    “二十万。”


    “不管这条收鲜船,多少钱购买,你拿二十万出来,都给你按照两成分红算。”


    张向东伸出两根手指头,在江华面前晃了晃。


    “靠,你要买多大的收鲜船?”


    江华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


    “最少三十五六米的钢制收鲜船,配备现在最先进的设备。”


    “这条船,造价,应该不会低于四十五万。”


    “甚至有可能达到五十万。”


    “而且,我现在也不用你立马拿出二十万,你可以先给六万,剩下的十二万,等交船的时候,再给。”


    “如果这条船需要五十万的话,相当于你出了船的四成钱,我出六成,其他的事情全都我来做,给你二成分红十年,你肯定是赚的。”


    “并且,我可以给你个保底,每年最少有三万的分红。”


    “如果分红达不到三万,我给你补到三万。”


    “超过三万的分红,有多少给你多少。”


    张向东给这个保底,也不算离谱,现在存银行,存五年的都有八点多利息。


    等过几年,最高能涨到十二。


    他给三万的保底分红,相当于每年百分之十五的利息,并不算高。


    当然,正常来说,他弄一条三十多米的收鲜船,一年下来也不止赚十五万。


    多的话,一年赚百八十万都有可能。


    “好,这钱我借了。”


    “但是这个分红的年限,要给我提升到十五年,十五年以后,你也不用再还我本钱。”


    江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倒是不傻。”


    “算了,我吃点亏,就吃点亏。”


    张向东稍微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跟江华合伙,他就能更好地说服王秀兰和双胞胎姐妹,同时,还能省下一部分钱,去买三十米以上的大渔船。


    早一点买,价格还能便宜一些。


    不管怎么算,他都是赚。


    “你吃个屁的亏。”


    “老子吃亏才对。”


    “希望你别让老子失望,要是赚不到钱,我天天跑你家里来,蹭吃蹭喝。”


    江华恶狠狠的说道。


    “随便你过来吃。”


    “我就是天天给你弄海鲜,也吃不穷我。”


    张向东拿出一根烟,递给江华,开玩笑的说道。


    “既然已经把这事儿定下来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定船,这事儿,宜早不宜迟。”


    “如果是去国营船厂,咱们还得提前找关系,要不然,等到后年,船都不一定能定下来。”


    江华接过烟,拿出火柴点燃,美美的吸了一口,随后便猛烈地咳嗽了起来,没好气的说道:“操,你都这么有钱了,就不能买点好烟,还他娘的抽一两毛钱的烟,你还真是不挑剔。”


    说完,他便把烟直接给丢掉,自己从兜里拿出一盒华子。


    “真是难伺候,抽个烟还挑三拣四。”


    “你倒是给我一根啊。”


    张向东从江华手中抢过烟盒,给自己拿了一根,顺手便把烟放到了自己的口袋,“等我带着其他船工出海回来,就去船厂看船。”


    “三十多米的收鲜船,必须要去省会,你要是能找到关系的话,就帮忙找找关系。”


    “早点把船弄好,咱们也能早点赚钱。”


    “阿东,你这是占便宜没够,连一盒烟都不放过。”


    “那我去问问,看看能不能插个队。”


    “实在不行,就只能去集体造船厂了,咱们省里有个集体的大造船厂,听说比国营造船厂技术还要好,路子也很野。”


    “就是价格稍微要高一些。”


    江华看着张向东有些不确定的说道:“一条三十五六米的收鲜船,最少四五十万,真要在短时间内弄好,你确定你能弄到这么多钱吗?”


    “你这是看不起谁。”


    “加上你这二十万,我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把剩下的钱,全部赚回来。”


    “你放心大胆地去打听情况,找关系。”


    张向东十分霸气的说道。


    他这两天赚的钱,加上家里的存款,都有二十多万了,哪怕渔船需要五十万,剩下的这些钱,他运气好的话,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就能赚回来。


    “那就行,我回去休息休息,就帮你打听。”


    “在你下次回来的时候,保证给你打听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我这也是上了你的当了。”


    “竟然真的傻傻地答应了借给你二十万,只要两成分红。”


    江华话虽然这么说,心中却还是很满意这种方式。


    什么都不用干,还不用承担风险,就能拿到两成分红,比他自己想的方式还要省心。


    这种事儿,他恨不得多来几次。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