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 大黄鱼群

作者:火锅配烧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是有鱼群?”


    张向东抽烟的时候,发现了附近有不少海鸟在低空盘旋,时不时地俯冲到水里,叼起一条条小鱼,顿时有了判断。


    此刻也顾不得继续抽烟,大声对着陈慧茹喊道:“先别挑拣了,下网,我去开船。”


    说完,立即起身,到船沿边上,查看海水的情况,很快便肯定了自己的判断,走到船舵前,驾驶着渔船,往海鸟所在的地方行驶。


    陈慧茹虽然不知道张向东为何如此着急,却还是听话地开始下网。


    把网放下去后,又立即开始分拣渔获。


    张向东则是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一边跟随着海鸟群,缓缓地驾驶着渔船。


    等陈慧茹把渔获分拣出来,收拾好甲板,立即把船停下,叫着她开始收网。


    “阿东,这是……大黄鱼?”


    “竟然有这么多?”


    陈慧茹对别的鱼可能不认识,但对这比较稀有的大黄鱼,却十分熟悉。


    前几年,村里有人捕捞到上百斤大黄鱼,可是引起了全村的轰动。


    “对,这是大黄鱼,看这个头,最小的也有三四斤,又爆网了。”


    张向东刚刚看到海面的情况,就有所判断,没想到,还真是大黄鱼。


    这可不多见。


    自从敲罟捕捞导致野生大黄鱼数量急剧减少之后,他们这边的海域就很少能碰到大黄鱼群。


    没想到,今天,却让他给碰到了。


    看网囊的情况,这一网,最起码也有二三百斤大黄鱼。


    再加上带鱼和各种杂鱼,又是六七百斤。


    把网口收好,张向东叫着陈慧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是把这些渔获全都收了上来,放到了甲板上。


    他也顾不得累,把拖网收好,就开始分拣。


    两个人一起干活,速度快了很多,几百斤渔获,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分拣完。


    三斤以上的大黄鱼,分拣出来了五竹筐,根据经验判断,这些大黄鱼,最少也有三百多斤。


    一两斤重的也有三五十斤。


    以现在的价格,光这些大黄鱼的收获,就能顶得上他前段时间,收获的总和。


    带鱼的数量也不少,加上第一网捕捞上来的,差不多有六七百斤。


    接连两网,加上收网,分拣,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再拖一网,回去的话,时间刚刚好。


    今天运气这么好,连如此稀有的大黄鱼都能捕捞到,张向东哪怕已经累得双手打颤,还是准备再拖一网。


    交代陈慧茹放网,他继续去开船。


    拖网作业的时候,船速两节到四节,也不用一直盯着。


    把速度调整好,就招呼陈慧茹,一起吃饭。


    累了一上午,两人现在都十分饥饿,带来的饭菜,不到十分钟就被两人全部吃光。


    吃饱喝足,张向东也恢复了一些力气。


    在这一片海域,拖网作业了三个多小时,感觉差不多,便把船停下来,开始收网。


    跟前两网比起来,这一网的渔获明显少了很多。


    除了带鱼和马鲛鱼之外,只有零星的几条大黄鱼。


    很明显,刚刚的大黄鱼群,已经离开了这一片海域。


    对此,张向东也没有感到失望,今天的收获已经顶得上别的渔民一两年的收入。


    如果是给别人打工,五六年都不一定能赚这么多钱。


    一天就能赚这么多,还有什么不知足。


    把这一网收上来,时间已经来到了四点多,张向东没有继续下网,开着船,全速往回赶。


    当他回到白沙村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


    回来的路上,他也考虑过,这些大黄鱼要如何处理。


    最终还是决定拉回白沙村。


    他这次收获很大,肯定要专门联系大鱼贩子,弄着这么多珍贵的渔获在镇上找鱼贩子,十分不安全。


    回白沙村却不存在这种问题,他把渔获拉回去,钱满贵和吴老三就会想办法。


    而且,是在自己村子里,大家看到他弄回来这么多大黄鱼和带鱼,最多也就是眼红,羡慕,不至于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


    来到码头的时候,已经有几条机帆船回来,看到他,这些人都会客套地询问一句。


    张向东笑着回应,随后让陈慧茹,去把钱满贵和吴老三两人都叫过来。


    他自己在船上守着。


    不一会儿的功夫,钱满贵和吴老三就带着各种招的工人,跟着陈慧茹,走了过来。


    后面还跟着一些看热闹的村里人。


    刚刚陈慧茹去找钱满贵和吴老三的时候,就把今天的收获大致说了一遍。


    听说张向东今天竟然捕捞到了大黄鱼,大家都非常好奇。


    他们白沙村,已经有两三年,没有捕捞过大黄鱼群。


    哪怕是偶尔打捞上来几条大黄鱼,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更不用说,他们今天弄了几百斤。


    “阿东,大黄鱼在什么地方,让我看看。”


    钱满贵刚上船,就迫不及待地询问。


    “都在船舱里面。”


    “我先搬出一筐来,让你们看看,给出个价。”


    “合适我就卖,不合适,我就拉到镇上去。”


    张向东说着,打开了船舱,搬出来一筐大黄鱼。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他在加柴油的时候,也跟着买了冰块放在船舱。


    可以让这些捕捞上来的渔获,多保留一段时间。


    不然的话,这些渔获放不了半天就会变得不那么新鲜。


    “真是大黄鱼,这些都得有三四斤,阿东,你这海运是真的好。”


    “大黄鱼有几竹筐?”


    钱满贵看到这些大黄鱼品相如此好,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之色,随后往船舱看去。


    吴老三同样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称赞了一番,就要跟着一起去查看其他大黄鱼。


    后面看热闹的人,在看到张向东搬出来的这一竹筐大黄鱼后,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有人还想从竹筐里去拿大黄鱼,被张向东给拦了下来,直接搬回了船舱,关上了船舱门,笑着说道:“总共五竹筐,应该有三四百斤。”


    “满贵叔,吴三叔,咱们先说好价格,再搬渔获也不迟。”


    吴老三抢先开口说道:“三斤一上的大黄鱼,我给你六块一斤。”


    “你船舱里面的带鱼,我给你四毛五一斤。”


    钱满贵见吴老三开口就是这么高的价格,瞪了对方一眼,沉默了片刻说道:“阿东,这些大黄鱼,我跟吴老三都吃不下。”


    “我给你联系一个老板,让他过来看看,他很有实力,也能给你一个更加合适的价格。”


    “谈好后,我只要百分之二的介绍费。”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