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7章 臣等为陛下贺为汉王殿下贺为太子殿下贺

作者:我吃烤地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557章臣等,为陛下贺,为汉王殿下贺,为太子殿下贺!


    话音刚落,刹那间,本紧张压抑得让人快要喘不过气的万福祠,却是一片躁动哗然。


    这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文臣武将与李氏宗亲,再也忍不住满心惊诧骇然,神情各异,惊叹声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甚至就连高台上翠绿屏风前,坐着的那三位李氏长者,也不由得动容不已。


    倒不是因为天子大婚的人选。


    这姓王的小儿,虽的确为康国人,且还是康国之国公,六部尚书朝廷重臣,更因那细盐提炼之术与当初居屿关一役,绝对算是让庆国每一个身怀家国仇恨的有志之士都恨得咬牙切齿的生死仇敌……


    可终究,也是皇子李运的生父!


    事已至此,天子大婚下嫁,也是理所当然。


    更何况,虽未有过先例,可宗室礼法与祖宗遗训中,倒也并未明文规定,女帝之圣王夫婿,不可为他国男子。


    而且,即便这事总显得有点匪夷所思,可眼下,又有谁胆敢站出来出言反对?


    也同样不是因为,天子亲口颁下的旨意中,欲册封这姓王的小儿为汉王,多么骇人听闻匪夷所思。


    庆国自立国,三百余年,历经十余位女帝,皆有礼制与惯例,大婚之夫婿圣王,当册封王爵。


    仪仗、封地、赏赐、官宅,等同一品亲王,一样都不能少。


    即便之前只是一个毫无官身与功名的平民子弟穷酸书生,亦是如此。


    而实在是……


    无论换作谁,又如何能想象的到,这样一场天下轰动的朝廷动荡,居然眨眼间功夫,就变成了眼下这局面?


    外有魏王李顺拥兵自重,手持二十万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磨刀霍霍杀气腾腾,直逼京师梁都。


    内有朝廷中盘根错节无人能撼动的当朝右仆射舒百里,勾连拉拢着一大帮朝臣与李氏宗亲成员,步步紧逼,只欲借宗族大会之手,废天子之位,名正言顺扶魏王登基。


    更不用说,还有天下无数儒生士子,群情激愤高呼着天子失德,口诛笔伐。


    如此动荡局面,怎么看,似乎都注定会是一场腥风血雨险象环生的帝位相争。


    甚至同室操戈血流成河,动摇国本从此庆国一蹶不振,都不是不可能。


    可谁能想到,眨眼间功夫,动乱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平息了?


    简单轻松得就好像拉屎吃饭一样。


    实在太诡异,让人不敢相信!


    魏王李顺被终身囚禁,王府所有人员,流放极北苦寒之地。


    右仆射舒百里与一众参与勾连谋逆的重臣,悉数进了半月楼,严查治罪。


    谁不知道半月楼是个什么地方?


    就没听说过谁进去了,还能有命活着出来!


    战场厮杀了大半辈子,为庆国立下了无数赫赫战功,且手握兵权何等不可一世的魏王李顺,当今天子的叔祖父,先帝的亲叔父,就这么倒下了,落得个如此身败名裂的下场。


    门生弟子遍布朝堂,昌盛了百年之久的舒家,也就这么倒下了,万劫不复。


    让人如何不心中唏嘘,如置身梦幻般,不敢相信?


    当然,在场谁也不是傻子,又如何不知,无论是叛军阵中突然莫名其妙的哗变,仅仅几个裨将便能迅速控制二十万叛军,抑或半月楼能够在京城如此迅速掌控大局……


    这背后,终究是天子何其令人恐惧的雷霆手段与算计?


    有人在狂喜,庆国这场凶险无比的朝廷动乱,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平息,没有血流成河,没有危及社稷国本,也没有帝位更迭。


    有人在唏嘘感慨,如此不可一世的魏王府,与昌盛荣光了上百年的舒家,竟如此迅速倒下,落得个悲凉下场。


    也有人在庆幸后怕,没有受舒百里与魏王府的人的蛊惑,与之勾连沆瀣一气,最终给自己惹上灭族的大祸。


    一时间,场面更加热闹起来。


    而此时,王老爷神情木然站在高台上,任凭身边女皇帝亲昵挽着胳膊,又何尝不是云里雾里,脑瓜子浑浑噩噩?


    这到底都什么情况?


    庆国这场来势汹汹惊心动魄的朝堂动荡,眼瞅着就是一场腥风血雨,居然就这么轻描淡写画上了句号?


    亏得老子从一得知消息,便一直提心吊胆的。


    身边这婆娘,手段不是一般的凶悍呐!


    堂堂一品亲王、手握二十万兵权的虎贲大将军,权倾朝野的尚书右仆射、盘根错节昌盛了上百年的舒家,居然就这么一夜之间趴下了?


    最关键的……


    老子一个大康重臣,自从来了梁都,啥也没干,就刚才打了一架而已,这就莫名其妙在庆国被封王爵了?


    虽然只是因为马上要迎娶女皇帝,按照礼制与惯例而已……


    但这好歹也是名副其实的一品亲王啊。


    那以后,老子在庆国,还不得横着走,逮谁咬谁,见谁打谁?


    呃……也对,即便没有这亲王爵位,就凭老子媳妇是皇帝,儿子是东宫太子,在庆国别说横着走,趴着走都可以的啊!


    还有,瞧老子在大康,吭哧吭哧干了这么多年,还好几次差点连小命都玩没了,结果也才勉强干到国公的位置。


    结果在庆国,反倒一步到位,直接封王了!


    这是不是未免太匪夷所思了些?


    然而良久,却见女皇帝才终于缓缓扭过头,望向身后翠绿屏风前坐着的那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面色依然波澜不惊,“朕虽为天子,可三位毕竟乃我李氏一族,共推的宗主,德高望重的长者,即便是朕见了,也得尊称一声曾祖父……”


    “只不知朕如此决断,三位宗主可有什么异议,还请示下!”


    此话一出,瞬间,却是将这三个老头吓得够呛。


    满面受宠若惊惶恐之色,不停摆手,“哪里,哪里,陛下言重了!”


    “陛下乃高祖皇帝嫡系血脉,自登基以来,勤于政事,英明神武,创下不朽基业,实乃难得一见的明君圣主。”


    “那魏王李顺与右仆射舒百里,不思忠君报国,不思鞠躬以报圣恩,意图谋逆窃国,本就罪不可赦!”


    “陛下如此处置,已经是宅心仁厚了!”


    “至于康国楚国公,虽是康国人,可庆康两国本就同宗同源,且既然为陛下之良配,太子之生父,依照礼制,自当封王!”


    “我等年老昏聩,又岂敢对陛下之决断有所质疑?”


    语无伦次说着说着,却是慌乱赶紧站起身来,“老夫等,为陛下贺,为汉王殿下贺,为太子殿下贺!”


    与此同时,只听得高台下,一阵大呼,响彻云霄。


    “臣等,为陛下贺,为汉王殿下贺,为太子殿下贺!”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