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这就是你说的超级大黄鱼?”
“你这是抓到大黄鱼祖宗了吗?”
“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大黄鱼……”
钱满贵看着这条五十多斤重的大黄鱼,整个人都傻眼了。
他在码头干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个头的大黄鱼。
他妈的,这要是再长大点,都要成精了。
“别光看着啊,去找人啊。”
“我这船渔获,都放了一晚上了,哪怕现在天气凉快,船舱里还有冰块,也不能这么一直放着。”
“你得赶紧把各个加工厂的老板找过来,帮我把这些货处理掉。”
“我可以给你千分之三的介绍费。”
张向东催促道。
他让钱满贵看这条大黄鱼,是想要让他帮忙多找几个买家,可不是让他在这震撼,惊讶,感叹的。
“我这就去给你叫人。”
“阿东,你别跟我说,你捕捞上来的大黄鱼,都是这么大个头?”
钱满贵刚走出去几步,又停下来,有些不确定的看着张向东问道。
“这还没闭眼呢,就开始做梦了。”
“这条大黄鱼是我钓的,用网捕捞的大黄鱼,没有这么大,只有十几二十斤。”
张向东白了钱满贵一眼,继续说道:“赶紧去叫人,别磨磨唧唧的。”
“一个小时内,要是没有人过来,我可就把这些渔获,拉到镇上去了。”
“满贵叔,我这也是跟你交情好,才会拉过来,让你帮忙处理。”
“不然的话,这些货,拉到镇上,或者县里码头,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处理掉。”
钱满贵原本听到张向东说其他大黄鱼,没有这么大的时候,还觉得正常,后面又听他说,后面捕捞的都是十几斤,二十斤的大黄鱼,差点没站稳,摔倒在地。
前段时间,才刚刚弄回来几百吨沙丁鱼,现在又弄回来这么多大黄鱼。
这要说张向东不是妈祖的干儿子,都没人相信。
他在码头干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海运如此强大的人。
这他妈天生就是做海的料。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钱满贵脚也没有停,快速向着村委跑去。
他们村里,只有村委有一个电话,而且附近这些村子里,也只有他们村委有电话。
还好,他们这里有电话,不然的话,想要把人一个小时叫过来,还真做不到。
看着钱满贵离去,张向东又让船工回去喊王秀兰她们,过来收货。
带鱼,马鲛鱼,鲐鱼,方头鱼,都可以晒一些。
小杂鱼这次并不算多,加起来,只有九吨多一点。
很快,王秀兰就带着一帮工人跑了过来,看到张向东的时候,还稍微愣了一下。
上次张向东就说出去要十天半个月才回来,结果,第一次出去,第二天就回来了,第二次出去,也只是隔了两天,就回来了。
“阿东,你不是要在海上停留十天半个月才回来吗?”
陈丽萍同样有这个疑惑,便直接问了出来。
“这次,弄到了好东西,怕你们卖不上价,就跟着回来了。”
“前两天弄回来的沙丁鱼,都处理好了吗?”
“有多少损耗?”
张向东指了指船舱里面的渔获,然后便询问起了沙丁鱼的事情。
上一次可以有五十来吨沙丁鱼。
“都处理好了,有两吨多发霉了,只能送给村里人,用来喂鸡喂鸭。”
“好在,沙丁鱼晒干之后,还有十二三吨。”
“我已经跟陆老板,周老板联系过了,他们把这些沙丁鱼干包圆了。”
“陆老板要了十吨,周老板要了两吨。”
“全都是按这边的市场价走。”
“淡晒的一块钱一斤,盐晒的七毛钱一斤。”
说到前两天弄回来的沙丁鱼,王秀兰就一脸心疼。
有两吨没处理好,这就是大几百块钱的损失。
还好,其他的沙丁鱼都弄得不错,现在已经到了秋冬季节,全靠北风风干,品质比直接用太阳晒干还要好很多,味道都会更好一些。
“那就行。”
“我这次准备留五吨鲐鱼,五吨带鱼,三吨马鲛鱼,一吨方头鱼。”
“晒成鱼干,卖不出去,也能慢慢卖。”
“现在内地,有钱人也很多,物资少,肯定是有人喜欢吃这些海货。”
张向东听到五十来吨沙丁鱼,损失了两吨,倒是没有感到心疼。
正常情况下,弄回去的几千斤上万斤小杂鱼,都要损失不少,更不用说一口气弄回去这么多沙丁鱼了。
只损失了两吨,已经算是非常好的结果。
按照他们卖的价格,最起码也有一倍的利润。
跟几个女人说完他对这一船渔获的安排,张向东就让人开始往码头搬货。
现在不仅是渔船的设备落后,就是码头上的设备同样落后,全都得靠人力。
不像后世,什么都可以靠机器来弄。
工人只需要,站在码头挑拣货物就行。
几十个工人,来来回回,搬运了足足一个来小时,才把船上的货,全都搬到了码头。
当王秀兰,双胞胎姐妹,陈丽萍看到他又弄回来这么多大黄鱼,几人全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此刻,她们几人才真正明白,张向东说的这次有大货,才跟着回来,是什么意思。
“丽萍,秀兰,你们把这些货的钱算一下,单独弄一个账本出来。”
“咱们这些货多少钱收,必须要有个数。”
“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混着来。”
张向东说着,又转头看向江华,“你安排的会计,得早点让他过来。”
“我们都是大老粗,万一算错了账,就不好了。”
“行,我回去就安排。”
“等方头鱼,马鲛鱼,带鱼,鲐鱼晒成干后,我来给你们找销路。”
“我认识几个内地的二道贩子,他们对各种鱼干都感兴趣。”
“肯定能把这些东西,卖一个好价钱。”
江华主动说道。
他虽然跟张向东认识的时间,总共加起来不超过四个月,却对他非常信任,完全不担心,张向东会坑他。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信任,连江华自己都说不清楚。
可能这就是缘分。
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他们周围也已经围满了白沙村和隔壁村的人。
得知这些渔获,都是张向东弄回来的,又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甚至有不少外村人,看着张向东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
白沙村的这些村民倒是好一些,却也有一些想法。
“阿东,你这是从什么地方捕捞到的渔获?”
“这是天天发大财,就最近这几天,差不多得赚了有五万块钱了吧。”
“去年咱们镇上出了个万元户,都在县里被表扬了,阿东这个今年肯定也会被县里表扬。”
“何止是五万啊,加上去舟市捕捞海蜇,这都得赚了有十万了吧。”
“阿东,还有小杂鱼干厂,肯定也不少赚钱。”
“跟着阿东干的船老大,一天都能赚上千块钱,阿东赚的钱肯定更多。”
“听说刚跟着出海一天的船工,都分了一百块钱。”
“阿东,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可不能发达了,就不认咱们这些乡亲。”
“是啊,阿东,你船上还缺船工吗?”
村里,自认为跟张向东很熟的人,纷纷上前询问。
“乡亲们,我赚钱虽然多,开销也大,买这几条船的钱,都还没有还完。”
“这位老板,就是我的债主,我到现在还欠着他好几万块钱呢。”
“现在的船,越来越快,以前,一条二十五六米的船,撑死也就两三万块钱。”
“现在这一条二十六米的船,就要十几二十万。”
“要不是用船抵押,找银行借了钱,我连船都买不起。”
“乡亲们,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去找银行借钱,买条船,跟着我一起出海捕鱼。”
“我这边暂时也不需要船工,等下次招船工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咱们村子里的人。”
张向东见有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可能睁眼说瞎话,只能拿买的这些船来哭穷。
反正渔船多少钱,这些人只要稍微打听打听就知道。
像他这种二十六米的渔船,按照他这配置,在船厂购买新的,最少不会低于十五万,甚至会更高。
他这条二十六米的渔船,差不多已经是这个年代,最顶级的配置了,价格高一些也正常。
只要稍微懂点眼的渔民,都能看出来他这条船不便宜。
“原来是借了这么多钱,借着钱,可不得往死里干。”
“这要不是运气好,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把借的钱还清。”
“阿东,你胆子也太大了,借钱买船,万一还不上,银行还不得把你这船给没收了。”
“到时候,可不就是为银行做了嫁衣。”
“阿东,你实在是太冲动了……”
众人听到张向东这么说,也没有怀疑,张向东家以前是什么情况,他们清楚得很。
哪怕海运再强,一口气买这么多渔船,也费劲。
现在知道他是借钱买的船,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不少人又表现出一副长辈的架势,打着为张向东好的幌子,开始说教起来。
至于说这些村里人有多少是真心为他考虑,就不得而知了。
“阿东,你这才出去了两三天,就弄到了这么多渔获,都是在什么地方捕捞啊,能不能带带我们?”
在其他人说教的时候,村里两个有渔船的渔民,再次开口询问道。
“去的远海,要跑十几个小时,你们的木船,肯定是没有办法去。”
“想要去这一片海域,必须得买二十米以上的大渔船。”
“我可以给你们介绍能够借钱的银行,你们也可以借钱买大渔船,跟我一起去捕鱼,收获肯定会比近海海域好很多。”
张向东还真不怕这些人跟着他一起去远海捕捞。
他组织的船老大越多,他弄了收鲜船之后,赚的就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