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94章

作者:公孙小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名户部老臣说道:“打仗这种事,岂是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这其中牵涉多少,你们可曾想过?咱们大周这两年才稍微缓过来,百姓刚刚能填饱肚子,若贸然挑起战事,可知需要多少军费,要多少百姓受苦?”


    “可笑!”


    反驳的人,是忠勇侯府的二公子明经。


    也就是皇后娘娘的小表哥。


    他今年才刚刚进入兵部任职,虽然只是个员外郎,但他本身的武功谋略是不错的,一直被皇帝当作重点培养。


    可以说前途无量。


    侯府这三辈子的人,如今只有最小的明经走了武将这条路。


    众人看向他。


    那名老臣更是皱起眉头,觉得自己好歹是两朝元老,竟被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给当众嘲讽,未免下不来台。


    仗义每多屠狗辈


    老臣冷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小明大人。想必小明大人必然有真知灼见,不如说给众人听一听?”


    明经向来厌恶这些自恃资深,实则倚老卖老,凡事以自身利益为先的老家伙。


    他说道:“正如刚才陛下所言,若被坑杀的是您孙大人家的儿孙,您还会这般轻巧的一句话,要和九黎那些狼子野心的人以和为贵?刀子没有落到您的头上,您感觉不到痛,是吗?!”


    孙梁老脸涨红,说道:“你才几岁,做了几天官,怎么知道朝廷的不容易?今儿决定打仗了容易,国库的钱都拿出做军费,明儿成千上万的百姓张嘴要吃饭,你拿什么出来?”


    “孙大人觉得您这番话,百姓们认同吗?不如咱们去问问百姓,他们愿意忍受欺辱,还是愿意给以痛击!”


    “民以食为天,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吃饱饭最要紧!”


    “都别吵了。”


    赵元璟开口,“既然你们各执一词,不如去实地调查一番,看看百姓们到底是愿意打,还是愿意和。”


    大臣们面面相觑。


    如此大事,要去征求百姓们的意见?


    他们能懂什么,识大字的都没几个……


    在座的臣子们大多是读书十载,千辛万苦经过科举,才登上仕途的。文人虽然相轻,但读书人也最会抱团,他们根本不可能看得起穷苦百姓们。


    但皇didu这么说了,也不敢不听。


    于是礼部和吏部牵头,在兵部的协助或者说监视下,果然询问了五百名百姓的意见。


    最后归总起来,结果出人意料,竟有四百七十个人都同意开战,其中有三百多人意愿强烈,愿意出人或者出资帮助军队对九黎族进行反击。


    结果显而易见。


    这让朝中那些主和派的大臣们都百思不得其解。


    明经说道:“有句诗,不知众位博学多才的大人们听说没有?”


    “什么诗?”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


    众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被骂的有些羞恼。


    但当着皇帝的面,也不敢反驳什么。


    这初出茅庐的小子虽然讨厌,但毕竟是皇后娘娘的表哥,也不能得罪的太狠了。


    赵元璟一直的撑着下颌,听臣子们吵架。


    等他们吵完了,他才开口:“爱卿们觉得,派谁去讨伐九黎部落,比较合适?”


    殿中顿时安静起来。


    九黎部落延绵千年,向来神秘。与他们交过手的武将有不少,但唯一一个不落下风还能打败他们的,也唯有秦王赵纾。


    可如今秦王状况不明,怎么打?


    大多数人只知道秦王为了护驾而重伤,根本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


    反正是不可能指望秦王了。


    那就只能另外派人去。


    杨大将军已经在北齐与九黎那一战中死了,余下几个武将,甚至还比不上杨大将军,派去了也是无用。


    这时靳岚走上前,说道:“皇上不必忧心,当时杨老将军是在姬文渊手中战败,如今姬文渊已经伏法。不会再有这么高的威胁,不如选年轻一辈的武将去,也算是历练。”


    姑娘强大


    虽说大周的秦王无法领兵,但九黎的姬文渊也死了。


    相当于双方又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明经立即跪地,说道:“臣愿意领兵,前往塞北一战,求皇上恩准!”


    赵元璟看他一眼,说道:“你上过战场吗?”


    “虽未曾真正领兵打仗,但微臣幼年跟着祖父在战场上待过几年……”


    “打仗,不是小孩子玩耍。”赵元璟淡道,“郑希,你为主帅,周亦芷做你的副手,你们领兵十万,前往塞北讨伐九黎。”


    他另外点了一名四十来岁的老将。


    明经不免郁闷。


    他虽说没有真正领兵过,但也是从小在战场厮混的,又跟着祖父学了这么多年,难道还比不上周亦芷一个女人?


    周亦芷在朝中向来安安静静,从不发表任何意见。


    为了打仗这事,朝臣们吵成一锅粥,她也没有说一个字。


    她不喜欢朝堂上的纷争和勾心斗角。


    她只想去战场上,只想做一名纯粹的武将。


    因此,当皇帝点到她的名字的时候,她很激动。虽然经历过一次战败,她依旧没有被放弃。


    “周亦芷,临走前与皇后道个别吧,她向来挂念你。”皇帝最后又说了句。


    周亦芷忙道:“臣遵旨。”


    于是打仗这事儿就定下了。


    打仗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又不仅仅是领着兵就出发这么简单。这背后的粮草兵马部署和调动,需要的是六部协同合作。


    有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耽误大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