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章 拿下摊位

作者:火锅配烧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要是有巴浪鱼干,有多少我要多少。”


    商贩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口气十分大的说道。


    他也是听张向东说巴浪鱼干不好弄,而且在市场上,也没有见几个人卖这种小杂鱼干,才敢这么说。


    张向东把联系方式留下,笑着恭维了几句,便让刘福庆,开着拖拉机往回赶。


    赶夜路,刘福庆也不敢开得太快。


    一路慢慢悠悠,直到天亮的时候,才回到村子里。


    张向东非常大气地拿出了二十块钱,递给了刘福庆。


    这也是他们昨天商量好的价格,一天十块钱,过了一晚上,算是两天。


    拿到钱,刘福庆原本还有些昏昏沉沉的大脑,瞬间清醒,笑着说道:“下次去市里卖鱼干,还来找我。”


    “保证随叫随到。”


    张向东客套了两句,便带着王秀兰往回走。


    一大清早,村里的小路上,已经有不少人,看见他们都会打个招呼,询问他们啥时候杀鱼。


    他们这边所谓的杀鱼,就是收拾鱼。


    比如腌制,晾晒小杂鱼,个头大的就需要挑出来,去掉内脏,不然的话,晒出来小杂鱼味道发苦。


    张向东热情地回应着村里人。


    他们家现在就他一个男人,跟村里人打好关系,还是非常有必要。


    快到家的时候,见四周没人,王秀兰说道:“阿东,咱们的小杂鱼干卖这么多钱,福庆叔都看到了,会不会效仿咱们?”


    “效仿就效仿,量少,根本就不赚钱。”


    “这小杂鱼干,也就在市里能卖这么多钱,在咱们镇上,村里,都是没人要的东西。”


    张向东一点都不担心。


    弄小鱼干,没点实力,没点魄力,想要效仿可没有那么容易。


    这些村里人,很多连县里都没去过,更不用说去市里这么远的地方。


    这个年代之所以很多人赚不到钱,就是因为信息闭塞,再加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所致。


    张向东要不是重生回来,他也不知道小杂鱼干在市里能卖这么多钱。


    两人说着话,很快就回到了家。


    听到动静的双胞胎姐妹和陈慧茹,连忙从房间出来。


    “秀兰姐,阿东,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高玉芬顶着两个熊猫眼,看着完好无损的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放进了肚子里。


    昨天晚上,她跟妹妹高玉芳,因为担心张向东和王秀兰两人,几乎就是一晚上没有睡。


    陈慧茹也差不多,昨天晚上,张向东没有回来,她也非常担心,生怕出现什么意外。


    这段时间,她住在张向东家,虽然天天被使唤来使唤去,还要跟着出海捕鱼,却并没有对张向东生出怨恨,反而还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


    昨天傍晚,娘家人来找她,想要让她跟张向东要钱,都被她断然拒绝。


    “出去的时候,不是跟你们说了吗,晚的话今天才能回来。”


    “看你们这眼睛,都成熊猫眼了。”


    “好了,我们回来了,你们等会儿好好休息休息。”


    “我还要出去一趟,估计晚上才能回来。”


    张向东说完,骑着自行车,就往外走,先是到副食品店,议价购买了一条烟,然后来到大队,找到大队书记,给他和王秀兰,高玉芳,高玉芬开了身份证明。


    回到家,随便吃了点东西,又立即来到码头,开船前往市里。


    从他们村开船到市里最近的码头,只需要三个多小时。


    但到了市里的码头,距离市区还有十公里的路程。


    拉着货过来,还要从这边租拖拉机,不是很安全。


    自己单独过来,就要方便多了,随便搭乘个拖拉机就行。


    到了沙湾码头,搭乘拖拉机抵达水产批发市场的时候,已经是中午。


    看到市场管理处的院门紧锁,他也只能先在附近找了个小店,随口吃了点东西。


    等到下午一点半,这才找到郑永强,拿着大队开的身份证明,拿下了八个位置最好的摊位。


    “郑主任,一个人真的只能买两个摊位,不能通融通融吗?”


    交了钱,拿到盖了章的收据,张向东还有些不死心地问道。


    “这个真没办法,一个人只能买两个摊位。”


    “向东同志,你买八个摊位还不够吗?”


    郑永强面带好奇之色,昨天听到张向东要买八个摊位,他只顾着兴奋,都没有具体询问情况。


    “确实有些不够,我想多弄几个摊位,卖村里的渔获,为村里创收。”


    “郑主任,你也看到了,我这也不是为自己买,是为村里其他渔民买的摊位。”


    张向东随口胡说八道起来。


    现在他可不能说买这么多摊位,是为了以后升值,或者出租。


    闲聊了两句,张向东便以要赶回村子为借口,离开了水产批发市场管理处。


    郑永强则是立即把有人买了八个摊位的消息传播了出去。


    效果那是立竿见影,消息传出去的当天,就再次卖出去了两个摊位。


    张向东从市里出来,找了个拖拉机,顺路把他拉到了沙湾码头,开船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


    好在今天风浪不算大,他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之所以会这么晚,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回来的时候,又跑到暗礁无人小岛去查看了一番。


    确定赵卫民的破渔船,还被卡在暗礁处,这才放心下来。


    再过五天,台风就要来袭,张向东也没有继续出海。


    别看这两天,他们村里没有太大的感觉,海面上可是一点都不平静。


    很多渔民,从海上捕鱼回来,都是心有余悸。


    张向东找了个好天气,把船开到避风港后,就只是在家里收小杂鱼,价格也不是固定在两分钱,而是根据这些渔民带回来的小杂鱼品质给钱。


    像巴浪鱼,小黄鱼,鰛鱼比较多的,就给三分,四分钱一斤。


    全是不值钱的小鱼,就按照两分钱一斤。


    提高了价格,卖小杂鱼的人渔民,也多了起来。


    现在,不只是他们村的渔民,会卖鱼给他,其他村子,停靠在他们村码头的渔民,同样也有人把小杂鱼卖给他。


    一天下来,多的时候,能收三千斤小杂鱼,少的时候也能收两千多斤。


    距离台风到来的最后两天,又开始阴雨绵绵,还伴随着大风,张向东不再继续收小杂鱼。


    好在,前两天白天有太阳,把他收的小杂鱼,都晒得差不多了。


    下雨前一天收的小杂鱼数量也不多,几个屋子也放得下,即便会损失一部分,影响也不会太大。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