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的第七天,楚运欢扛着把磨得发亮的省力犁,蹲在自家玉米地边,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滴进泥土里。父亲站在旁边,手里攥着根断了的犁绳,眉头皱成个“川”字:“这犁头角度总不对,耕两垄地就得歇半天,眼看要种晚玉米了,急得人睡不着。”
楚运欢放下犁,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是复课班用剩下的,上面还画着物理受力分析图。他把笔记本摊在膝盖上,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犁头的简笔画:“爸,您看,犁头现在的角度太陡,阻力大,咱们把它往下调五度,让犁面和地面形成三十度角,就像咱们之前讲的‘斜面省力原理’,耕地时能省一半劲。”
父亲半信半疑地看着他:“你这读书的脑子,还能管种地?”楚运欢笑着没说话,找了块石头垫在犁头下面,用扳手慢慢调整角度,边调边念:“就像咱们给玉米地浇水,水管角度太陡水流冲得深,角度平缓水流铺得广,道理是一样的。”调整完后,他扛起犁试着耕了一垄,泥土被轻松翻起,比之前快了不少。父亲眼睛一亮,抢过犁就往前冲:“还真管用!我家娃这物理没白学!”
不远处的打谷场上,吴文娇正坐在树荫下,身边围了七八个村里的小孩,手里拿着本英语单词卡。“咱们记‘wheat(小麦)’这个词,”她举起卡片,笑着说,“可以想成‘喂它(wheat)吃小麦’,是不是很好记?还有‘canal(运河)’,就想成‘开河(canal)挖运河’,这样记单词就像玩游戏一样。”
穿碎花裙的小女孩举着卡片,奶声奶气地念:“喂它——wheat!开河——canal!”吴文娇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从布包里掏出颗水果糖递给她:“对啦!以后姐姐每天都来教你们,等你们长大了,也考去博川师范,咱们一起教更多农村娃学英语。”
操场那边传来篮球“咚咚”的声音,王强正带着十几个半大的男孩练投篮。他站在三分线外,示范着把篮球举过头顶:“投篮时手臂要像玉米秸秆一样直,手腕发力,让篮球走‘抛物线’,就像咱们给玉米地撒化肥,要让肥料均匀落在每棵苗上,球也能稳稳进筐。”
穿运动服的男孩学着他的样子投篮,球擦着筐边弹了出去。王强跑过去,帮他调整姿势:“别急,膝盖再弯一点,像蹲在玉米地里拔草一样,发力时再站起来,这样投出去的球才有力。”男孩再投时,球果然进了,他兴奋地跳起来:“强哥!我进球啦!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考博川师范学体育,回来教大家打篮球!”
村委会的墙上,赵晓慧正踩着梯子画壁画,手里的画笔蘸着鲜艳的颜料。壁画左边画着玉米地,右边画着教学楼,中间是复课班的场景——楚运欢在讲物理,吴文娇在教英语,王强在打篮球,李老师举着旧教案。“晓慧姐,这画里的人好像你们呀!”蹲在下面递颜料的小孩说。
赵晓慧低头笑了:“对呀,这是咱们复课班的故事,等画好了,大家路过就能看到,知道只要努力,农村娃也能考上大学,也能回来建设家乡。”她在壁画右下角画了片小小的玉米叶,旁边写着“梦想从土地开始”,风吹过颜料未干的画面,带着淡淡的乡土气息。
傍晚时分,吴文娇刚回到家,就看见门口放着个熟悉的行李箱——是母亲从城里回来了。她攥着衣角,心里有点紧张,却看见母亲从包里掏出个银色的钥匙扣,上面挂着博川师范的校徽:“文娇,之前是妈不好,总逼你放弃梦想,不该说那些伤你的话。这是我在城里的文具店买的,知道你想考博川师范,妈支持你。”
吴文娇接过钥匙扣,校徽上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格外醒目,眼泪突然掉下来,扑进母亲怀里:“妈,谢谢您!我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楚运欢正好路过,看见这一幕,悄悄掏出手机,删掉了之前录的“吴母劝退录音”——那些不愉快的过去,就像玉米地里的杂草,该清理掉了,留下的都是温暖的期待。
张大山家的院子里飘着炖肉的香味,他把一大盆炖肉端上桌,还煮了锅玉米粥,金黄的玉米粒浮在粥面上。“娃们,快尝尝叔炖的五花肉,”他给每个人盛了碗粥,笑着说,“你们要是考上博川,叔每年秋收都给你们送新玉米,让你们在学校也能喝上家乡的玉米粥。”
楚运欢喝了口粥,甜香混着肉香在嘴里散开:“张叔,等我们回村教书,还得请您帮我们找种地的例子,比如修抽水机、调犁头,这些都是最好的物理教材,比课本上的例子更接地气。”张大山拍着大腿笑:“没问题!到时候叔天天去学校给你们当‘农业顾问’,让娃们既懂知识又会种地!”
查分前一天的晚上,楚运欢、吴文娇、王强、赵晓慧四个人来到玉米地边,坐在田埂上。月光洒在玉米叶上,像撒了层银霜,风一吹,玉米叶沙沙作响,像在诉说着心事。“明天就要查分了,”吴文娇攥着博川师范的校徽钥匙扣,小声说,“我有点怕,要是考不上怎么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楚运欢从口袋里掏出片玉米叶,递给她:“别担心,就算考不上,咱们也一起再想办法,大不了一起去村里的小学教书,照样能实现‘让农村娃有书读’的梦想。咱们复课班什么困难没经历过?只要在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王强抱着篮球,拍了拍:“对!我拿到体育特长生意向书了,就算文化课差一点,博川师范也会录我,到时候我帮你们打听学校的复读政策,咱们一起再拼一年!”赵晓慧掏出画笔,在田埂上画了四颗连在一起的玉米苗:“咱们就像这玉米苗,一起扎根,一起生长,不管遇到风雨还是冰雹,都要一起面对。”
吴文娇看着田埂上的玉米苗,突然笑了:“好!不管成绩怎样,咱们都要一起去博川,一起回农村教书,一起把复课班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四个人伸出手,叠在一起,月光落在他们的手上,像撒了层金粉,照亮了彼此眼里的坚定。
远处的村里,灯火点点,张阿姨家的灯还亮着,她正给孩子们缝书包,上面绣着小小的玉米图案;李老师在整理复课班的教案,把每个人的进步记录都装订成册;林校长站在学校的公告栏前,看着复课班的合照,在心里默默祝福他们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楚运欢看着身边的伙伴,看着眼前的玉米地,突然觉得,高考后的等待不再漫长,因为他们有彼此的陪伴,有对未来的期待,有从土地里汲取的力量。不管明天的成绩如何,他们都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还没结束——在博川师范的校园里,在乡村的教室里,在每一片需要他们的土地上,他们都会继续书写着属于农村娃的、充满韧性与温暖的青春篇章。
月光下的玉米地,像一片银色的海洋,守护着四个少年的约定,也守护着他们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梦想。他们知道,只要不放弃,只要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像玉米苗一样,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农村娃遮风挡雨,指引方向。
喜欢落土的星星请大家收藏:()落土的星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