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章 江別鹤的野望白衣仙子拦路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96章江別鹤的野望,白衣仙子拦路


    佛法为渡人,武技为杀生。


    这是很难调和的矛盾,哪怕是修行狂禪的僧人,也很难渡过心魔,为了防止杀戮过度,武僧多使用木棍。


    打伤和打死是不同概念。


    皮肉伤和皮开肉绽是不同概念。


    虽说武僧常用武器是木棍、禪杖、月牙铲、戒刀,但相对而言,佛门的刀法非常少,精妙刀法少之又少。


    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刀法,只有杀生刀法和燃木刀法可以称为一流,与魔教刀法相比,各方面均有不足。


    十方禪林不仅是少林。


    佛门武功不仅是少林绝技。


    有一门佛门刀法,无论核心理念还是成长潜力,无论修心还是练气,无论成佛还是入魔,都是当世绝巔,与魔教神刀斩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这门武技就是“阿刀”。


    刀谱供奉在五台山清凉寺。


    阿刀,斩情丝,断俗缘。


    阿是佛祖的弟子,有一天,他向佛祖懺悔,表示自己爱上一个女孩,佛祖问阿,你有多爱这个女孩


    阿说出惊世骇俗的石桥禪。


    “我愿意化身一座石桥,愿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愿那个女孩从桥上走过。”


    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有一天,这个女孩去寺庙烧香,向佛像祈祷:“我爱上一个和尚。”


    佛祖显灵,问她:“有多爱”


    女孩说出相同誓言:“我愿化身一棵树,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愿能为他乘凉。”


    阿和女孩的愿望成真了。


    阿化身石桥。


    女孩变为桥头的大树。


    日日在一起,永远不相见。


    直到有一天,石桥破损,人们砍了这棵树,用主干修復石桥,阿和女孩终於团聚,故事有了圆满结局。


    迦叶拈一笑,传下拈指。


    阿情僧盟誓,传下阿刀。


    阿刀经歷红尘、大彻大悟、皈依佛法的佛门绝刀,斩情丝,断俗缘,就算八师巴遇到了也不得不慎重。


    从理念而言,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阿刀,克制变天击地精神大法,任凭如何幻化场景,都能挥刀斩破。


    只不过,想练成佛门绝刀,必须经歷滚滚红尘,经受红尘炼心,自从阿刀流传於世,没听说有人成功。


    由此衍化出执魔版本。


    不能一念成佛,那就一念墮魔,以欲为生,七情六慾,尽在刀锋。


    缺点是容易被慾念吞噬,变为肆无忌惮的怪物,阿刀的魔性甚至比神刀斩还要高,修行者大多会入魔。


    既不能成佛,又不能入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根筋变成两头堵,只能把秘籍收起来,等待有缘之人。


    沈玉门就是有缘人。


    很少有人知道,世上存在同时练成佛魔两个版本的阿刀的绝世奇才,这位奇才是沈玉门的姥爷,练成后大彻大悟隱居避世,只留下市井奇闻。


    沈玉门没有姥爷的奇绝经歷,但他天赋异稟,悟性奇高,靠著满腔热血和建功立业的念头,练成阿刀。


    阿刀没有固定招数,只有入魔和成佛的理念,魔以欲为生,沈玉门建功立业的念头,恰好能化为执念。


    执念成魔,横行无忌。


    刀意引动厉胜男的心绪,干扰厉胜男的感知,平平无奇的刀招,却有二十七种变化,细细看去,会发现二十七种变化实际上只有一种,这种如真似幻如虚似实的感觉,让人心神俱震。


    厉胜男內心坚定,不动如山,怎奈阿刀同时干扰內心、精神、神经,五官五感全都受到影响,这不是如梦似幻的精神攻击,而是冷厉的刀芒,恍恍的刀光让厉胜男想起了过去。


    伴隨而来的是仇恨!


    全家灭门的仇恨!


    厉胜男不想再想起这段经歷,沈玉门偏要让厉胜男想起,刀剑对轰,意志对冲,半座天寧寺被轰成废墟。


    “你!找!死!”


    厉胜男披头散髮,双目血红,宝剑泛起红光,化为一条滔滔血河。


    “血河神剑有意思!”


    沈玉门心高气傲,挥刀反击。


    刀剑轰隆轰隆对撞,两人毫无保留的对轰真元,强如梅念笙,面对两只怪物的对拼,只能躲藏的远远的。


    不是梅念笙不够强,而是沈玉门和厉胜男太强,两人没有丝毫顾忌,不在乎误伤他人,不在於殃及池鱼。


    厉胜男背靠魔教,资源丰富。


    沈玉门背后关係比魔教更复杂,若论家產財富,比魔教更胜一筹。


    这般惊天动地的对轰,就算江陵城的武林人士都是聋子,也能感觉到,纷纷赶到天寧寺,看到殿前大佛。


    真气对轰太过剧烈,大佛上的泥塑早就被轰飞,肚子里的珍珠美玉洒满大雄宝殿,机关通道也被打开,里面散发出宝光,显然有数不尽的珍宝。


    人为財死,鸟为食亡。


    只要趁乱衝进去,胡乱抓几件珠宝玉器,后半辈子就能衣食无忧,


    话是这么说,谁敢上前爭抢


    就算有人上前,抓几件够吗


    抓三件是几件,抓五件是几件,抓十件还是几件,既然抓了三件,自已安然无恙,会不会想继续抓几件


    抓满一只手,就能抓满两只手。


    塞满一个兜,就能塞满两个兜,


    利令智昏。


    金银珠宝近在眼前。


    有几个人能忍耐得住


    最后,与其冒险去爭抢宝藏,为何不在外面守著,伏击那些幸运儿,相比冒险爭抢,抢劫显然更加安全。


    血刀门弟子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与凌退思不是合作关係,而是仇人关係,他们伏击凌退思,不是帮他假死脱身,而是想把丁典夺走。


    没想到,凌退思安排了替身,逃到两湖龙沙帮总舵,周围都是江水,血刀门弟子自幼在大雪山长大,对水性可谓一窍不通,只能在江陵城等待。


    等待是有好处的!


    连城宝藏就是最大的好处!


    这批血刀门弟子共有五人,为首的名叫宝象,络腮鬍子,满脸横肉,身材又高又壮,胸前有一大片胸毛。


    宝象挠了挠胸毛,大笑道:“老天爷赐给咱们宝藏,肯定要拿到手,咱们不能太贪心,守住一处路口就行,所有从这里过的,全都留下买命钱。”


    “如果我不想给钱呢”


    一个厚重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那就把命留下!”


    宝象挥刀向后劈斩,本以为对方只有一个人,没想到是一大群人。


    为首的四十来岁,面如冠玉,温文尔雅,面带笑容,不像武林人士,更像秀才举人,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此人名叫江別鹤,最近十年声名鹊起的江湖侠客,为人乐善好施,在江南名声极好,绰號“仁义无双”。


    这件事是江別鹤策划的。


    江別鹤为此努力了十几年。


    没有人知道他忍耐了多久,也没有人知道他如何渡过低迷时光,只知道他名叫江別鹤,是很有名的侠客。


    血刀门弟子都是土匪,杀人放火奸银掳掠无恶不作,人见皆可杀。


    在这种情况下,江別鹤这种正气凛然的侠客,更是责无旁贷,让他一个人打这么多血刀僧,显然打不过。


    江別鹤身边有两个帮手。


    一个是华山朝阳峰长老岳松涛,拳剑双绝,出剑如风,快如闪电。


    一个是玉笔山庄庄主杜希孟,隱居大雪山,很少外出,身份神秘。


    江別鹤衝锋在前,岳松涛和杜希孟为他掠阵,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招揽到的乌合之眾,围著血刀僧暴揍。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


    这就是好名声的作用。


    江別鹤振臂一呼,至少有十几个人拔剑出手,还有几十人围观,想抢夺財宝的江湖人,下意识靠近过来。


    浑水摸鱼需要有人搅混水。


    搅混水需要“领头人”。


    江別鹤就是最好的“领头人”。


    江別鹤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成功做成这件事,就算武当派和怒蛟帮的高手赶到,把连城宝藏夺走大部分,江別鹤也是大赚特赚。


    江別鹤的目標从来不是宝藏。


    江別鹤要的是名利。


    他要成为荆襄武林盟主。


    程砚堂不想掺和宝藏的事情,藉口审问盗匪,留在两湖龙沙帮总舵,李兆廷乘坐小船,赶往城南天寧寺。


    刚刚上岸,一道白影挡在身前。


    一袭白衣,戴著面纱,头顶有精致的抹额,只能看到炯炯有神的眼睛,身材曲线玲瓏,散发著清冷仙气。


    白衣仙子伸出手指,勾了勾。


    “李兆廷,打一架吧!”


    “姑娘的气质风华绝代,比魔教圣女更胜一筹,比起静斋仙子,想来也是不差半分,说话怎的如此粗鲁”


    “因为我戴著面纱。”


    “这有什么关係吗”


    “摘果我仍旧要偽装,面纱不是白戴了吗”


    “原来如此!”


    李兆廷淡然一笑。


    这是摘面具和戴面具的理论,


    戴上面具,实际上是摘


    摘。


    白衣仙子也是如此。


    “敢问仙子名號”


    “如果我愿意说出名字,何必要佩戴面纱呢都说李公子聪明绝顶,为何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喷喷嘖!”


    白衣仙子显然是不肯吃亏的。


    李兆廷说她粗鲁,两句话时间,立刻找回场子,仙子也斤斤计较。


    不对,应该是针针计较。


    李兆廷微笑道:“因为仙子的气质太让人著迷,在下是情不自禁。”


    “李公子娇妻美妾,情人无数,奴家蒲柳之姿,如何能入公子法眼只精通几门武技,想请李公子指点。”


    “仙子邀战,岂敢拒绝。”


    “李兆廷,你听好了,击败你的是魔教四公主中的“咏絮”!”


    “其余三人叫什么”


    “昭姬、飞燕、韩娥。”


    “好名字!”


    李兆廷心说你们真敢暴名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