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章 六成的价格收货

作者:火锅配烧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们也有这个想法?”


    张向东稍微沉吟了片刻,看向其他船老大。


    自己专门弄出一条船来运货,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前提是,他这么做,必须要比现在赚得更多。


    不然的话,完全没有必要费力不讨好地帮忙。


    他现在两条船,昨天和今天的毛利润,都有四千以上。


    除去明矾,粗盐,柴油,工人工资,每天的纯利润在两千八以上。


    平均每条船,一千四以上的利润。


    如果让一条船来当收鲜船,送物资,送柴油,拉海蜇回来,那利润必须要比这个更高。


    几个船老大,非常统一地点了点头。


    他们的船小,拉的货本来就少,来回一趟,耽误的时间更多。


    去一趟两个多小时,回来一趟三个多小时,回来后还要卖货,耽误时间,远远不如留在海上一直作业。


    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干活,一天下来,最起码能多干七八个小时,而且还能省不少油钱,哪怕价格卖得低一些,照样要比现在赚钱。


    “既然你们都有这个意向,那我也不是不可以专门拿出一条船做收鲜船。”


    “别的收鲜船,都是按照岸上价格五成来收货……”


    张向东说话的时候,看向众人,稍微停顿了片刻,才继续说道:“我可以按照岸上价格六成来收购海蜇,然后按照原价,卖给你们柴油和食物,以及淡水,明矾,粗盐。”


    “阿东,你说的六成价格,是按照海蜇皮三毛五,海蜇头五毛的六成来算,还是海蜇皮两毛八,海蜇头四毛的六成来算?”


    赵大强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海蜇皮两毛八,海蜇头四毛的六成来算。”


    “当然,你们要是认为我给的价格低,也可以打听打听本地人海蜇皮,海蜇头卖多少钱。”


    “我能跟马老板谈下这么高的价格,是因为要压十天的货款,而且他现在只付两成的货款。”


    “如果你们能接受货款压十天,我可以给你们按照海蜇皮三毛五,海蜇头五毛的六成价格收货。”


    张向东算了算,按照现在的情况,六成价格收货,绝对会比开船在海上作业赚得多。


    在商言商,他也不是慈善家,能赚更多钱,肯定也不会手软。


    而且,他自己留在岸上承受的风险,也不会比留在海里作业的船老大小多少。


    “阿东,咱们都是一个村过来的,你这是不是……”


    有个船老大,感觉六成实在是有些少了,想要再争取争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张向东打断:“春喜叔,正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村的,我才会给你们按照岸上价格的六成收货。”


    “总不至于,光你们赚钱,我连口汤都喝不上吧。”


    “今天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我在岸上随时都有可能被这些本地人围攻,要是不能赚钱,我为什么要冒险?”


    “当然,你们要是觉得我给的价格不合适,咱们就还按照现在这种情况来。”


    “每天凌晨出发,船装不下了,就返回。”


    “赚钱永远都赚不够,现在已经能赚这么多,也该知足了。”


    “你们也可以好好考虑考虑我的提议。”


    “看看到底哪个更合适。”


    “要是选择让我收货的人少,我也就不瞎忙活了。”


    张向东并不是威胁,而是让他收货的人太少,他能赚的钱就少了,完全没有必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用考虑了,我同意这个价格。”


    “我也同意。”


    赵二春,赵大强两人先后开口说道。


    他们两人仔细算过一笔账,按照他们现在的情况,来回跑,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还要多花不少油钱。


    去的时候,两个小时油钱,就要五六十块钱的油钱,回来一趟,则是需要八九十块钱油钱。


    不用来回就能省下这一百多块钱。


    然后还可以趁着这几个小时多捕捞一些海蜇,算下来,肯定是要比来回跑,赚得更多。


    现在他们来回跑,除去油钱,船工工钱,盐和明矾的钱,最多也就赚五六百,不来回跑,多出七八个小时的干活时间,最起码能赚八九百块钱。


    把这笔账算清楚,自然就没有任何犹豫。


    见赵大强,赵二春都同意了,白沙村其他船老大,也没有了意见。


    江华这边的船老大,则是需要去给江华打个电话,询问询问江华的意见。


    同时还要谈一谈船工每天工资的事情。


    毕竟,要一直在海上飘着,跟每天回来,情况不一样。


    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船工工资,对这些船工来说,肯定是不合适。


    实际上,昨天就有船工反映这个情况。


    他们这些船工,还是固定工钱,干活都不如白沙村这些船工有劲。


    张向东正好也要跟江华说说这边的情况,便带着江华船队的船老大,找到马尚峰,询问电话的事情。


    马尚峰安排好手下,便带着他们来到了公社,借用公社的电话,给江华打过去了电话。


    江华弄的生意比较大,早就通过关系,在家里安装了电话。


    此刻他正好刚刚回家,得知船队的船老大,打回来了电话,立即接听,询问舟市这边的情况。


    当他从船老大口中得知,五条船,一天净利润有两千七八,整个人都有些懵。


    这可比他现在弄的罐头厂还要赚钱。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这五条船,一天下来,好的就赚五六百。


    有的时候,甚至还赔钱。


    特别是大风大雨天,还要给这些船工开工资,那是纯赔。


    真正算下来,五条船,一个月,最多也就能赚五六千块钱。


    没想到到了舟市,两天就赚了他平时一个月的利润。


    顿时就让他有了来舟市的打算。


    听到船老大说张向东找到了一片海域,有捕捞不完的海蜇,他们要一直在海上作业,让张向东弄收鲜船收购,六成的价格。


    江华只是稍微算了算账,立即就拍板决定。


    然后没等船老大开口,便主动给船工涨工资,加上了抽成。


    他非常清楚,船老大给他打这个电话,绝对不可能只是说去海上作业的事情。


    他给船老大的待遇相对来说,还算不错,可以拿到利润一成的分红,基础薪资也不低。


    这种能赚更多钱的事情,船老大肯定是乐见其成。


    主动来给他汇报,只能是一个原因,船工的工作强度大,需要涨工资。


    得到肯定的答复,打电话的船老大暗暗松了一口气,又简单把过来这边的情况说了一遍,就把电话给了张向东。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